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个兼职做,利用暑假的时间赚点钱。”刚结束高考的郑航对自己的暑假生活是这样安排的。
已经通过电子科大自主招生,高考估分590,对于郑航来说,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可是,他却不能像他的同学一样出去旅游以示庆祝,他想的是怎样把上大学的学费凑齐了,不给疲惫的父母增添压力。
一家三口从来没有在外面吃过一顿饭
走进郑航的家,一架崭新的轮椅使周围的家具显得更加陈旧,一台10多年前的长虹彩电、一套用胶带缠着的看不出原始颜色的沙发和一个改装的茶几组合成一个简单温馨的客厅。家具全是捡人家用剩下的或者自己改装的,去年花六百块买了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是全家买家具的最大投入,这样可以使一米八的郑航不用再睡地铺了。“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郑航的妈妈在拐杖的辅助下挪动着身子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家。要不是拆迁安置,现在郑航一家还住在牛市口的几间漏雨的瓦房里。
1996年的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个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生活。在郑航要上学前班的那一年,妈妈在一场车祸中脊椎受伤,捡回一条命却永远失去了劳动能力,爸爸的不离不弃和辛苦劳动保证了家庭的完整,但是,每月600元的收入却始终无法扭转贫困的生活,随着郑航的一天天长大,微薄的收入更显得捉襟见肘。为了支持孩子学习,生活上除了买米卖油买菜,别的东西从来不敢奢望。一家人不管走多远都要赶回家里吃饭,“我们从来不在外面吃饭,这样可以省下钱来给孩子买学习用品”,郑航的爸爸这样说,“买菜我会骑车20多分钟去牛市口买,这样每斤可以节省8角钱。”懂事的郑航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他总是步行去西南书城,把妈妈给的车钱存起来交自行车的存车费。车祸以后留下后遗症的妈妈为了节省200块钱始终无法下决心去找牙医治疗困扰自己多年的牙疼病。
全心投入学习可以让自己忘记生活上的困难
贫穷是一笔财富。这句话用在郑航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出生寒门的郑航从小到达一直成绩优秀,得过的证书和奖状被细心的妈妈整理成了一本厚厚的册子。一年都吃不上几次肉的他也会吵着让妈妈给自己买个肘子吃,却从来不舍得在学校吃五块钱的套餐。为了省钱,他经常跑到川师大食堂吃饭,还被老师批评了好几次。生长发育很快,他经常穿着和自己身材极不相称的衣服上学,一条裤子补了七八次都还在穿。好不容易买次新衣服也是妈妈到打折的地方买来的。和其他孩子相比,唯一能让自己炫耀的就是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郑航都是重点班的学生,为了学习,他可以早上4点班起床,晚上11点以后才睡。有一次五点醒了,郑航还埋怨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叫醒他。
“能考上电子科技大学是贫穷赐给我的最大财富,如果不是贫穷,我今天可能获得不了今天的成绩。”郑航语速很快的话中带着几分专注。我这次希望得到利群阳光的资助,当然我也想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后可以去帮助别人。
郑航希望能够考上电子科大的英才班,同时他也喜欢电子通信,等待录取结果的同时郑航想找一份能在图书馆里做的兼职,让自己的暑假生活更加充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