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师父修行了这么久,承认自己没有学会放下与忘记,相反,深层入静时,常会进入久远的过去,那些早已消失在记忆深处的往事重新演绎,一次次让我学会摒弃不必要的繁琐,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渐渐地看透生命的意义,真正的了解自我,终于有了一份执着的沉静,在纷扰复杂的茫茫人世中寻找着自己的定位。
回顾以往,让我明白了每个人生其实都一样,无奈但又必须接受,奔波与劳碌如影相随,痛苦与寂寞挥之不去!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刻,想让自己活得潇洒快乐一些,却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无法割舍!
每个人都有无奈和遗憾,夕阳易逝,岁月消退,容颜不在,花落几许,无奈相随。
修行需要一份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更需要拥有坚持那份沉静的信念和勇气!
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迷失自我,必须做的,全力以赴;可有可无的,选择放弃,不必计较得失。
认准目标,让其他繁琐的干扰像细沙一样从沙漏间顺利流过,不必留恋。以一颗宽容淡定的心来迎接生活的一切。
如意的事情开心过后依旧平淡,不如意的事情转眼流逝不必挂在心头。
生命中有太多的无奈和烦恼,有太多的伤感和惆怅,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记忆如过眼烟云?
亲情、友情、事业、追求伴随的是心累的历程。
所谓的傲骨与傲气,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
许许多多的过往堆积在记忆的深处,一天一天,心里装的越来越多,心的负荷也就越来越重。
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汇成心语,凝成回忆;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无奈,但这无数个太多的背后,只能让心去承受,让心去感悟……
日落之前,回到了师父家,讲了在刘老师家的所见,师父安静地听着,若有所思。
师兄唏嘘不已,说以前去的时候猴孩子还小,没那么大破坏力,家虽然破旧,还是个家的样子,听了我的描述,几个人都垂头丧气。
一个师兄不由自主地说:“刘老师一家那么善良,怎么要受这么多苦呵?佳佳的天赋极好,这样下去就彻底毁了!”
过了一会儿,师父不紧不慢地说:
受苦,是为了入道。不能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上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是不会珍惜生命的,也不懂得该怎样修行。
吃苦,不一定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就会越大,一个没有吃过苦的人是不懂得生命与修行的价值的。
痛苦之后,一定有很重要的礼物,它能促使人自觉、觉悟、觉醒、清静。
佛教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痛,丧失亲人,或者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等等,当作是前世的业。
道教认为,苦是顺应自然的,是冬藏阶段,是成就圣贤的阶段,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痛苦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心性的成长,你会发现自己踏上了认识自我的伟丽旅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