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题解析

(2011-02-14 15:34:16)
标签:

教育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题解析

柳州高中  韩建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2010年全国Ⅱ)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遇阵没                                及:趁着。

       B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没焉                            遂:于是。

【解析】本题考点:文言实词理解。既要求有充分的阅读积累,更要求有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寻”译作“不久”,“会”译作“恰逢”,“遂”译作“于是”,在课本中不胜枚举,也合乎这里的语境。A项,“及”虽也可有“趁”之意,但这里的语境不能译作“趁”。“再遇”是保裔父亲,“阵没”意即“阵亡”,“及”应当译作“等到”;“及再遇阵没”后紧接“诏以保裔代父职”,意思是:到了康保裔父亲康再遇阵亡后,朝廷诏令让保裔代父亲之职。“趁”的意思是利用某个时机;若“及”译作“趁”,那么朝廷和保裔都没良心。

【答案】A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点:信息筛选整合。应注意陈述主体是“康保裔”,事由是“奋身杀敌”。①非“奋身杀敌”,②主体不是“康保裔”,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的主体是张凝、李重贵,不是“康保裔”。

【答案】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解析】本题考点:概括内容要点。D项“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不合原文末段意。

【答案】D

11.把以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解析】本题考点:文言文翻译。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第一句重点词语是“贷”(借款)、“劳”(慰劳)、“没”(通“殁”,死)、“”(卖)、“”(偿还)。第二句重点词语是“”(提议)、“上”(上报)、“陷没”(陷敌战死)、“吾曹”(我们这些人)、“面目”(脸面)。

【答案】

   1)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参考译文】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他的祖父康志忠,在讨伐王都时战死。他的父亲康再遇,在跟随太祖征讨李筠时,又死于战场。保裔在周朝屡次立下战功,等到康再遇阵亡,皇上诏令让康保裔代替父亲之职,跟随石守信攻破泽州,又跟随各位将领在石岭关打败契丹,担任登州刺史之职。不久任代州知州,接着调任深州知州,担任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之后,将他召回,因为他能勤勉地赡养年老的母亲,皇上赐给他家上好的酒、茶和米。还发诏令褒奖他,让他担任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举入侵,各位将领与契丹兵在河间作战,康保裔遴选精锐兵力赶赴战场,恰逢天将黑,与诸将约定第二天早晨联合作战。次日黎明时,契丹把康保裔包围了好几重,康保裔的手下劝他换甲衣、骑快马冲出去,保裔说:“面临灾难,不可苟且偷生。”于是与敌人决战。战斗进行了两天,杀死杀伤敌人很多,踏践起的尘土足有二尺深,手下的士兵兵全都用光了箭,但援兵还是没有来,于是就牺牲在那里。当时皇上的车驾停驻在大名,皇上听到康保裔牺牲的消息,震惊哀悼,停止上朝了两天,并赠予保裔侍中之职。皇上还让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担任六宅使、顺州刺史,让康继彬担任洛苑使。康继英等感谢皇上说曰:“我们的父亲父不能在决战中胜利,而是战死了,陛下没有因此而对他的儿女治罪,就是大幸了,但是我们还是承蒙了皇上非同寻常的恩典!”于是悲伤流泪,匍匐在地不能起身。皇上伤感地说:“你们的父亲是为国而死的,按赠赏规定,是应该加以厚赏的。”回头对侍臣们说:“保裔的父亲、祖父都战死在疆埸,他自己又在战斗中牺牲,世代代都体现出忠节,非常值得嘉奖。”

保裔谨慎厚道,讲究礼节,喜欢结交宾客,善于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没有射不中的。曾经先放置好一把三十支一束的箭,拉满弓射去,那些箭的镝接连着落下,人们都钦服他的射术之妙。多次经历战阵,身上带着七十处伤口。曾经借公家的十万钱慰劳军队,他牺牲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上知道这件事后,就又对保裔家优厚赏赐。

正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时,援兵却没有来,只有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与他作策应,他们也遭遇契丹兵并与之作战。康保裔被敌人覆没时,李重贵与张凝赶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杀到寅时,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位将领多半丢失了自己的部队,只有李重贵与张凝保全部队回到驻地。张凝提议上书报告将士们立功的情况,李重贵深深叹息说:大将都陷于敌阵战死了,我们这些人却想计较功劳,有什么脸面啊!皇帝听说了这事,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