匿于繁嚣隐于野,在昆明郊外的山林中竟有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景在现实中上演,淳朴的民风民俗轻易掩住了山外的浮华。那是令金飞豹驻足留恋的地方,那是令奔泻的激情与隽秀的心智释放的地方,只缘于从那一道道山坡后传来的阵阵天籁之音……

作为一个著名探险家,金飞豹的脚步遍布七大洲四大洋,创造了众多第一。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一个叫“凸董菁”的苗家山寨却令他久久牵绊,那是金飞豹心中最美的私房美景。
20多年前,金飞豹与友人徒步在昆明郊外的山林中,只顾欣赏山中美景,走着走着竟找不到出口,正好遇到山中行走的穿戴苗族服饰的兄弟,却意外得知自己这行人是来到这个寨子的第一波的城市人。苗族兄弟很是热情,把金飞豹等人邀请到家中,杀土鸡熬鸡汤、到地里摘自种的蔬果盛情款待。天色渐晚,拗不过村民的极力挽留,只好歇息一晚,正当睡意正浓之时,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四声部分明的演唱“哈利路亚”的和声,仿佛天籁之音。赞叹之余,金飞豹与这个村寨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村寨的村民是早年从贵州迁来的苗族,在这里定居后,因周围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很多,在晚上,野猪为了找食物,在村子周围来回蹿动,踩落下很多的滚石,掉进山谷,发出“凸(gǒng)咚””的声音,村里的老人们就将村子的名起为“凸董菁”,并一直称呼到现在。实际上,“凸董菁”的凸(gǒng)是当地方言,在中文拼音里应该读tū,因为是长期用方言称叫,现在就叫凸(gǒng)董菁了。

凸董菁隶属于昆明市盘龙区白邑乡的一个苗族小山村,座落在云南红土高原的群山环抱之中,村子西面是山梁,东面面朝开阔山谷,后面是茂密的山林,两侧及往下直到山谷是开垦的坡耕地农田。因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非常不便。从昆明出发到目的地要经过十个叉路口,进村时又有大约三公里左右的马车路,因此该寨与外界长期处于半隔离状态。
来到凸董菁,就像走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蔚蓝的天空中飞着几只小鸟,那唧唧喳喳的声音,唤醒了沉睡了一晚上的太阳,郁郁葱葱的森林,里面有一丛丛鲜艳的花朵,有红的、黄的、紫的、粉的……有的花精神抖擞笑颤枝头,有的花还揉揉自己沉睡的双眼、伸了个懒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此美景,悠然自在,更像是陶渊明笔下的归田园居,不禁让人感叹在这偏僻的村庄里也有饱含深情的诗情画意。来这里抛开城市带来的喧嚣,感受身心共融的寂静写意再适合不过了。
然而,这村寨最吸引人不是怡人的美景,而是那天籁般的唱诗声。金飞豹的到来,也揭开了凸董菁唱诗班神奇的面纱。据说,早在1904年,一个叫博格里的英国牧师从贵州的石门坎过来传教,由于当时村民们不识字,他就先教文化课,然后传播基督教。后来有个叫郭秀峰的英国传教士过来,在村子里盖了简易的老教堂,一直在那里传教,教村民唱诗,随后便代代相传,从来没有中断过。百年来,凸董菁的村民一直保持着做礼拜的习惯……那晚,金飞豹一行人听到的唱诗声就是从这个简易的教堂里传来的。村里的唱诗班水准很高,像亨得尔的《哈里路亚》以及其他难度很高的美声唱段他们均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演唱。
惊讶于山沟沟里传出的美妙和声及村民的淳朴与善良,在金飞豹的带动下,为凸董菁带来了多个第一:第一间厕所、第一台电视、第一架钢琴、第一个微型锅盖、第一所崭新的教堂······一波又一波的城市人涌向凸董菁,其中不乏政府高官、企业家与各界知名人士,都只为能亲耳聆听到村民们不可思议的歌声。

在凸董菁事事用歌、处处有歌。每个人都可以进唱诗班唱歌,不用指定谁唱高音、谁唱低音,配合起来都天衣无缝。原来,唱歌跳舞是处在崇山峻岭之巅的苗家儿女最主要的文化活动。在这里,从三岁顽童到花甲老人,从花枝少女到白发慈母,人们都会唱歌、都善唱歌,唱歌成了这里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在山野中,随时都能听到悠扬婉转的歌声。

2006年,凸董菁成立了合唱团,从指挥、伴奏到歌手都是这些土生土长的苗族同胞,谁能加入合唱团,在村里是很让人骄傲的事情。每个周末,凸董菁的新教堂里热闹得像是过节。对于村民来说,看合唱团排练那可比看电视还要爽。排练开始,室外,村民们挤在门口和窗前看,挤不进去的人只好听听声音。室内,黑板上挂着歌谱,“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当这来自乡野的四声部美声唱法的歌声荡漾而来时,令所有的人为之一振:他们歌唱时的声音位置、气息、口型、吐字、舌位,全都是处在一种最自然的状态!在他们的意识里绝不会有技巧的炫耀,而是一种天然的歌唱。完美融合民族唱法与美声的四声部合唱,谁都不敢相信,来自大山深处,这群苗族兄妹竟会拥有这样自然纯澈一如天籁的嗓音。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只是在每天劳作之余,自发聚集一起练歌,如何演绎一首合唱曲目全凭自己感悟。以书本、光盘为师,集思广益,相互切磋,他们不但全部都能视简谱即唱,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成员会看线谱。成立合唱团后,他们越唱越旺,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声乐副教授廖琦玉退休后义务当起了他们的辅导老师。经过长期不懈的学习与练习,他们终于成功演绎了一部又一部古典名曲和中国优秀合唱作品。

有了合唱团这张“名片”,凸董菁渐渐有了名气,专程来观看和采访的人越来越多,几年来,还收到来自韩国、芬兰、美国的听众的邀请,希望他们走出去演出。同时也赢得了外界对凸董菁经济发展的关注,许多扶贫项目接踵而来,经济得到了发展。灌溉水渠疏通了,种上了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水、路、卫生、教育等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在的村民们有一个梦想,在凸董菁盖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山音乐厅,让更多人聆听这份天籁之音。
当人们散去,鸡在树上吃嫩叶,羊在树下啃玉米,七彩的萝卜还躺在地里,土著的生活,土著的民风,这村里门不闭户,路不拾遗。狗很多,可见到生人并不是狂呔不止,叫声之中似乎还带着点羞涩。村子依然朴素,可是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生态、自然、和谐。村民们唱歌时的专注与神圣还在脑海中萦绕,他们粗糙红润的脸上,早已忘记了生活中的艰辛,透出的是淳朴和善良,庄严的歌声传达出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灵魂在歌声中不断经受洗礼,他们在坚守着心中的幸福天堂。
到现在,金飞豹一直保持着到凸董菁与苗族兄弟共度圣诞节的习惯,逢年过节也会时常收到村民们送来的土鸡蛋和自种土豆,以感激“金兄弟”的带动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多年的情感维系已经让彼此成了亲人。在金飞豹眼中,私房美景不是奢华的皇家宫殿,也不是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而是淳朴的民风民俗与彼此之间能触动心底的深情厚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