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眼看世界(333)

(2012-04-13 14:56:14)
标签:

清明节

赏花

油价

房价

文化

看着那本薄薄的《易经》,我拿在手里久久没有打开,脑子里涌出了小时候看戏时手拿羽毛扇身穿八卦袍的道士、还有算命的、看风水的、卜卦的江湖术士...
  
  
  二十年的传统教育,认为学《易经》的人,都是不走正路,旁门左道,贼头贼脑,满脑子封建迷信,张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摇头晃脑,不懂装懂,甚至装神弄鬼。

天眼看世界(333)

  
  
  我呆呆地看着师父,不知老人为什么让我好好学习这个大家都避之不及的东西。
  
  
  师父认真的讲解,才明白自认为学富五车的我原来是多么谬误、肤浅、愚蠢,对于天地、日月、寒暑、对自然界一无所知。
  
  
  易经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
  天眼看世界(333)


  
  易是日月,代表天地,代表阴阳,代表寒来暑往、蕴涵着天地大道发展,自然变化规律...
  
  易经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汉朝的王凤、唐代的虞世南(唐太宗的宰相)这样评价《易经》:“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源头活水,无论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还是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源于易经。
  
  
  在我们的观念里,《易经》只是一本算命的书,而实际上她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读。
  
  
  《易经》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在古代是帝王,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著名传说。
  
  
  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
  
  
  道家的观点里,混沌孕育一个先天的“我”,这是母体内的元胎,母体是道,元胎是一。元胎内“子”脱离“母”而有了自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面生。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从大众的角度看,一切宗教表述给人们的,是宇宙的一切是神在掌控着。
  
  
  然而伏羲在七千年前,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索,就在宇宙的千变万化之中,找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一种代表自然的力量。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那个时候,我终于理解了这一千古名句的内涵。
  
  
  《易》之教,是“洁静精微”,这是孔子对于《易经》的评价.
  
  
  学《易经》需要一个非常冷静的头脑,非常精密的思想。师父这样告诫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