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顾城。邱妙津。之一

(2013-09-11 18:45:49)
标签:

杂谈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顾城这个人,虽然我不喜欢现代诗。昨天因为突然又想到了,所以把他姐姐写的《顾城的最后十四天》找出来读完。
  在法国自然没法买到正版,在网上读的时候,看到下面的好多长评,突然想到前一阵子看的《蒙马特日记》。感觉两者的读者评论都特别相似。
  评论大部分都是:总觉得这些死掉的写作者,矫情,不通人情,无病呻吟,其实也没受什么生活的苦就觉得自己可痛苦了,还有质疑家人,教育缺陷,夫妻问题,你们对不起别人,你们要认罪。
  我看着觉得很难受。甚至有点触目惊心。
  我自然不认识顾城,也不认识邱妙津。不过我总相信文字不会骗人。人就在文里。割舍不开。
  说他们好的人,吹到天神一般,说他们不好的,就每每扯出变态,矫情这些句子。倒是没有中立者。
  我们从小开始接受中心思想总结式的语文教育,所以基本所有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都觉得自己能看懂文字,也就能看懂文学,更觉得自己可以给这些东西一个主题,一个思想。
  但其实真正的艺术家是无法被大世界理解的。也没有必要去被大世界评价。
  你不能说他们好,还是不好。因为好的地方其实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看不出,不好的地方,也大多是针对社会常理来说,不好。
  比如邱妙津,说她同性恋,不好,说她就是矫情,不好,说她自杀,二十七岁就自杀,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养育她的人,不好。
  同性恋不好,因为大部分人是异性恋?因为传统思想不兼容同性恋?所以就可以说不好?多情才会矫情,无情的人拿什么来矫,自己的真爱挚爱离开自己了,就得抹把脸立刻向前走?这叫不矫情?这叫没情没脑。 自杀的人的痛苦谁懂呢?谁有办法克服自己的痛苦活得下去还去自杀?不疼吗?人活着是为了父母吗?如果一切都从孝道出发,那你的个人之道呢?这些问题,又有多少人能给出“正确”答案?
  有不少人说邱妙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痛苦,毕竟她没少过吃穿,也没有生活窘迫过。怎么说呢,物质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对于不同的人,区别是非常大的。
  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情愿饿死,觉得气节和尊严比较重要,有的人觉得吃不上饭才是最大的痛苦,就算有侮辱,忍过去就好了。
  不接来食的没必要去鄙视为五斗米折腰的,同样为五斗米折腰的,也没资格鄙视不接来食自己饿死的。
  这两种人本来就不一样。比起相互看不起,还是相互尊重彼此的活法,才是唯一正确的吧。
  
  真正的艺术家是一种天赋的才能。这种才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出生的时候点了这样的天赋点。这样的人生在创作上无比光辉,可是作为人,他们终生都在极乐与极苦之间摇摆动荡。
  我时常觉得顾城和邱妙津有一些相似。他们都有独特的文体,都引领了一部分人的精神,他们都有一个一生挚爱,然后因爱而生,又因爱而死。
  他们有一个缪斯,激励他们的创作,又因这缪斯的离去,而不能自持了。
  
  我有的时候觉得,说人是艺术家,倒不是夸奖,往往像是一种祭祀了。
  需要极高的敏感,否则不会有细腻的体会,创作不出好东西,以及极低的耐受力,因为创作的本源欲望是宣泄,宣泄是因为感情的堆积。如果遇到什么,受到什么,都觉得“哎呀算了没什么”,那大概是无法去创作什么东西的。
  极高的敏感,和极低的耐受,这样的人,缺了那些惊才绝艳,就变成了精神病。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其实这根线,就是那1%的天赋。
  
  看《蒙马特日记》觉得有一种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感觉。这是作者本人的绝命书。她深爱的女友,其实和别人在一起了,背叛了她,离开了她,她们一同养的,当做女儿的兔子,也死掉了。她写了很多,去回忆,去质疑,她不相信那个人就真的走了,她一遍遍地说,你还爱我的。你以后会知道的,你不会遇到一个人,像我这样爱你。
  等到有一天她自己也骗不了自己,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个人已经不爱自己了,从自己的世界里抽身而退了的时候,她就到达了那个顶点。
  邱妙津用水果刀刺向了自己的胸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在巴黎的寓所里。
  她住在clichy一带,我偶尔路过,时而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个把生命终结在这里的艺术家。
  
  顾城大概是比她幸运的。顾城作为名人之后,少年而有才华,又生活在男权社会。他的妻子和他在一起了十年。他有10年的时间,拥有一个放进自己所有爱和理想的个体,然后去创作。
  我有的时候会想,如果邱妙津的女友可以多爱她几年,她的创作会多出多少精彩的东西。如果她不是同性恋,顺遂的结婚,又会创作出什么样子的东西。
  顾城对他妻子的爱是偏执而浓厚的。他在最后的几天里,面对妻子和别人在一起的宣告,他和姐姐说,她是泥土,是空气,是天空,是我的一切。她不在了,世界都塌了。
  他对于妻子的感情,爱情,独占欲,亲情,极度依赖,欣赏,他的每一个决定和动作里,都是以两个人去考虑的。他不能容许自己的儿子占了妻子的爱。但是他也爱上过别人。
  看顾城姐姐的回忆录里,写到顾城的妻子笑着说“我要他生他就生,要他死他就死”“我不怕他的死,我只怕他的活”。
  觉得好难过。
  可大概最难过的就是,我们不知道该责怪谁。
  妻子是普通女性,爱过,忍耐过,最终不能忍耐。甚至连她不愿意离婚但是又想和别人在一起,还想拿走房子,我觉得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普通心思。
  谁又能忍受这样偏执,执着,至高无上到变态的爱情呢?
  我们无法责怪妻子的离去,无法责怪她的控诉,无法责怪她的受不了。我们同样无法责怪顾城的爱太深。
  顾城在妻子准备去接新欢男人来住的时候起了争执,打了妻子,随后自己在附近自缢而死。妻子之后抢救无效身亡。
  最后,他依然作为了一个男权社会的胜利者。把妻子作为了至爱的殉葬吧。
  
  我觉得顾城也好,邱妙津也好,都是真正的艺术家。
  看客读者,可以分析他们的文字,却大概真的不必去解析他们的生死。
  
  
  他们爱上的人,都是普通人。的确,再不会有一个人,像你们这样爱他们。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是不需要,也承担不起那么深重而浓烈的爱情的。
  爱情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生活的最高,不是生命的高潮处,也只不过是生命里一场风景,一轮漂亮的烟花。散了就散了。头发甩甩,大步地走开,多潇洒。多无情。
  你侬我侬固然好,可是爱到至深,他们就开始害怕了。
  他们会觉得没有自由,会觉得受到束缚,会觉得喘不过气,热恋时期的开心全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觉得厌烦。他们只需要升斗的感情,去过升斗的生活。
  给一颗糖,舔得很开心,埋在糖罐子里,就嫌太多了。
  痴情的时候,觉得你是诗人,是优雅的个体,热情散去,更多的就是忍耐。忍耐不了,就觉得你是疯子。
  爱情和独占欲本该是去享受的,可是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其实也不要浓度那么高,那么纯粹的爱情罢了。
  卦不能算尽,情不可至深。
  也不过说说罢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放在这些极端的,惊才绝艳,而终于自绝于自己的情深的人们,也变成了无奈的自嘲,和祭祀前的祷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