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看世界(130)
(2010-07-05 06:52:58)
标签:
杂谈 |
曾经发誓永远不再来这个伤心地,当我独自一人再次走出北京站时,眼前熟悉的一切依然没有褪色.
心中的痛苦却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豁达与快乐。
北京给了我太多伤痛,北京也教给了我博大无私。
按信封上熟悉的地址,虽不是轻车熟路,但也轻而易举找到了这个与原来的学校近在咫尺的地方。
原以为故地重游,会痛苦与绝望,没想到自己居然心静如水.
拖着旅行箱,抬头找着门牌号,前边不远处的一座四合院前,站着一位身材魁梧、鹤发童颜的长者.
我的心一动,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很多次,当我熟读师傅的蝇头小楷,当我把那个精致的小黄包放在面前,闭目打坐时,我的脑海中就会跳出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
画中古老的足以代表北京风情的四合院,一位身材高大,神清体健,白发银髯,端凝稳实的老人站在门前,记忆的深处,数次经历的场景近在眼前。
走过去,一座恬静、朴实、深沉的院落出现在眼前,红色边门的左上角,那个信封上熟悉的号码正是我要找的地方。
朱红色的大门前,站着一位道骨仙风、银须挂额的长者。
胆怯地看着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很久以来,当我静坐到忘我,当我冥想到空无,这位身着绸缎装的长者便会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看不清眉目,但外形酷似,这应该就是那位给我谆谆教导的心灵导师。
我正要问候.
来了,孩子!路上顺利吧。老人温和的声音似洪钟一样深沉,底气十足。
这声音耳熟能详。
您是陈师傅?
老人平静地看着我,点点头,他的眼神清彻,面容清瘦,精神矍铄,全身没有一点儿赘肉,身形非常矫健。
转身推门,进来吧。
回头看我时,我感觉到他的眼睛视野很广,明察秋毫。
跟在师傅后边。我发现老人走路时脚和膝微微内扣,脚步很放松甚至有些松松胯胯,但身形精干,动作干脆,每一步会发出咚的一声。步履与常人有本质的区别.
这座四合院最东头一间是大门,大门西面第一间是门房,房门开在大门洞中,大门是关着的。
门洞中摆着一排古时候的兵器架,架上摆满了各种兵器,我糊涂了,以为自己回到了古代或者是进了摄影棚,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古老的兵器?
一进门,迎门看到磨砖的影壁墙,这是紧贴东屋南面的山墙砌的装饰建筑。磨砖刻砖非常考究。
影壁前左手转弯,就是南房窗前,在转弯处,有一个圆形月亮门,四扇绿色屏门,两扇开着。
进来三间南房,里面是一个幽静的小院.
前一篇:天眼看世界(129)
后一篇:天眼看世界(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