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解析
(2011-02-14 10:45:30)
标签:
杂谈 |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解析
柳州高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2009高考浙江卷)
魔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11)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仍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12)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14)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16)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17)“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18)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19)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20)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1.划分本文内容层次,概括本文主旨。(8分)
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似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3分)
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3分)
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5分)
【答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1.
●参考答案:
本文写了在一个“我”因初次远离家乡而感到孤独忧伤的傍晚,房东贝格斯太太请“我”喝茶谈心,与我分享她的人生至宝——一个破旧的空盒子,我受到贝格斯太太的启发而解除郁结,豁朗地面对离家的事实,并且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而同时,我们可以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让自己豁朗地生活下去。
第1、2自然段通过写夕阳映衬下的“房顶”“烟囱”、暮色中萧条而毫无生气的“秃树”,以这些封闭压抑,阴沉死寂的景物,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 因“初次远离家乡”而感到的孤独、忧伤的心情。
第3-18自然段,写了同是在这个我感到忧伤的傍晚,房
东贝格斯太太请我喝茶,我的忧郁被贝格斯太太殷勤的善意和暖热的茶驱散。在我临走前,贝格斯太太坚持拿出了一个破旧的空盒子给我看。这个空盒子是她的人生至宝,因为“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这是一个“装满天伦之乐”的独一无二的永恒不朽的盒子。
喝茶谈话的过程,对贝格斯太太的神态、动作、语言作了细致的描写,突出了热爱故土,珍视亲情;淳朴善良,热情爽直;观察敏锐,善解人意的人性魅力。据此,引出第19自然段点出的全文的主旨。
第19自然段,抒写了“我”与贝格斯太太的交谈后的心情。我因远离家乡而感到烦忧伤感,贝格斯太太却能将一个空盒子看作人生至宝,安然宁静地度过漫长的离亲岁月。时间还是“那晚”,眼前依然是“伦敦城”,但灯火变得“神奇”,变得“亲切”,因为那个“魔盒”和贝格斯太太的那份珍视亲情,淳朴善良感染了我,她的善解人意像柔风细雨般抚慰了“我”思家的忧伤,使我豁然畅达。原来,“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而同时,我们可以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让自己豁朗地生活下去。
结尾的“忧郁大多己消失”“我明白了”“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所表现出的豁朗与信心与开头的“伤心的感觉”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
2.
●答题分析:
本题考点:写法鉴赏(小说景物描写鉴赏)。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①铺开故事发生发展的背景或推动情节发展,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③深化主题。景物的特点不外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第1自然段通过写夕阳映衬下的“房顶”“烟囱”、暮色中萧条而毫无生气的“秃树”,以这些封闭压抑,阴沉死寂的景物,营造了忧伤、压抑的氛围,烘托下段“我”初次离家时感到的孤独忧伤。
●参考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3.
●答题分析:
●参考答案: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 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4.
●答题分析:
本题考点:把握主旨。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主旨。主旨的把握,理当以握全文结构和内容为基础。此外,应从文中划出那些体现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的句子,加以概括提升。
●参考答案: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
5.
●答题分析:
本题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判定“魔盒”或“贝格斯太太”哪个更适合做本文题目。本题属开放型试题,考生可以任选一说回答,但得能够自圆其说。答题时,要注意紧扣文章的主题和构思。古人云:“题者,额也。”小说题目,有时寓示文章主旨,有时交代主人公,有时是全文线索,有时有象征意味,不妨从这些方面思考并作出判定。
●参考答案: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6.
●答题分析:
本题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要求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理应将人物放在小说具体情节中考查,从其在具体情节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见出其思想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