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境界
一、让学生想体育课、盼体育课、爱体育课
传统中学体育课是以竞技体育项目分类的,比如铅球、跳高等,更多的是强调体能和技巧,采用的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训练方式,注重体育测试成绩,以比赛中夺冠得名为荣耀。而在学生看来,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起作用的,像铅球,生活中几乎没有人去推,再规范的动作也难以体现其价值,其实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力量的训练,同样是提高力量,为什么我们不能换成其他学生喜欢的样式呢?体育课只有让学生想体育课、盼体育课、爱体育课、喜欢上体育课,然后他们去主动参与,只有主动参与,才能产生实效。体育更多的是服务生活,体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要的是健康的孩子,不是体育明星,毕竟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将来不会成为运动员。
二、身体锻炼与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和审美情操有机的结合
健康的学生,最朴实的意义就是精力充沛、富有活力、自信积极,简而言之,就是身心平衡地发展。体育课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然而由于以往在这方面意识淡薄,对体育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过分追求体育成绩,比如在体育高考前或者大型的体育竞赛前,要求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弄得许多学生受不了;二是当做“副科”,上不上无所谓。一上体育课,学生就像放羊似的,在操场上无所事事,有的学校还经常被其他的“正科”占用。这是很不好的现象,体育课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应该把身体锻炼与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和审美情操有机的结合起来,应该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让学生自觉关注自己的健康。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体育课中可以渗透团队精神的教育。现在很多学习好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和合作,这跟体育课过少不无关系,体育课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耐力与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体育也时尚
一个人对审美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他会把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种种体验与之联系起来。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应该爱好体育,喜欢这一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为体育课增色的东西。社会是个大学校,从中我们能学到很多对教学有用的东西;学校是学生的小社会,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社会。作为体育教师,我们的业余生活应该与体育教学联系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我们“时尚体育”、“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五、让学生扔掉“教师”这根拐杖
现在学生大多都有很强的依赖性,都指望我们去教他们,在这方面,他们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挖掘。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些项目,自己进行练习,达到自主学习的一种更高的境界。因此让学生扔掉“教师”这根拐杖,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