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庞晓戈获得金话筒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人物)奖后,在前不久揭晓的今年金话筒获奖名单上,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员吴震宇榜上有名,凭借《午间新闻》获得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这是河南电视台第一次获得
“金话筒”播音主持作品奖。《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获得了提名奖
吴震宇做过广播、电视,1994年从安阳台调进河南台,最开始主持的是文艺节目,接触的第一档新闻节目就是《午间新闻》。《午间新闻》是河南电视台第一个直播的新闻节目,栏目定位于“关注民生,聚焦热点”,及时播发上午发生的最新新闻,承接头天晚上和早间平面媒体刊发的重大新闻,追踪事件最新进展。由于吴震宇给卫视的很多新闻节目配音,同事都笑称他的声音是“台声”。
吴震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获得的是作品奖,这不仅是对个人播音业务的鼓励,这也说明专家评委和观众对河南卫视《午间新闻》栏目的认可,它是对河南电视的肯定,是对河南电视新闻栏目的肯定。”
《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说自己和吴震宇不同,“他们是直播紧张,我们是平时紧张,直播的时候却高度放松。”《武林风》栏目开播以来,晨冬一直是当家主持,“这次获得提名奖,其实根本不值一提。但是我有信心,明年争取捧个金话筒回来。”
晨冬最初学的是话剧表演,进入河南电视台文艺部后,曾先后主持《周日擂台》、《中原风采》、《文艺广场》等栏目,10年来,晨冬共主持录制节目200余期、直播节目600余期。“我觉得河南电视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好比金字塔底座做大了,水涨船高,另外和这几年台里主持人管理工作做得细致规范也分不开。现在每季度台里都送主持人资料让北京的专家打分,有了这个制度,我才能发现自己哪里不好,怎么不好,有了努力的方向。”
和吴震宇一样,晨冬认为自己能获得提名与团队及栏目密不可分,“如果不在《武林风》,灯光不够亮,你就不会亮起来。”“以前觉得自己离金话筒很遥远,这次获得提名,我忽然发现自己有个目标了,以前只是觉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现在有了更大的动力。”晨冬说。
说起获得金话筒的两位同事,晨冬笑道,晓戈、震宇都是在台里工作了十年以上获得了金话筒,“主持人要获奖和他对栏目的忠诚度是成正比的,河南电视台能留得住人,我今年进台整十年,今年是提名,明年就要争取金话筒。”
闪亮的“终身成就”
今年的“金话筒奖”显得分外耀眼,因为获奖者没有“当红炸子鸡”,没有“一夜成名”的年轻名嘴,每个捧得金话筒的都是在播音主持界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了数载乃至数十载的资深主持人。
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各位观众,都对这样的“金话筒”拍手叫好。作为中国目前播音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一度曾被遗忘和忽略,更因过于专业而很少被普通百姓关注。而今年的金话筒奖却充满了人情味儿,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观众的眼球,因为今年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罗京。这个奖项并非安慰亦非友情,而是一种尊重,是对那些战斗在播音主持一线的主持人的一份沉甸甸的尊重。
正如崔永元说的那样,“当红”、“话题王”不应该是金话筒的评奖标准,业务过硬、观众缘够好,这才是真正的评价标准。而秉承着这个标准的金话筒奖,也必将更加熠熠生辉。
史静远
金话筒背后需“大佬”
河南电视台这两年异军突起,连续两届夺得金话筒奖,用一个业内人士的话说,这简直就是奇迹。
不难发现,在金话筒的舞台上,不是你有多红、名气有多大,就能拿奖,而是以业务的扎实程度和表现力为重要标准。河南电视台两次夺奖是主持人自身的努力,更是整个河南电视台实力提升的结果。
近几年来,主持人的培养越来越细致,这种培养并非单纯的“娱乐节目”一个角度,而是包括了播音员、新闻节目主持人、谈话节目主持人等众多方面。所以,“金话筒”背后更多的是各台实力的体现,也是各台主持人培养氛围、管理机制竞争的结果。
河南电视台连夺金话筒奖其实得益于主持人管理制度的加强,金话筒奖不单单是主持人的竞争,更是栏目的竞争、各家卫视的竞争,金话筒奖背后是这些“大佬”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