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赖布衣传奇:连载之三

(2013-10-17 06:18:51)
标签:

前所

罪犯

时光飞逝

兄弟

张张

星座

分类: 命理故事与求测指点

赖布衣传奇:连载之三

 

秦侩在捉不到赖布衣的情况之下,一直寝食难安,惟恐赖布衣泄露了他篡位的野心。于是诬指赖布衣杀了张进,在各地张贴告示,缉拿赖布衣归案。只是所有的告示牌上都是写着赖布衣的原名赖凤冈,所以赖布衣始终没有被人认出来。

这一天赖布衣来到江西仙霞关四周,看见关上守卫森严,便躲进四周的树林中,想等到天黑时再找机会溜进去。忽然,他听见路上有两个士兵在交谈。其中一个说:“这赖凤冈不知是何方神圣,害我们兄弟俩又得熬夜把关。总兵也真是愚昧,仙霞关地形这么险恶,即使赖凤冈要回江西老家,也不会选择这条路的。”

赖布衣听完,知道前面关口搜查正严,便不敢久留,急急忙忙地往山崖边的小路逃走。这条小路是赖布衣的父亲在采草药时所发现的,地形非常的险恶,毒蛇猛兽也很多,平常人是不会走这条遍布荆棘的小路的。

幸而赖布衣曾多次跟随父亲走过这条小路,所以路上哪儿有陷阱,哪儿有猛兽的洞穴,他都非常的清楚。他不停地走着,入夜以后,正想找一处干燥的地方休息,忽见有灯光闪烁。赖布衣心想,那可能是樵夫搭建的草房,到那里住也许比较安全些。于是他又起身,向着光源走去。

不料,没走两步,便看到前面不远处有只老虎正缓缓地朝着他的方向走过来,并猛然纵身一跳,吓得赖布衣直往后退,一个不留神,便滚落山下。

隔日,赖布衣全身疼痛的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安然无恙的躺在杂草丛中。他正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性命,却发现随身的行囊已不知去向。如今他又饿又渴,这会儿该上哪里去找吃的、喝的呢?

赖布衣勉强爬起,看见前面有条小路,小路旁有间茶馆,便想上那讨点水喝。看店的老婆婆不但没有因为他没有钱而感到嫌恶,反而笑脸可掬的招待他,并说:“出门在外,难免盘缠会用尽,我老太婆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所以你不用如此客气,这些粗茶粗饼不成敬意。”

赖布衣道了谢,便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所有的大饼和清茶,他用衣角擦了擦嘴,便向老婆婆问道:“老婆婆你心肠真好,不知您今年贵庚?家中有哪些人?
              

这时,老婆婆叹了口气说:“心肠好又怎么样?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善人未必会有善报,而杀人抢劫者,却能享受荣华富贵。

我从三十岁开始守寡,茹苦含辛的把儿子养大成人,如今他们年近三十。连娶房媳妇的本事也没有,所以我才在这*卖茶过日子。”

赖布衣听完之后,觉得老婆婆虽然家中贫苦,却能主动帮助别人,这份善心实在难得,便想报答她,于是问:“老婆婆,您丈夫的尸体葬在何处?”

老婆婆答说:“哪来的银子埋葬啊!现在他的尸骨还放在村后的山上呢!”

赖布衣说:“那正好,我刚观察您烧水的风炉,正是一处安葬的佳穴,相信不用多久,你们的生活一定可以改善。”

老婆婆半信半疑的拿起锄头,在风炉挖了一个洞,然后上山取出骨镡朝南放入洞中。说也希奇,此时从洞底冒出了一股热气,接着地动山摇,好一会儿才又静止下来。

老婆婆问赖布衣方才发生了什么事,赖布衣答说:“刚才那是醉龙复生的现象,这可使你们林家即葬即发。”

不久,老婆婆的两个儿子,提着竹篓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回到茶店。老婆婆急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看你们这样慌慌张张。”

这两个儿子放下竹篓,老婆婆发现竹篓里装满的全是闪闪发亮的黄金,便大声责道:“这些金子是打哪来的?”

原来今天一早,兄弟俩奉主人的命令上山砍柴,途中,遇见一只白额虎。兄弟俩为了保住性命,只好拼命朝着老虎乱砍了数十刀,然后又一路追到虎穴,把老虎给杀了。

他们发现虎穴中,有三具骷髅及一担行李,打开一看,竟装满黄澄澄的金子,所以才一路跑回来,想给母亲一个惊喜。

老婆婆听完儿子们的叙述,马上叫儿子们向赖布衣道谢,并说:“恩人,你果然是高人一等的堪舆大师。”

赖布衣连忙说:“这是你们林家的福气,老婆婆您不用一再言谢。”

林家母子三人,为了感谢赖布衣,便杀鸡杀鸭的款待他,并请赖布衣留宿林家。到了半夜,林家母子三人担心获得这大笔财富会遭村人猜疑,甚至招惹盗匪的观望,三人彻夜难眠,最后决定明早与赖布衣一起离开村子。
            


赖布衣原本不肯答应,怕自己拖累了他们,但由于他们母子三人一再坚持,只好答应。

林氏兄弟向他们的主人黄百万辞工之后,回家收拾行李,与赖布衣往南而去。赖布衣猜测秦侩可能早已在他江西老家设下埋伏,于是决定先到福建去避避风头。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赖布衣与林家母子三人在福建已呆了三个月,他们三人对赖布衣说:“虽然我们有这么多的黄金,但长期有出无进的,恐怕也不是办法,恩公,您看我们在此置产开业如何?”

赖布衣说:“这是个好办法,只是此事不宜过于张扬,明日我就为你们去找一阳宅佳地。”

于是,赖布衣天天饭后,必到处逛逛,看看县城里有无兴盛的佳地。这一天,赖布衣来到市街旁的一处空地,见此处为长方外形,两面低洼,地上杂草丛生,赖布衣左观右望后,点头说:“果然是块阳宅吉地。”

回去后,赖布衣通知林氏兄弟马上买地兴宅。两年后闽江水涨,岸边的房子全被沉没了,而这处原本看似废墟的荒地,马上成为新区集的市场,非但地价大涨,而过往的人潮,也使得林氏兄弟生意愈做愈大。

林氏兄弟赚了钱,各娶了一房媳妇,在回乡祭祖时,碰到旧城的邻人。邻人们看到林氏兄弟现在衣锦荣归,都感到很惊奇,尤其是林氏兄弟从前的主人黄百万,看见林家又建亭又修坟的,猜想他们一定是葬得了佳穴。

当林氏兄弟辞别村人时,黄百万要求能陪同南下,大哥林昌见他一番诚意,便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其实,黄百万根本不是想游山玩水,他的目的是想看看林家到底有没有经过高人指点,若是有的话,到时再请他点一山穴,使黄百万能比林家更富有。

黄百万看赖布衣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心想他一定就是这位高人。互道了姓名之后,黄百万猜测:“难道他会是朝廷通缉的国师赖凤冈?若是经赖国师指点,日后我黄家后代子孙必定荣华一生,享受不尽了。”

黄百万一方面试探赖布衣,一方面又极尽所能巴结他。时间愈久,黄百万就更加肯定赖布衣就是赖凤冈。一天,黄百万向赖布衣要求为他父亲指点一山穴,不料,赖布衣见黄百万心术不正,为人刻薄,便断然的拒绝了黄百万。

黄百万因此恼羞成怒,写信到衙门密报,指称赖布衣疑似被通缉的国师赖凤冈。官府在接到密告后,马上派出捕快,前往林家抓人。所幸那几天,赖布衣见老婆婆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于是便外出为老婆婆追寻龙脉,所以捕快到林家后,扑了个空,硬是把林家小儿子林盛给抓回衙门。

老婆婆看小儿子被抓走,便赶紧通知林昌。林昌听了心想:“弟弟现在已在衙门,可以迟一些去救他,而恩公若是来不及通知,却可能因此而丧命!”

于是,林昌取了一包金子及衣物,缠在身上,然后骑马出城去找赖布衣。

虽然赖布衣出城前,曾交代过去向,但林昌追了老半天,却一个人影也见不着。再走了几里,林昌看见山边有几户人家,便上前打听,一问之下,知道赖布衣刚离开半个时辰左右,林昌便赶忙跳上马背,往深山里走去。

走到半山腰,果然看见赖布衣正在拉线点穴,他上前叫了一声,然后把黄百万密告,官兵搜查林家,林盛被关进衙门的经过,具体的说了一遍。

赖布衣听后,当场吓得说不出话来,林昌见赖布衣如此害怕,便连忙安慰他,并把包袱交给赖布衣,说:“我林家经恩公的指点,才有这几年富裕的日子好过,这包袱里有银子千两,及一些换洗衣物,是让您逃难时用的。恩公的大恩大德,就待来日重逢时再报吧!”

赖布衣感动的无言以对,他用手指着脚下的石头说:“这石的位置,就是将来你母亲的葬处,下葬的时候,要趁着石头刚一掘起热气初升时,赶紧埋下,如此才能常保林家后代子孙兴旺。生老病死,乃是人一生必经的过程,你也不必过于伤心,只需牢记我刚所说的话。现在赶紧回去营救林盛吧!”

赖布衣说完,即与林昌辞别,临行前,赖布衣又对林昌说:“这次官兵会来捉拿我,可说是黄百万一手造成的,等会儿救回你弟弟之后,马上回乡立一石碑在你先父所葬的山头上,石碑上刻“庙立庄灭,亭拆林发”八个字,到时黄百万便知道我赖布衣的利害了。”

林昌赶回家后,便想尽各种办法营救林盛,最终于以五千两银子买通衙门,官府才没有证据证实林盛藏匿罪犯为由,而将他释放了。

林盛回家后,林昌马上赶返江西老家,遵照赖布衣所说,立一石碑,上刻“庙立庄灭,亭拆林发”八个字。

黄百万看见林家建了这么怪的一个石碑,心想他们必然别有居心,于是他自做聪明的猜测:赖布衣一定是怕我把林家的亭子给拆了,所以才在石碑上写这些字;又怕我修建土地庙会带来好运,所以故意说:“庙立庄灭

于是,黄百万马上请工人重修土地庙,谁知修庙的第二天,庄内就开始流行瘟疫,一天之内死了许多人。黄百万这时才知所言不假,便不敢贸然去拆林家的茶亭。其实这却正好中了赖布衣的计,黄百万庄内从此一年比一年衰败,而林家却越来越旺盛,财富也越积越多。不久后,老婆婆也如赖布衣所料,寿终正寝,葬于赖布衣离开福建前所指点的山.

赖布衣传奇:连载之四

 

赖布衣与林昌离别之后,打开林昌为他预备的包袱一看,里面除了闪闪发亮的银子之外,还有洗妥揲好的衣物;赖布衣这几年来在林家生活得相当的舒适,他一想到如今又要开始只身逃亡,就不禁潸潸泪下。为了逃避官府的通缉,赖布衣白天找隐秘处休息,晚上则摸黑赶路,一路走到广东潮汕地区,为了顾虑安全,他决定乘船前往潮州。

 

这一天晚上,赖布衣前往岸边探问,获知当晚正好有一艘船,要运货到潮州。船主见赖布衣长得眉清目秀,应该不是恶人,便答应赖布衣一同前往。在船上的第一天,赖布衣不太适应渔船的摇摆,整日呕吐个不停,直到第二天才适应些。不料船主却告诉赖布衣一个令人害怕的坏消息,他说前方的天空似乎有台风的预兆,渔船已来不及*岸,一切都得听天由命了。果然不出两个时辰,风浪开始越来越大,船上的人都脸色大变,而赖布衣从来没有遇过这种情形,只好抓着船诡,向神明祷告。

 

忽然,一个大浪把渔船推高,然后再将渔船狠狠地抛下,这艘年久失修的渔船,就这样被打个粉碎,船上的人也全沉没在大浪之中。赖布衣一坠入海中,便昏迷的不醒人事了。所幸赖布衣大难不死,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海岸边,身旁尽是些碎石,全身疼痛的无法动弹。他看了看四面,并没有任何界碑或是告示,四周似乎也没有人家居住,他想挣扎着站起来,但因为饥饿过度,又昏了过去。当他再度醒来,身旁站着两个人,问道:“喂!你不象是我们这儿的村人,是打从哪儿来的?怎么会昏倒在这儿呢?”

 

赖布衣全身酸痛无力,根本说不出话来。这时,坐在路旁轿子上的一个女子,对赖布衣身旁的人说:“我看你们就将他抬到四周的物质土地庙去休息吧!待会儿再请个大夫去看看他。” 赖布衣被抬到土地庙之后不久,即有一位大夫来看他。大夫按了按赖布衣的脉搏后告诉那个先前坐在轿中的女子说:“他受了点风寒,加上长时期未吃东西,所以体力才这么虚弱。” 那女子听完,便令一位家仆跟随大夫去抓药,然后拿出几个馅饼给赖布衣吃。赖布衣吃了几口大饼,精神状况似乎好了许多,便开口说话:“我在潮安县搭船,本来是要到潮汕去的,不料半路上却遇着台风,渔船被风浪给吹翻后,我就被冲到这儿来了。”赖布衣说。这名女子听完后,说:“幸好你命大,昨天是我父亲大寿之日,路过岸边时,刚巧看见你,否则你恐怕已饿死在岸边了。” 赖布衣向她道完谢,便问她姓名,那名女子笑着说:“这点小忙,不用放在心上。”接着叫仆人留下十两银子及几个大饼,便离开了。赖布衣在土地庙休息了三天,体力已完全恢复,他向村民打听是什么人救了他,村民告诉他:那名救你的妇人是村里许成翁的长女,她为人善良,只可惜际遇太差。嫁到何家不到三年,丈夫便死了,所以常受族人的欺侮,不过她夫婿留下了一些田宅,及一个儿子,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赖布衣听村民说完,心中暗自盘算了一下,他知道像何氏这样善良的女子,是绝不会接受他的报答。

于是,赖布衣便在山地庙前摆摊,*占卦为生,一方面也找机会报答何氏的救命之恩。虽然赖布衣学的是堪舆之术,但对于占卦、看相,也略有研究,所以自从摆卦以来,生意相当不错,甚至还存了一些积蓄。这日,他收起了卦摊,想到四周山头逛逛,究竟堪舆之术才是他的专长所在。赖布衣探听得知,何氏的祖坟葬在鹿山四周,便往鹿山方向走去。他看见鹿山外形似狮,属于上乘的安葬之所,只可惜何家祖坟的位置,不是安葬在正穴中。赖布衣猜想可能是当初的风水师,道行太浅,只看到狮身,未看出狮爪,所以才误葬了祖坟。赖布衣心想,这下可有机会报答何妇的恩情了。从这天起,赖布衣天天早上便手执卦铃,在何家庄四周游走,希望能巧遇何妇。皇天不负有心人,半个月之后,何氏果然请赖布衣帮她儿子利生算命。赖布衣看见何妇后,连忙跪下说:“夫人,我就是你半年前在岸边救起的那个人。不瞒夫人,我本名叫赖凤冈,是朝廷目前通缉的国师,上次没有机会报答您的恩情,今天特地来指点夫人,好使您的儿子将来功成名就。” 何妇忽然看到这么一个人向她跪下,又称自己半年前曾救过他,一时不知所措。这时在旁的仆人忙着把那天的情形重新叙述了一遍,何妇才想起了这件事。

 

何妇说:“原来先生就是赖国师,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怎受得起您这一拜啊!” 赖布衣说:“救命大恩岂是言谢即可?我今天是为了告诉夫人一处佳穴。” 何妇非常兴奋,问赖布衣莫非四周另有名山?赖布衣说:“这里的名山不多,只有狮山最好。” 何妇听后,觉得希奇,说:“先夫的坟就是安葬在狮山啊!” 赖布衣说:“是的,只可惜安葬之处不是狮山的正穴,所以无法发出功名富贵。而狮山的精华所在是位于“猛狮摸宝”的狮爪处。” 何妇此时面有难色的说:“先夫下葬已多年,现在若重新安葬,势必会引起族人闲话的。” 赖布衣点头说:“你这话说的不错,只是此事关系到利生的前途,我们必须排除困难,利生才能扬眉吐气,我倒有个计谋,不知夫人是否愿意配合?” 何妇说:“一切就听国师的指示

何妇对利生的管教,向来非常严格,所以利生比同龄的孩子来得懂事。可是自从上次赖布衣来过之后,利生就一反常态,时常与母亲顶嘴,甚至还结交一帮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坏朋友,经常一起出入街尾的赌场。何妇对利生又打又骂,利生不但全然置之不理,反而更变本加厉,时常扬言没钱做赌本,要把田宅给买掉。何妇看见利生变得如此厉害,心灰意冷之际,便向家族中的长者诉苦。她说:“利生最近结交了坏朋友,时常向我嚷着要分家。现在他年仅十六岁,不知趁着年轻时好好求学上进,我看倒不如把这些家产,全部送给何氏祠堂,为地方做些有意义的贡献算了!” 族人一听,这么好的事,岂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在一阵商议之后,何家长辈怕何妇后悔,言明要立下字据。何妇在立字据之前,又提出一要求,她说:“各位长辈,为了怕利生将来在我死后,不给先夫上香,所以我想将先夫的坟移到祖坟四周;这样每到清明时分,即使不孝儿不愿祭拜,族中的长者也可顺手在先夫的坟上点上一柱香。”

 

何家族又商量了一下,看在何妇捐出这么多家产的份上,就答应何妇的要求。其实,这些请求以及利生的变坏,都是赖布衣设计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何妇先夫的坟,可以顺利移到狮山的正穴中。何妇见事情进行顺利,便派人去请教赖布衣,下一步该如何做。赖布衣说:“我已看好吉时,就在明日的酉时,你们带着骨坛前去正穴的位置。记得,一路上仍然要互相埋怨,别让人看出端倪来,我会趁机给你们暗示,让利生知道正穴的位置。” 第二天,何妇与利生照着赖布衣的话,一路上争吵不休。利生一下嫌骨坛重,一下骂何妇浪费了这么多的家产;何妇假装生气,狠狠的敲了利生一记,利生则作势要打何妇。同行的族人一看到此情形,有的苦笑,有的幸灾乐祸,最后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母子俩便停在“猛狮摸宝”穴中大吵一顿。赖布衣则混在人群里,站在正穴位置上。利生望向他,赖布衣连忙用脚跺了三下,利生会意地向赖布衣点了点头,便找机会,把骨坛朝着赖布衣所踏的地上一摆,然后说:“您到底葬是不葬,今天我是说什么也不再上山了!”说完,利生扭头就走。何妇当时哭的满脸是泪,然后说:“这里离老太爷的坟也不远,我看就麻烦各位族人帮我一起埋了吧!”次日,利生忤逆的行为传遍了整个镇上,人人都说何妇将来必定会被利生活活的气死,而利生自己不是被赌场的人打死,就是会沦为乞丐。谁料到,在次年的会试中,利生居然高中举人,乡人们赶紧见风转舵,说利生这孩子本性不坏,而且天赋过人。又过了几年,利生顺利的当上了巡抚。而多年前的往事,乡人们自然是不敢提起,惟恐吃上官司。利生发达后,努力重建家园,没数年光景,家产比原来的增加了数十倍。他一直在暗中查访赖布衣的下落,但自从赖布衣在正穴上踏了三下之后,便如风一般的消失了,任凭何利生怎么去探寻,都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文章来源-----乾旺论坛http://www.qian64.com/foru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