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在洋溪南山寨流传的神奇故事
(2013-07-11 08:04:48)
http://s6/mw690/5e0820e9ge1313ad51205&690
南山寨位于新化洋溪镇南山寨村境内,距镇城区3公里,因地处洋溪之南,故名。一提起“山寨”二字,人们马上会联想起打家劫舍、剪径掳财的“山大王”。其实,古时候山寨不仅仅是强人的据点,还主要是山民居住的场所。
千百年来,在南山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多少充满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在这里流传。2007年,有研究梅山文化的专家采访了南山寨村的几位熟知地方风土人
情的老人。据南山寨村老支书邹振乾(时年76岁)、南山寨村老妇联主任曾秋莲(时年71岁)、南山寨村6组罗桂英(女,时年76岁)讲述:当年王兵将南山
寨团团围住,寨主杨君斗雷率众拼死抵抗,王兵寸步难进,久攻不下。山上粮草告急,又得不到补充,众人十分焦急。杨君斗雷急中生智,脱下一对草鞋扔下山去,
草鞋顿时变成一对活蹦乱跳的金丝鲤鱼在地上翻滚。王兵见山上竟有活鱼丢下来“示威”,又气又急,但又奈何不得,只好决定退兵。正在这时,王兵援军赶来,主
帅命令非攻下南山寨不可。于是两股王兵又将南山寨围成铁桶,准备于次日发起总攻。新来增援的王兵中有一名副将,在翻看“匪首”名册时发现有一个叫“光兰”
的人名,便怀私心说服主帅退兵。原来南山寨有一个叫光兰公的曾常年在外经商,交了许多朋友,还拜了许多把兄弟。有一次遇上打仗,他的商船上躲进一个年轻人
来避难,光兰公巧妙地应付开了来船上搜查的人,那人深感救命之恩。后来那青年入伍当兵,在王兵中混到了一个副将。这副将当作为援军赶到南山寨时,在当地
“匪首”名册中发现了恩人的名字,便巧妙地说服了主帅退了兵。遗憾的是此副将没有留下姓名,为南山寨的故事留下了一个悬念。
南山寨上现有南山寺,据残碑记载,南山寺始建于明代中叶,在清代嘉庆16年,咸丰5年各维修过一次,近年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复修。可见的最早的一块
碑
文是嘉庆16年由庠生邹曙所撰的。残文如下:“勒金石志不朽也。余闻诸公言南山灵秀,寔(shi)通境保障。奈钟寺缺落,观者系怀,时思众擎易举,爰募同
志,集成重修,新铸捐赀者,碑铭永垂,惟神人洞鉴。今告竣属文。余曰:既如此,复何言”。被访者们异口同声说,碑文中的“神人”指的是寨主杨君斗雷。寺中
的主神位上供奉着杨君斗雷圣像,与南岳圣帝同坐一排接受祭祀。为此,访者不解,南山寺是佛教圣地,为何要供奉杨君斗雷这一地方神圣?邹振乾老支书解释说:
“当年杨君斗雷带领农民以南山寨为据点,抗击元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成为南山寨这地方的家主菩萨,凡家庭都立斗雷公于香火坛上的左边正位,与玉皇上
帝并排,所以佛家也同样接纳了杨君斗雷”。邹振乾老支书的神龛上的神位也是这么排列的。
寺中的《南山寺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该碑记是2003年9月立,由邹楚慧撰。其中有一段云:“余尝游南岳,望云诸峰,上祝融而觉其惊险,登天云而眼界
顿
开,进南山禅院,则发思古之幽情。想当年杨君斗雷率农民义勇,以南山为据点,抗击元军之不朽功勋。……”在这里,作者与邹振乾老支书一样,将杨君斗雷的故
事定位为元代。那么,“王兵”应当是元兵了。http://s1/mw690/5e0820e9ge1313f0db320&690
当地人把杨君斗雷奉为家主菩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斗雷公很灵验。邹振乾老人讲了一个活鲜鲜的例子:解放初期,南山寨有三个青年人上山砍柴,当时都
只有14、15岁样子,他们到南山禅院内,仿照山下“斗地主”的样子,把斗雷公圣像拖下神龛,用小便淋。刚解开裤子,顿时禅院一片漆黑,三人不知何故。回
到家中,其中一人肚子巨痛,当晚便暴死,另一个叫邹德定的不久就疯疯癫癫,再无法治好。只有一个叫王绍平的,因他父母为他悔过,且悔得快,才活到今天。
邹振乾的妻子刘素君(72岁)又补充了两个杨君斗雷显圣的故事:在破四旧时,村民问卦斗雷公,想把他送到南山寨洞里去躲一躲,斗雷公不愿去,人们怕毁了圣
像,还是坚持去搬圣像,但怎么用劲都抬不起,移不动,灵验如此。后来邹振乾支书借故说南山寨上面有我们几十亩田土要做,做工时躲雨喝茶没有地方,所以禅院
就没有拆除了。后来上山做工的人在斗雷公圣像前烧火取暖,搞得烟雾薰天。当时邹振乾支书正在县里开会,晚上斗雷公送去一梦:他的眼睛差点被薰瞎了。邹振乾
支书立即回家,了解到原来真有其事,就劝大家不要再到斗雷公圣像前去烧火了。http://s7/mw690/5e0820e9ge1314219be86&690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