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追高

(2010-08-05 09:25:03)
标签:

财经

股票

ma

周期

日线

杂谈

分类: 量化交易技术

一般我们所说的追高是当某一交易品种上涨幅度较大了,买入有下跌的风险。对于这样的常识,本人深深地表示怀疑。

 

998点至6124点到底哪一天才是追高,追高这个词在这个时间段内又出现过多少次?从1664点到3478点到底哪一天才是追高,在这个时间段内,又有多少人跟我们说过不要追高?如果单纯只是按上涨幅度定义追高,那到底是涨10%是追高,还是涨100%抑或是600%

 

追高,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的。追高与周期有关,没有周期的存在,就没有追高可言。上涨时,对于期货日内交易者而言,每一次分时价格远离分时线做多,都是追高。对于15分钟周期交易者而言,每一次价格远离15L--MA60买入都属于追高。对于日线交易者而言,每一次远离日线MA60买入都属于追高。

 

先看图I的15分钟周期,在这个周期里,我利用CMA60的距离作为判断是否追高。当C偏离MA60达到一定程度时,属于追高,无论后面是上涨还是调整。至于偏离幅度多少才算是追高,没有确定的数据,我们用肉眼观察就可以了。这个判断标准也是MA的远则回归,用价格远离均线解释调整,解释下跌。图中虽然利用了一根线连接价格与MA60,但是并不代表追高的价位只有一个,而是一个区域,过大的偏离,都是追高。

 

以上说明是基于上涨行情。稍转身,对于下跌行情,C大幅偏离15L--MA60,一般为反弹行情的买入点,同理,当C接近15L--MA60时,为反弹行情的卖点。周三下午短线买点不正是大幅偏离15L--MA60吗?用铁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如图II所示,行情始于3181点的下跌,这个图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不必过多解释。

 

适用性:适用于任何周期。如图III的日线行情。每一次跌至MA60都是买入点。

 

对于偏离均线的选取,并非铁定是MA60,也可以是其它的均线。对于这一点,不需要多做解释。有些东西,自己去思考,胜过本人说一万遍。

 

通过对于追高的认识,可知,在上涨的时候,当价格大幅偏离所交易的周期的MA60时,买入则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就算是后市继续上涨,也难免会遇到挖坑的现象。若如此,则会增加交易的成本----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这样的交易明显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与我们的交易初衷背道而驰。上涨时,偏离买入虽然并不代表着就一定会出现调整或下跌,但继续上涨的概率明显要较小,且,偏离买入时,就算后市继续上涨,空间也较小。所以在交易的时候,应当避免在远离交易周期所在的MA60买入。

 

对于追高的相对性,举一下例子说明。若交易者进行15分钟周期的交易,此时,目标股票日线大幅偏离MA60,而在15分钟周期里,价格接近MA60。那么这样的买入点,不属于追高。追高与否仅与当前交易周期以及所有次级别周期有关,而与所有的大级别周期不存在着关系。

 

或许会有另一个疑惑,比如,调整至MA60的时候买入,后面反而一路大跌,产生亏损。这样的问题属于另一个层面的,是属于方向问题,不属于偏离启示的责任。一药不能医百病,拿止泻药去治头痛,很傻很天真。如果把亏损归结于接近MA60买入这个条件,那么,你会发觉,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没有用,最终被技术分析所遗弃。

 

 一切的分析研究都服务于交易。没有考虑交易的分析,纯属扯谈,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并不是为了说明追高的危害有多高,也不是为了精确地确定追高的标准,而是通过这样的分析,去寻找有利于交易的时间,空间,减少弊大于利的交易因素,寻找有利于交易的条件,进而提高交易成功的概率。追高,让我们痛心疾首,启迪我们不要追高。然后,追高所给予我们的,远远不止“不要追高”。若对此浅尝辄止,单纯停留在“不要追高”上,不动脑筋,永远也无法进步。很多东西,都是一个转身的距离可触及。其实文中、图中已经提及,先琢磨一下吧,下篇再说。

对于目前的行情,顺便带一句:请参看预测依据第二幅图。

http://s6/middle/5e047456g8d0524f3b445&690
                                                图I
http://s14/middle/5e047456g8d053fdbce9d&690
                                        图II

http://s2/middle/5e047456g8d05cc105a11&690
                                           图II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预测依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