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桔子瓣数带来的启示
(2010-09-18 11:22:35)
标签:
美国桔子最少实践能力数学书殷都实验中学 |
一个桔子瓣数带来的启示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描写。
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数:双基应试能力+实践活动能力=100分+0分=100分;美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数:双基应试能力+实践活动能力=75分+75分=150分。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一度被我们热议,但实际上它们正在渐渐远离我们的孩子。我突然又联想起一则被人们熟知的事例:一张白纸无数次对折,最多可以折几次?中国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无数次”,因为理论上就是这样的;而动手试验后的美国孩子则说,7次。
我们能不能也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出于这样的目的,我向班里的学生抛出了自己的课题:调查一个桔子最多有几瓣,最少有几瓣?我给孩子们列出了一个调查报告表:调查对象、调查数量、调查时间、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及你调查后有什么感受。
骈天宁同学第一个向大家汇报。他说:星期五下午,妈妈帮我从市场上买来了20个大小不相等的小桔子,我们一边掰桔子,一边记录。最后的调查结果是,一个桔子最多有13瓣桔子,最少有8瓣桔子。调查完后,妈妈问我,为什么吃桔子要剥皮呢?我说,因为皮不好吃,皮是苦的。妈妈说,是啊!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双手,亲手把桔子的皮剥开,直接吃桔子,就会尝到苦头,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甜蜜。
“说得好!劳动创造幸福!”
牛嘉琪同学长期住在姑姑家,是一个很董事的小女孩。她说,星期六的下午,我让姑姑给我买来13个大桔子,开始进行调查。我一边掰桔子,一边记录桔子的瓣数,一边掰一边记录,最后把13个大桔子掰完了,调查的结果是:一个桔子里最多有12瓣,最少有9瓣。我调查的结果出来了,可是这13个桔子怎么办呢?我一个人吃,那是吃不完的。对!让爷爷奶奶、姑父姑妈还有弟弟一起吃,于是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分享了桔子。通过这次的调查不仅让我了解到一个大桔子的瓣数,还让我学会了与大家共同分享好的事物是一件开心的事。
孙泽迅同学的数学很好,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联想到数学。他说,我调查了15个是大桔子,结果是一个桔子最多有12瓣,最少有10瓣。真没有想到一个桔子里还有很多数字学问。
孙萌同学紧接着说,吃桔子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啊,但是我们谁都没有留意一个桔子的瓣数,如果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那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
“我想给大家念念我们数学书上的一段话。”张新佑同学拿着数学书迫不及待的说,“许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问题在于有人发现了,想到了,有人却没发现或没想到,就差这么一点儿。”
张占军同学有点“扭扭捏捏”,低着个头走到前面来,他说:我不好意思,因为我周六在姑姑家做作业,姑姑很忙,没给我买桔子,我就到网上查了查,查出的结果是:一个桔子最多有13瓣,最少有8瓣。我在姑姑的点拨下,明白了,桔子瓣紧紧地抱成一团,节约了很多的空间,给我们带来的是甜蜜。
我点评时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老师佩服你能面向大家坦诚的勇气。你的启示也使大家明白了,我们现在的一个个的小组,不正像一个个的桔子吗?只有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我们才能战胜一个个的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才能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高兴、甜蜜呀!
在选“调查桔子瓣数”时,我的初衷有两个,一是锻炼孩子们的实践调查能力,二是培养孩子们发现的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善于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做一个有心人。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我也没有想到,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能让他们得到了这么多的启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尝到甜头;学会分享;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团结才能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甜蜜;学会发现,学会做一个有心人;……
不是我们的孩子实践能力差、悟性差,而是我们没有给孩子们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们在看重课本知识的时候,已经忘记了社会、生活、实践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本教科书。
给孩子实践、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
(作者孙艳芬,系殷都实验中学小学部三年级年级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