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我去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出差时,到纪念老子的景区参观,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样一句话。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指的是知道的人不一定说很多话,不知道的人反而会说的话很多。“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可以理解为“智者不言,言者不智”,明智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是不随便乱说话,而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没有智慧。

这里说的不说很多话和不随便乱说话,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指那些经常夸夸其谈的人,他们不一定非常有水平和能力,但是特别爱炫耀自己,特别爱高谈阔论,自以为是,自吹自擂,废话连篇,口若悬河,说一些不着边际,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话。而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的人,他倒不一定去表现自己,反而是很明智,很低调。
孔子在《论语》中也说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巧言令色鲜于仁”。就是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一个人不是说不让他去说话,而是应该说话谨慎,经过大脑的思考后再说出来。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口乱说。而一个光说漂亮话,说话很光鲜的人,他的内心世界不一定是真的仁义道德。在处世中还应该是少说多做,不要“过犹不及”,恰当的时候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等的言论,指的都是要慎言笃行,不能说太多的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说话要谨慎,说得多了必然有疏忽说漏嘴的,殃及他人时,就会给自己带来祸端。而应该去学习那些智者,智者应该是说话谨慎,做事谨慎,有修养、有道德,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不说教的人,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而受到人们的尊崇。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给自己写下了:“难得糊涂”的座右铭,而我们也常常用“大智若愚”去称赞那些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行,绝不随心所欲,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的内在的知识也不一定很丰富,他的修养操行也不一定受人尊重。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也许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使短时间内得到别人的夸奖,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受到群众的拥护,但是绝对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间久了真相毕露,害的还是自己。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最终不一定是好结果,而那些愚蠢的人,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人反而每天都过着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快乐的日子。
人的学习和追求有四种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这四种境界,“不知道自己知道”是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人,一直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学习,诚恳待人,踏实做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永远是一种空杯心态。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不会多言,永远谦虚谨慎,真正是“知者不知”。这样的人,不会封闭自己的视野,不会遮住自己的眼睛,不会蒙蔽自己的内心,他会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从已知中发现自己不知的一面,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修炼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每天都充实、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