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跃文的小说《苍黄》
(2010-01-11 11:16:4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9) |
关于王跃文的小说《苍黄》
(我试图通过对几个人物的性格命运的分析向学生介绍《苍黄》这部书,展示这部书的全貌。)
作品赏析
(一)几个人物:
1、刘星明(乌柚县的县委书记,外号刘半间)
有天刘星明下乡,到了偏远山区,见白云出岫,风过袖底,颇为快意。只苦于不会写诗,倒是想起了前人的句子。他也记不清那是谁的,脱口吟哦起来:“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身边围着好几个人,纷纷鼓掌喝彩,只道刘书记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刘星明也含糊着,不说自己拾了古人牙慧。他双手叉腰,远眺满目青山,发起了感慨:“真想学那老和尚,远离万丈红尘,到这深山里结茅屋一间,还让去白云半间。人的贪心不可太重,日食不过三餐,夜宿不过五尺。” 李济运正好在场,也是无尽感慨:“是啊!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那么多干什么?有些人手伸得那么长,到头来人财两空!” 刘星明又道:“济运哪,我退下来之后,就到这里来,建个小茅屋,过过清闲日子。你们要是还记得我,一年半载上来看看,我陪你喝杯好茶。”(其实这个县委书记刘星明是个没有半点诗人气质和清高性格的人,他心胸狭窄,好打击报复异己,且贪心重,卷进了巨大的经济案件之中。是个伪君子。)
2、舒泽光(县物价局局长,一个公认的老实人,他不愿当差配,)
刘星明请李济运坐下,没有说舒泽光骂了娘,他不想让自己太没有面子,只道:“舒泽光不愿意做差配,也不能勉强人家。济运,你对县里干部可能比我还了解,你谈谈看法?”(舒泽光由于骂了县委书记刘星明的娘,他的官路与人生就此改变。先是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接着就传闻说他的官职不保。他成天处在别人或隐或明的议论之中,日子过得很惶恐。接着一连串的事情都朝他而来,先是被告受贿而受审,经澄清后被无事释放,后又被诬陷卷入嫖妓丑闻,虽然别人都认为此事蹊跷,但都不敢出声。书的最后这个人自杀了,他的女儿舒芳芳见到的只是他的骨灰盒,这是本书中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
3、刘星明(黄土坳乡党委书记,外号刘差配,是小说主人公李济运的同学。)
乌柚县还有个刘星明,他是黄土坳乡党委书记。他也有个外号,叫做刘差配。县政府换届,副县长差额选举,得找个差配。差配是官场的非正式说法,指的是差额选举的配角。这种障眼法原本就摆不上桌面,自然也不可能有个正式说法。莫说文件上找不到,字典里都找不到。李济运觉得好玩,去网上搜索,得到的解释是:差配,指古代官府向百姓摊派劳役、赋税。看来差配二字,放在古代也不是个好事。(这个刘星明在选举大会上发了疯,自己总以为自己被选上了副县长,站在台上不肯下来,一个劲儿地给别人鞠躬致谢,他被送进了精神疯医院。在她老婆的强烈要求下,他被允许出了院。出院后的他还沉浸在自己被当选的情境之中,总是在县委大院内走来走去,等待别人给他安排工作。最后这个人在省城李济人运的十八层高的办公室跳楼杀。成为这部小说的另一个悲剧人物)
4、李济运(乌柚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小说主人公。)
李济运故意说道:“他(指差配刘星明)爱人陈美也是个好干部。” 明阳(县长)望望李济运,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同他(指县委书记刘星明)提过(提拔陈美之事),他只哼哼哈哈。” 明阳说得隐晦,李济运心知肚明。原来他俩有同样的想法,只是刘星明那里过不了关。明、李二人都知道不宜说得太透,就转了话题说舒泽光的事去了。 明阳问:“你是听谁说的?” 李济运说:“外头议论这事的人多,说舒泽光倒霉的日子快到了。明县长,如果舒泽光就因为不肯做差配,组织上就对他进行处理,只怕又会闹出事来。” 明阳说:“老舒这人的确缺乏大局观念,但也不至于因为这事就处理他。我是不同意的。” 李济运说:“星明同志那里,我是不便再说了。外头都说舒泽光骂了他的娘,我想越是这样他就越要有度量。但是,星明同志那里话不太好说。” 明阳笑笑,说:“济运,你可是县委办主任啊!” 李济运听了这话,心里反而暖乎乎的。明阳不是个可以套近乎的人,他这么说话已经很人情味了。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你李济运怎么同我县长走得还近些?李济运心里愿意同明阳近些,可话却说得很原则:“明县长,我同您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担心。乌柚县再也不能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出乱子。我是县委办主任,您也是县委副书记。” 明阳把手伸了过来,说:“行,我知道了!”(李济运是个比较具有正义感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不错,与县长明阳、宣传部长朱芝、物价局长舒泽光的关系都较好,但这个人处事很小心,不会轻易与人拉帮结派。在舒泽光的事情上,他明明知道舒是被冤枉的,但他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地帮助他和他的家人,却还被他的家人误会了,纵使这样他也没做解释。官场很复杂,李济运过得很谨慎,平日里小心地做事,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得先想好久,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不轻易多说一句话。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常常失眠。他也不会为自己家人谋取私利,遭致家人的误会,其中就包括他的妻子和弟弟。他也是一个较有良知的人,当他得知自己的同学刘差配疯了后,良心深感不安,内心始终怀有愧疚之感,总想着尽量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且官职又不大,想办一件事也不是说了就行,行了就算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官场中层人物,有一点权力,但一般不能独立行使,只有做事的份,少有决断的。身在官场,内心明如洞火,却又不敢付诸言行。这种人注定活得很累,如若做得很混,他也不会累,如若做得很好,他也不会累,如若做得很坏,他也不会累,可惜的是,他做得很清醒,却又好不到哪儿去也坏不到哪儿去。眼里明白,心里干着急。但无论如何,他是一个能识时务善于机变的灵活之人,是一个在官场中保留了道德底线的人。这个人并不完美,但却很真实,他具有一种代表性,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洞悉官场中这样的一类人,一群人。)
(二)几对人物的关系
1、 李济运与朱芝(朱芝是乌柚县宣传部部长,被李济运称作“朱妹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聪慧女子。) 朱芝在电话里大笑,说:“老兄,我早就同刘书记讲过,你来做宣传部长更好,只是你的主任我干不了,不然我俩换个岗位。” 李济运笑道:“部长妹妹您太谦虚了。如果我的建议有用,您就向刘书记汇报,我们自己先走一步。” 朱芝说:“我尽快向刘书记汇报。非常感谢老兄!今后有什么事,我多向你请教,你也要多指点。真的,我不是说客气话。” 李济运合上电话,满脑子是朱芝的笑容。做个宣传部长,得花那么多精力同记者们周旋。朱芝有回在省里开会,小组讨论时她发言说,那些记者都是上级宣传部门管的,却专门跑下去对付基层宣传部门。就像《西游记》里的妖精,不是太上老君的青牛精,就是观音菩萨的金毛犼。宣传部的马副部长听着只是打哈哈,说小朱部长真是太可爱了。她回来在常委会上汇报,也只把自己的发言当花絮讲。常委们听了,也只有苦笑。(朱芝与李济运是官场中常见的那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例子。朱芝身为一个年轻的县委宣传部部长,处事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魄力,但在一些大事情大问题上还是有欠火候的,其在为官上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因子。她之所以能够在宣传部坐得稳,与李济运的暗中相助是分不开的。她在很多事情上都得听李济运的,而李济运也是很乐意帮助这个美女部长的。书中写了几处他们一起做事的情节,如对付网评、对付地痞记者成鄂渝、接待《中国法制时报》副总编陈一迪等。可以说,李济运为朱芝摆平了很多事情,没有李济运,朱芝的日子更加不好过。虽然李济运没能为她做具体的事,但却在关键问题上给她出了谋划了策,使她心中有了底气,这也算是帮了她很大的忙了。当然,朱芝也是站在李济运一边的,也不时给李济运一些无形的动力。)
2、 李济运与熊雄(市物价局局长,李济运的同学)
第二天下午,李济运着了瓦灰西装,系上蓝色领带,出城迎接老同学。看见熊雄的车子到了,他下车微笑着招手。熊雄的车停了,也下了车。他穿了件薄夹克,乳白色的,里面是细格衬衣。“老同学,没必要这么客气啊!出城郊迎,古时可是大礼,我受不起。”熊雄握过手来。 李济运上了熊雄的车,自己的车在前头开路。熊雄说:“济运,舒泽光是这么廉洁的好干部,你们可以大力宣传,树他作榜样嘛!” “说句老实话,舒泽光叫我佩服!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舒泽光就是不湿。同路的人都湿了鞋,就他不湿。”李济运松松领带,感觉衣服很不自在。他平日喜欢穿西装,系上领带人就精神。可这会儿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土。他说话时目视前方,脑子里却是老同学的衬衣。熊雄的细格衬衣极是淡雅,似乎散发着野菊花的清香。 “老舒这么廉洁,那你们就树他作榜样。”熊雄说。 李济运嘿嘿一笑,说:“熊雄兄,哎,你这名字真拗口,硬得叫你熊局长。我说树什么榜样都有道理,只有这廉洁榜样没道理。廉洁应是对公务员的最低要求,干部只要廉洁就应该树为榜样,那就是笑话了。好比说,普通公民不偷不抢,不杀人放火,这也是最低要求。老百姓只要符合这个最低要求就要大力表彰,国家表彰得过来吗?从逻辑上讲,凡是没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公民,国家都应该表彰他们为守法公民。我说哪,我们对待干部,已经把最低要求当成最高要求了!” 熊雄重重地拍了李济运膝头,说:“济运,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道理!可是,我们也得承认,很多干部就是做不到最低要求!我对干部队伍的评价是,贪污腐败的是少数,不廉洁的是绝大多数,一尘不染的又是极少数。舒泽光可贵就在于,很多人没做到廉洁,他做到了。” “事实归事实,道理归道理。所以,也经常看到有些地方表彰廉政建设单位和个人,我看着总是觉得不对头。”李济运笑道。 熊雄偏过头望望李济运,说:“老同学,我问句直话,你对舒泽光没有成见吧?” 李济运笑道:“我也同你说真话。老舒我们平时谈不上太密切,但他是个老实人,这个我心里有数。这回听说他出事,我先是将信将疑。后来又进去几个,交待的问题越来越多,我猜他老舒肯定逃不了这一劫。最后证实他真没有问题,我对他可以说是肃然起敬。” (熊雄是李济运的同学,开始出场时,其身份是市物价局局长,与李济运的关系还相当不错。通常以“老同学”互称,说话也很随意,两人之间可以说一些官场之中难以听到的真话。但是,后来,刘星明因经济问题被查而免职熊雄任了乌柚县的县委书记后,他们的关系便难以如初了。熊雄上任的第一件事可以说就是要与李济运划清地位界线,要其明白两者之间不同昨往的地位与身份,这让聪明的李济运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他很快就改变了与熊雄的交往方式。而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清理乌柚县委领导班子,对其进行了大动作,把原来的领导班子彻底换了一次。做这件事的第一步又是从他的老同学李济运身上开始的,他让李济运去省里持职,表面上是去挂职,实际上是要把他从乌柚县赶出去,以实施他更换县委领导班子的意图。这是个深藏不露的人,这种人在官场上是相当多的,很有心机,很可怕。)
四、同学们课后去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