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西施泪》(一、二)
(2009-02-20 09:42:46)
标签:
西施美人计眼泪情感历史文化 |
分类: 短篇小说 |
一
越国暨城之效,峰峦清雅俊秀,沟壑云水竟流。有一道清溪自远处逶迤而来,两岸芳草萋萋,桃李成林,松柏苍翠中可见柴门隐隐,竹篱依稀。在此令人心旷神怡之所,比邻而居着西施和郑旦两位美貌佳人,时年刚刚十六岁,她们从小一块长大,共同浣纱,相互嬉戏,感情深厚,情同姐妹。
这日午后,两人又相约浣纱。来到溪边,清澈的溪水波光鳞鳞,温暖的阳光轻拂脸面,轻柔的风儿吹来阵阵花香。她们不禁童心大发:一会儿翩翩起舞,一会儿追逐嬉戏。正当她们云鬓微乱、巧笑嫣然之时,恰逢为吴王选美的范彝远远望见。看到两女丰神绰约,身材窈窕,不禁暗喜。慌忙迎上前来,但闻阵阵香气飘来,似兰非兰,令人酥醉。范彝更是惊喜异常,不仅脱口而出:“好香的女子!”两人闻听,慌乱地停了下来。但见裙带摇曳中西施和郑旦脸颊绯红,就像是从瑶池里移下的两株仙荷,只是西施更显妩媚,郑旦略微纤瘦。范彝见惊扰了两位佳人,慌忙深施一礼:“大夫这厢有礼了。”郑旦娇羞地轻启朱唇:“既是大夫,来此何为?”范彝见问就将文种和越王所订的美人计以实相告。最后说:“实不相瞒,已选佳丽三千终感不足,今遇两位越国幸矣!”郑旦闻言暗喜,而西施心中纵有万般不愿,知是天命,也不敢相违。
三日之后,范彝差船来接。西施跪别双亲:“儿这一去,不知能否回来,万望二老保重自身,莫牵念孩儿。若灭吴不死,定当回来尽孝,还望父母能接受儿这不洁之身。”父母听罢抱头痛哭,而西施的泪水也早已湿了月色前襟。前来观望的邻里无不动容。西施和郑旦就此离开自己的家乡随范彝而去。一路上范彝对西施格外关照,偶尔西施不经意抬头时还能碰到范彝那复杂的注视。四目相对时,西施总感到范彝那双眼睛里好象不只有关爱,还有隐隐的痛深藏其中。
来到选美馆仪,但见佳丽三千,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在她们到达的第二天,就由资深的选美技师从三千中选三百,三百中选三十,三十中选二人做为实施美人计的人选,最终西施和郑旦双双夺魁。还要再经三年学琴、学舞、学姿。等到一切学得尽善尽美之时,才送她们前往吴国。
二
三年的时间瞬息即过,有人早将为她们选好的婢女旋波和移光送了来。郑旦选了移光,西施也很喜欢旋波,没有几日,两个婢女就已深知自己主人的脾性和爱好,主婢相处非常融洽。
这天越王吩咐将学业已满的西施和郑旦精心打扮起来,送至别馆,择吉日由范彝送往吴国。在通往别馆的路上,人潮顶沸,争相观看,道路也被堵塞,实在难以前行。送行的官吏情急出言:“莫挤,莫挤,将她们两人送到别馆后,每人只交金钱一文就可观之。”听到此话,人们才让出一条路来,跟随着来到别馆。看到这么多的人前来观看西施和郑旦,那官吏只得请她们二人登朱楼倚栏而立,供人观看。以得钱财全部充与国库。
这天晚上,西施哭而不食。郑旦问其原故,西施答:“想你我姐妹,虽然相貌不差,但却不能享受常人之福。今见楼下之人,携妻抱子多么幸福,而你我二人终归与青楼女子没有什么两样。”郑旦闻言劝到:“你我此去吴国,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又将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了国家,从小的方面讲做为女子,都要嫁男从夫,我们从的是一代君王,哪个平凡女子比得了我们呢?又何必在此伤心。”西施见话不投机也不言语,只顾垂泪。幸亏婢女旋波机灵,左说右劝让西施喝下了一小碗莲子八宝粥。
在此停留三日,赶往吴国的吉日已到。由于天明一早就要出发,范彝这天下午就来到别馆准备相送事宜。他见西施面带忧郁紧皱双眉,不免心痛。傍晚时分,他命旋波悄唤西施过来。郑旦见旋波匆匆唤西施而去,心中好奇尾随而至窗前。只听范彝说到:“请恕范彝无礼,自从那天午后见到你,便夜不能寐,难以忘怀。只是国家有难,岂容私欲染身,只好将这段情默默地埋在心里,单等你归来之时才以实相告。今见你忧愁烦闷,我终情不自禁,才掏肺腑之言。”西施轻答:“说与不说都已无妨,自此一去终无归期,既有归来之日,也已是残花败柳之身,又怎能与堂堂大夫匹配。”范彝长叹一声,口气坚定地说:“你若归来,我必弃政从商,伴你一生,若有半点轻视,天理不容。”郑旦听到此处,心中五味杂尘:自己也是美貌佳人,范大夫却不与我私定终身,难道我真的不如西施吗?既然情同姐妹的西施最终能有好的归宿,我为什么不替她高兴?心里却泛出阵阵的酸来?我这是怎么了,站在这里算什么?于是回到房内,侧身躺下休息。
不一会儿,西施就回来了。她抬眼看西施的脸色,觉得比刚出门时好多了。心想:她若将真相告诉我说明她真把我视为姐妹,如若不然定不能肝胆相照。于是不显山不露水地问西施:“旋波这丫头慌慌张张地找你干什么?”西施见郑旦问,就想将刚才范彝对自己说的话和盘托出,又怕郑旦听了感到自己孤单可怜,再想那终是一场梦话而已,就随口回答了一句:“出去走走而已。”郑旦轻轻地“哦”了一声心想:“还是姐妹呢,难道还怕我抢了你的范大夫不成!”自此,郑旦便在心里和西施生了缝隙,而西施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