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逃离心么?

标签:
情感 |
北京渐渐热起来了,天气预报时,先生随口说了一句:青岛现在很舒服.
忽然想起他那个青岛的老朋友,春节前失去女儿的教授,不由得探了口气:心不舒服,在哪儿都不会舒服.
先生的表情暗了下来,他一定也想起那个情同手足的朋友了.
在这世间,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很多人会想到家庭、亲人、财富、事业……每一项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依怙。
经历了许多生死,看惯了人世间的你来我往,终于发现,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内在的“心”,而非外在的其它。
无论我们做什么,必然有各自的心行基础,必然离不开心的参与。
行善,是因为拥有善良的心.
作恶,是因为拥有不善的心。
幸福,是因为拥有平静的心。
痛苦,是因为拥有烦恼的心。
舒服其实是内心的感觉,真正使人舒服的,是我们的心,而非环境。
如果我们没有能够舒服的心,再好的环境也无法使我们快乐。
同样的清风明月,平静的心情,人会怡然陶醉;苦闷的心境,却会使人感到萧瑟肃杀。
人可以选择逃避环境,但能逃离心么?
子缘如情缘,未必在最初相见时就难舍难分。但相处日久,彼此的依恋日渐加深,贪著之心也随之加深。
当贪恋到达极致时,一旦失去对方,就失去了全部的精神支柱,失去了所有的人生意趣。假如生命中从不曾出现过对方,人生同样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何至于为此寻死觅活?
将对方作为下半生的着力点,然后全身心地扑于其上。一旦失去这个着力点,自然就失去了重心和平衡。
对事业、金钱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如此?除子女和伴侣之外,人还会将事业、金钱作为生命的依赖、人生的支点,一旦对象发生变化,似乎心一下子被悬空了,无处安放,也就不可避免地感到失落乃至绝望。
几十年后,我们的事业、家庭、金钱在哪里?我们在世间拥有的一切在哪里?就连我们本身,也早已灰飞烟灭,不知所踪。生命不仅仅是这一生,死亡,只意味着此生生命形式的消失。把心量放宽,不能只看眼前.
当你的世界只装着有限的几个人或几件事,一旦失去,就会感到孤独。如果你和整个世界、和所有人是一体的,就不会懂得孤独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