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尉氏刘青霞故居

(尉氏和开封的刘青霞故居2006年被合并批准为全国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上午,我和几位同事到尉氏去尉氏探访刘青霞故居。看了刘青霞亲自设计请人建的“师古堂”、刘青霞家里的老房子以及很多件遗留下来的实物,如刘青霞丈夫刘耀德曾经使用过的大烟枪、荷包、梳子、笔筒、木鱼、拂尘、扇子、佛珠、灯盏、印模以及怀表刘青霞曾经佩戴的凤冠等,开了眼界,但也深深的震撼,感到开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任务太艰巨了,“任重而道远”。
现在保留下来的尉氏刘青霞故居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坐落在西大街的两侧。东院是师古堂,共有房子36间,水磨砖出厦天井院,檐下是透雕花砖,青瓦高叠脊出兽,室内有楼梯可登上层,据史料记载,昔日院内怪石并奇花很多,牡丹、桂花、丁香、腊梅四时芳香。现在院内还有刘青霞亲自栽植的腊梅一株。西院目前还存有88间房子,建筑风格和东院一样,都是清末典型的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筑,但是非常破旧,亟待维修和修缮。
上午参观期间,除了文化部门的人员外,博友张开怀大哥和安子弟弟一直陪同,感觉博友相见格外亲切!在此对尉氏文物旅游局和文官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两位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忙了一天,真有点累了,眼皮直打架,就先匆匆地发几张照片吧,等我睡醒了再继续完善。


尉氏刘青霞师古堂门口

师古堂的部分建筑

师古堂院内的房屋(右侧的这棵腊梅树是刘青霞亲自栽植的)

师古堂楼上的走廊

师古堂厚重的屋顶

我站在楼上往下照,还是不可避免地照上了院中心后来被加上去的大煞风景的亭子,尽管我和安子一直不想把它收入我们的视线

师古堂房顶结实粗壮的梁和椽子

师古堂内亟待整修的房子(瓦碎了,雕花变形了)

斑驳的房檐

俯视院内

站在这里,我好想走近历史,但还是无法触摸

尉氏文管所的负责人和开封来的专家在讨论如何对师古堂加以保护和修缮

这是位于师古堂对面的刘青霞故居,同行的尉氏文管所人员介绍这里现在还存有80多间刘青霞家的房屋。人们流连忘返,都想在相机里留下历史的痕迹。

真的不想走,再拍最后一张吧

这些房屋大部分是空的,住在这里的居民已经迁走,为下一步对这里的开发和修缮做好了准备



院内是尉氏县曾经的县委书记办公室,好几任县委书记都在这个院子里办过公,我们很想进去看一看,可是拿钥匙的人出差了所以只能在门口拍一张照片留做纪念了

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在尉氏当县委书记时也是在这里办公



这些房屋都亟待修缮,县里文化旅游部门正在多方想办法进行维修和宣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