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过的教案(二)篮球八字运球
(2011-10-20 23:57:17)
标签:
宋体接力赛教学内容练习间曲线体育 |
分类: 名师提升工程 |
教学内容 |
一、篮球:“八字”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二、游戏:障碍接力赛 |
||||||||
教学目的 |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个人、分组游戏等方法练习,使其基本理解掌握行进间曲线运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奔跑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控球运球能力,及对篮球运动喜爱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刻苦自主练习、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遵守规则、集体主义等良好品质。虽然说认知技能情感的目标不注明,但你最起码要注明1、2、3点啊,这样太混了,也不好看啊。 |
||||||||
重点 难点 |
拍按球的侧上方、侧身跨步协调配合 能够熟练掌握连贯的控球技术重点需要注明的是技术层面的,而难点在技能层面的,这里你所表达的恰恰相反。 |
运动量 |
|||||||
教 |
|||||||||
环节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次数 |
时间 |
|||
情景导入
热身激趣味
学本领阶段
发展运动阶段
调节与评价
|
2分
7-8分
26-28分
3分 |
一、
1、
2、
3、
4、
5、 二、队列队形练习
一、球操练习 A.伸展运动 B.体侧运动 C. 这里一般情况都是四节或六节,很少三节,可以增加一节 二、基本球性练习
三、原地运球
运球断球可以参考我们在巨人中学听课时候那个谢尚奔老师上的内容,他的形式可以参考,但不是最好的。最后的可以说是眼不看球,看手势看数字等等。 四、行进间运球
一、篮球:“八字”运球(提前变形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 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向左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肩、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加速前进。
重点: 拍按球的侧上方,侧身,跨步,协调配合。
二游戏
障碍接力赛
方法
规则: A、在线后交换起跑 B、哪掉球哪拾起 C、注安全站到队尾
一、放松; 1“.抛球笑,接球停” 2.放松大小腿
二、小结
三、下课 |
1、观察学生集合 2、检查服装器材 3、宣布本课内容 a.八字运球 b.游戏:障碍接力 4、提示练习要求 5、口令指挥集体进行队列练习
教师指挥散开
口令指挥
带领练习
指挥提示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讲解组织学 生分组活动
教师提问、引导出本课内容
讲解并示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技术
组织学生原地练习动作
巡回指导 提示要点 纠正动作 讲示鼓励 学生练习 组织比赛 进行裁判提示 巡视观察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讲解方法规则
组织指挥
练习比赛
及时裁判
提示鼓励
一、 讲解方法规则 组织指导游戏 及时公布结果
二、
三、
|
组织队形 * * * *
1体育委员快速整队 2、认真专心听讲 3、队列练习
A.踏步走 B.三面转法 C.漫步跑
要求:整齐
一、组织 √ √ √ √ 二.教学 1、迅速散开 2、在教师带领下做徒手练习 3、跟随教师做球性练习 4、积极认真进行原地运球 5、分组进行行进间运球 要求:充分活动各部位,手法正确,抬头有序练习
组织队形
√√√√
√√√√
√√√√
√√√√ 教学: 1、动脑回答问题 2、仔细观察听讲 3、原地做左右交换运球 4、原地运球侧身跨步练习 5、二人一组运防练习 6、分组行进间曲线运球练习 7、分组进行曲线运球接力赛
要求:触球部位正确、跨步协调、运球抬头、遵守纪律、认真积极练习。
组织
1
1
1
1
教学: 1、倾听教师讲解 2、分组进行持球障碍往返接力 3、分组进行持球障碍往返接力比赛
一、
□
□
□
□
二、 1、细心听教师讲解 2、分组进行游戏 3、听教师小评,谈自己感受动作掌握情况 4、师生再见 收体育器材 |
1
2 1
4X8拍
多次
多次
1次
1次 1次
|
19-21分
5-6分
|
|||
场地器材 |
篮球41个
小垫子12个 |
心率曲线预计 |
略 |
||||||
练习密度预计 |
运动负荷预计:中上 |
||||||||
课后反思 |
1、教学时间与运动负荷时间这样表示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很多都是只有一个时间,也不知道是教学时间还是练习时间,所以这样的标注非常好。 2、从文字式改变到表格式,还是有了一些问题,如队伍的调动、图形的绘画等等问题,感觉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欠缺。 3、对重难点的认识偏差,到底我们的重点在哪?难点如何解决等等问题,还是没有很好的引起作者的认识与学习,可以多看看其他好的教学计划,那么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4、教法有待商榷,也是有待研究与交流的。到底你这样上的效果如何?其他教法又会有如何的效果? 5、有球的课那么我们肯定要听到球声,跳绳课那么我们肯定要听到跳绳的声音,这里可以注意一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游戏。 6、按计划看预设负荷中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更多的时间去放松呢?毕竟负荷太大,学生很难继续下节课的学习,毕竟累了困了那么肯定是没精神了。 以上也是粗略的给出了一些想法,最近太多事情需要忙碌,也没好好品味,计划的好坏也是决定你课是否成功,预祝你取得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