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昔琼《四柱入门辅导》第二十四课

(2013-03-21 07:49:08)
标签:

蔡昔琼

答案

外来

月令

实际上

分类: 八字基础知识

第二十四课 关于大运

《星命集成》说的很明白,星宫但以限为凭,子平命以运为说。这里的“运”是指大运。小运是后人加的,有人喜欢用它,我这里不用。

大运的排法是从月柱开头,遵循阳男阴女顺排,阴男阳女逆排的原则。什么是阳男阴女呢?年柱天干是甲丙戊庚壬的称为阳命,阳年出生的男人简称“阳男”。同理,阴年出生的女命即为“阴女”,其大运的排法,从月柱开始顺排。

比如坤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此人乙酉年生,乙是阴干,此属阴女,大运将是,从戊寅之后排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根据多少需要,向后排列出的就是大运干支。假设他是乾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则是阴年生的男命,当逆排大运,如是就从戊寅之前一柱开始逆排,丁丑,丙子,乙亥,甲戌等,大运排多少个干支,也是根据你的需要。天干地支都逆着往前排,便是这个“阴男”命造的大运。

接下来就是确定起大运的岁数。前面讲过,在起八字过程中,确定出生月份是根据节气来的。立春之后至惊蜇大约三十天为正月,惊蜇以后清明以前为二月等等(其它略)。我们称立春为正月节,惊蜇为二月节,清明为三月节,后面月份的节都要十分清楚地记住。起大运岁数是从出生那天向前或向后数到交节的那天(具体要精确到时辰)止,顺排大运的八字,要从生日那天顺数至下一个交节日,逆排大运的八字则要逆数至上一个交节日。实际上就是看生日离排大运的节令还有多少天。然后再三天折合一岁,有几岁就是几岁起大运。(按“三天折合一岁”计算,不难发现,一个时辰折合十天)。比如:坤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是生于2005年正月十三的十二点,因为是顺排大运,所以从出生日顺数至二月节(正月二十五戌时惊蜇)共有12天零4个时辰。按三天折成一岁,一个时辰折合为10天计算,命主当是4岁零40天开始上大运。再计算出初次上大运及以后交换大运的时间。(因为一个月约为三十天,所以大运的每一柱管十年。列出图表即为如下形式:

坤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

大运: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等等

4  14   24   34   44   54   64   

2009 19 2939495969

现在有四柱排盘软件,虽然可以让电脑排盘,但初入门者必须懂得排大运和起大运岁数的道理。

限法:有人不排大运只从八字中来看一个人的运程,这种方法不是子平命法。而是“限运”法。“限运”法的具体办法是,八字的每个字管8年, 1~8岁看年干,也就是年柱天干是初限运,9~16岁看年支,也就是年柱地支是第二限运。如此类推,48~56看时干,时干是第七限运。57岁以后的所有运程都是看时支,也就是时支是第八限运,并管辖57岁以后所有的老年阶段。

限法很深秘,不是专业人士一般只需要了解。实践中多用在无法排大运的情况下,有时也相当准确。既然用子平法断命,就要尽量用大运推运程。限法凭灵感作参考用。具体方法请读我的《四柱函授资料》。

大运的作用,大运和流年都看成是动的因素,其中大运属于命主的,流年则是公用的,这两个动的因素相对八字原局来说,都是外来因素。但大运与流年相比,显然大运更亲近于八字,因为是从八字中的月令行下来的。而流年则是真正的外来因素。

大运如何作用命局呢,这个是断命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给求测者明确答案的,就是哪步大运好,哪步大运坏,一定要明朗。

每个大运是一组干支五行,盲人的经验是前后五年分开行进,比如某上行甲寅十年,前五年行甲运,寅气没到,以甲的作用来论吉凶。后五年行寅运,叫做寅气到了,此时寅先与甲作用,寅让甲得禄了,此时的吉凶判断,不是单独看寅,而是先看甲得寅禄气旺起来以后对命局的好坏。或者说,寅运气到以后,甲寅是一起作用于原局。直到寅五年行完,甲寅运才算过了。

作业:

1男命生于公历:19553181130农历:乙未年[砂中金]二月廿五日
惊蛰:195503061632分 清明:195504052139分 
请算出起运岁数,查万年历排出八字、纳音、大运,交换大运时间(精确到岁)、交换运年限。

2、认真算一算自己到底是几岁零几天上大运?下一步运的交节日是哪一天,哪个时辰?

3、坤造:庚子戊寅壬辰丁未,98年在哪步限运,为什么会下岗做生意?用限运法试断一下,9899000102这五年中哪两年的财运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