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客栈寺院僧侣大雨缅甸自由行8 |
分类: 旅游 |
每日清晨,寺院中都会传出嘹亮的声音,不知是僧侣们在诵经还是大和尚在给信众开示,亦或只是唤醒——像清真寺的召唤塔;入夜前,寺院又会传出悠扬的音乐,音乐停止后,四周便没了声响……
AD.1门面不大,又在一条僻静的小胡同中(大致在28/88街的位置),但他却是国际背包客聚集之地。门外几十米处是一座佛寺,看上去并不大,在楼顶平台可以看到佛寺中的大金塔。每日清晨,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寺院中都会传出嘹亮的声音,不知是僧侣们在诵经还是大和尚在给信众开示,亦或只是唤起——像清真寺的召唤塔。那时大概也就是缅甸的5点钟。入夜前,寺院中又会传出悠扬的音乐,音乐停止后四周便没了声响,那乐声是在提醒人们该入眠了吗?
用过早餐,在旅舍预定好明日去密支那的火车票后来到街上,天阴沉着,加上明日将离开这里,我决定去“小佛寺”看看。
通向大金塔的通道两侧是出售各种商品的摊位,门内右侧第一个摊位上,一个姑娘踩着缝纫机在做僧侣们背钵的吊网,如今一些僧侣们晨起化缘时已不再用手托钵了,他们选择用一个吊网把钵装进去然后挂在脖子上。看到一个外国人走进来,姑娘示意我要把鞋脱下来并可以放在他的摊位前。
走进寺院小转片刻,发现他竟然包容着那么多的内涵。围绕着中心大金塔是一个整洁如镜的广场,广场外一圈建筑也相对高大。而这些建筑的背后是一些小佛塔以及演绎着各种佛教故事的小建筑和雕塑群,每一处总会看到几个佛教徒在那里礼拜或冥想,他们的虔诚感染着我。
有趣的是,离开寺院的中心区域后,我便时常分不清了庙产、集市和民居。虽然寺院有高大的围墙和庄严的庙门,但一些地方却和集市、民居交融在一起。这不,在游寺时我就不知何时走出了寺院,走进了民居。缅甸人见我赤脚走在他们中间,微笑着给我指路,我知道他们是在告诉我从哪里进庙。这样我从北门进,不知不觉中走出了东门,又在缅甸人的指引下进了南门。我有些诧异,南门内左侧的一个佛塔下竟然是个车站。车站入口的小卖店前坐着好几个僧人,一辆准备出发的小篷车不但车厢内坐满了人,车顶上也挤满了人和货物。
阴沉的天终于下起了雨,越来越大。一个缅甸小伙子搀扶着一个女人在雨中走着,那个女人的脚像是有问题。当雨下大的时候,年轻人干脆抱起了那女人,当他犹豫脚下的鞋时(或许因为脚不舒服所以那女人穿了鞋吧)我走过去帮他拎了起来。到了避雨的地方(是一个佛殿前),一个坐在椅子上更老的男人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女人。小伙子操着和我同样生硬的英语告诉我,那是他妈妈,脚出了问题(我猜想是痛风)走不了路,但又没钱买药,只得来寺院祈求佛陀的佑护。我伸出拇指夸奖他,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这时我看到他的母亲脸上也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我想她一定是因为有个孝顺的孩子,也或者是因为来到了佛前……
雨下得更大了,似瓢泼,此时我坐在西门内的走廊中目视着雨中的大金塔。一个女人坐在那里沐浴,旁边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赤身裸体的在佛塔下戏水。我旁边一家商户的老人正在雨中极其认真地刷着他的竹篓。雨中其实被冲刷的最洁净是佛塔,被雨水洗浴过的佛塔显得更加靓丽,佛塔下的广场也变得一尘不染。
大雨停了下来,我回到寺院北门时,鞋还在,只是不知被哪个缅甸人放在了高处,下午四点,那个踩缝纫机的小姑娘已经收工了吗?她的摊位可是整整齐齐的收拾好了。
或者这在曼德勒、在缅甸只是一座在普通不过的寺院,在他的四周生活着最普通的缅甸人。然而他却从精神到物质把周围的缅甸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已经和缅甸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回到几十米外的AD.1,吧台服务员告诉我明天下午两点去密支那的火车票没了,他们为我订了晚七点钟的票。他还认真的对我说:“全天的车票都没了,只剩这一班了。”看到我并未有嗔怪之意,服务员才放松了下来。
当雨再次小些的时候,我决定去26/81街的超市。吧台服务员说:“附近没有超市,那里是市中心,好像有一家超市。”
门外已是汪洋一片,街道上一些地方的水已到了膝盖,就连城市主干道26街也积了很深的水。没有人着急,倒是有许多人用雨水冲刷清洗着商铺或家庭的地面。在26/81街,我没有找到超市,甚至沿途也没见到一家小超市,这似乎比起几年前的柬埔寨要差得多。
在雨中,趟着水,我游荡在曼德勒街头。瓦城人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他们照常忙碌着。
回到旅舍,洗过澡躺在床上。窗外,刚才还阴沉的天空却出了太阳。我想,若是今日的黄昏在乌本桥,那“血色黄昏”一定会如期上演吧?
寺院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