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错事的宝宝也需要安慰
(2009-08-24 08:16:12)
标签:
磨子干错事安慰育儿 |
分类: 宝贝成长日记(二岁以后) |
今天上午带磨子下楼玩,他的好朋友仔仔还没有下来,正好小区旁边的公路上有铺路机、轧路机等各种各样的施工车辆在工作,磨子喜欢这些新奇的东西,很难得的机会,就带他走过去了好一会儿。
看完回小区的路上,磨子老远就看到了仔仔,仔仔也看到了磨子,仔仔非常热情地隔老远就叫着“磨子磨子”,磨子虽然看到仔仔也很开心,但今天却显得有些矜持,不如仔仔那么热情,呵呵。
小孩子的脸真的就如多变的天气,刚才还亲热得离不了彼此,转眼间状况就出现了。我就眨了一会儿眼,就听见仔仔哭了,磨子脸上显出一些害怕但没有哭。仔仔已经五岁了(很奇怪吧,俩人差三岁竟然玩得很好,磨子最喜欢和大的孩子玩,对小的孩子基本不踩,除非实在没有别的人选了。),哭着说:“他把我的泡泡水全倒了。”哦,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这次仔仔情绪特别激动,他边哭边冲过来要打磨子,我赶紧抱着磨子躲开了。仔仔的奶奶也拼命拉着仔仔,但这次仔仔好象特别生气,他又挣脱开他奶奶的手冲过来我一下没闪开,仔仔双手紧紧抓住的磨子的手臂,磨子这时哭了。我掰开仔仔的手抱着磨子又一次躲开仔仔的“攻击”,一边试图劝说仔仔:阿姨赔你一瓶好吗?仔仔哭声太大了,根本听不进去。慢慢地,仔仔哭声小点后,我告诉他阿姨家有一大瓶(磨子一岁多的时候特别爱追着吹出来的泡泡玩,我就买了一瓶1000ML的。),上阿姨家倒一瓶赔给他。他接受了我的提议,然后我们一行四人到了我们家里,我倒了一瓶给仔仔,磨子看见我倒他的泡泡水给仔仔,也很乐意的样子,他真的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不敢吭声。
仔仔失去的东西失而复得,而且我告诉他以后吹完了再来阿姨家里倒,他情绪又正常了,开心地吹起了泡泡。但我察觉磨子情绪不如以前那么高,我觉得他可能也在寻找着一个发泄点,以前他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一会儿后,在小区的游乐场上,仔仔的奶奶在照顾着仔仔,没看到磨子从他后面挤过去,把磨子撞倒了。其实摔倒在柔软的胶地上,根本没事的,如果他情绪好时肯定不会哭的,这时磨子的不良情绪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点,他大哭起来,边哭边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平常每天可是玩得我叫也叫不回去。我把他抱起来,让他在我怀里哭着,附合着他说:“好的,我们回家,下午再出来玩。”磨子大声哭着,把之前的郁闷都尽情地喧泄着。发泄了一会儿后,磨子又开心起来了。下午到仔仔家里去玩,俩人又玩得开开心心了,到了该回家的时候我怎么叫都叫不走,我说妈妈回家你一个人在这儿玩好吗?回答:好。
事后,等他情绪好了,我告诉他: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就得赔给别人,今天他把仔仔哥哥的泡泡水倒了,就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就得赔给仔仔哥哥。其实当时他就知道自己错了,他心里也很难受,所以当时我没有对他说什么,事后等他心情好了再告诉他这些道理他肯定才能听进去。这个效果第二天就得到了“检验”。第二天我们一家人在餐厅吃饭,他吃完后就下桌玩着餐厅的餐具,我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摔破了就得赔偿,那样的话给他买玩具的钱就变少了。这话还挺管用的,他停止了“捣乱”。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是挺多的:俩个孩子发生纷争,大人们总是忙着关注安慰那个处于“被害”位置的孩子而忽略甚至过于责备“施害”位置的孩子,殊不知后者也同样需要被关注和被安慰。看来这年头当父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我们得不断学习,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除了当好孩子的保姆外,更要当好孩子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