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07月25日

(2016-07-25 09:20:54)
标签:

文化

http://s6/mw690/001IHMJPzy73wr0SSKF95&690

        

       ——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李杰

如果有人问苍天:“世界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有人问佛陀:比命运更强大的一种力量在哪里?我想,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灵魂”。它时刻主宰着时代的脉搏,造福于我们的生活,淋漓尽致地演绎着一幕幕人类推动历史进程的故事。

李杰的灵魂就这样走着,他不停地走着,一面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当歌声被白雪和微风覆盖住的时候,声音休止了。于是,大地上人的脚步、和着宇宙的哭泣越过厚重的夹雪云层,俯身向铁李川降落。

           漫天飞雪为李杰

陇东的大年初三这一天,砭人肌肤的瑞雪将大地铺得一汪洁白,将人的心涂得一片阴沉,悲伤披挂着泪水一遍又一遍向苍天发问:“好人为何一生不平安?” 沟壑纵横的陇原沉默着,山塬梁峁披麻戴孝。在去往天堂的路上, 善人李杰——您走好!

2016210日,农历正月初三临晨。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被庆阳各界誉为“合水善人”,合水县吉岘乡铁李川村民的好儿子、陕西旭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杰,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

那个早晨,李家大院的嚎啕哭声把铁李川掩埋在了一片悲哀里,天还没有大亮,村上的父老乡亲都赶来了,哭声震荡得雪花打颤颤、河面上的冰层裂口子。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大年初一,李杰还组织铁李川村民四百多人一起吃了团圆饭,全村人一起照了“全家福”。席间,他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一些有趣的生活小故事,激起年轻人一波又一波的笑声,荡出长辈一声长长的叹息,在这乐融融的气氛里,他嘱咐乡亲们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与村民们商议新一年的扶贫计划时他谈道:。“我想着要在咱们村里搞一个有机肥厂,大家都参与进来入股分红,这样大家就能有了长久的收入,生活也有了保障。”“眼下我想筹备举办一次演唱会,尽量在今年上半年举行,我先拿出来一部分钱,再号召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咱们家乡的扶贫攻坚上来,让咱们这铁拐李的故乡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话音还滚烫滚烫的,李杰人咋就远去了呢?

漫天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以自己的方式制造出特别的孝服,一千名多父老乡亲们把李家织成了人网,朴实的乡亲们多么希望用这种方式挽留住李杰,让他在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上多待一会儿。老实巴交的李富昌站在灵堂前哽咽着说:“李杰突然走了,我们铁李川的天塌了。他的祖辈在哭,他的父辈在哭,他的同辈在哭,他的晚辈在哭,他资助过的学生在哭,他资助过的老人在哭。”是啊!这么几十个字,李富昌说了足有三分钟,鼻涕眼泪在胸前的棉衣上结了一层冰。

李杰的女儿坚持要给爸爸的遗体上多盖几层被子,她哭喊着说“爸爸的伤腿不能受凉啊!不能受凉啊……

“娃太累了,上天召回休息去了!”李杰的长辈长叹一声。

大雪封住了进村的道路,但封不住人们哀悼的脚步,汽车轮胎进不来,踏雪徒步可以来213日上午追悼会的这一天,他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孤寡老人,以及一些听过李杰事迹的“陌生人”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希望来见他一面,送他一程……这一天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网站以不同方式互动悼念,他们有新疆、四川、西安、北京等几十个省市。李杰的大爱善行,远远超越了陕甘,成了照亮祖国天南地北的一盏明灯。追悼会上,庆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都送来了花圈。合水县委书记解平等领导前来吊唁并撰文给予李杰高度评价。213日晚,庆阳市合水、西峰等各个县区的群众、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发出倡议——大家在各县区中心广场同时开展烛光悼念活动,再送陇人骄子李杰一程。

唱一曲哀歌怀念你,不是因为你的逝去,而是为了你的永生。  

http://www.gscn.com.cn/pic/0/10/95/48/10954811_433084.jpg图为李杰家乡合水县中心广场

            回馈桑梓   爱驻天地间

捧一掬泪水送你远行,不是因为你走的壮烈,而是因为你活的崇高。

人的一生很短暂,李杰努力跋涉了一万六千多天,他年纪轻轻,甚至阅历还不够深,但他深深地懂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条件!”

如果说起初开始创建的是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的是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希望里的事情是颇为艰难的,甚至是攀越障碍而过,但无论翻天覆地都得寻找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1968年农历1217日,李杰出生于合水县吉岘乡马莲河畔的铁李川村,姊妹四人,他排行老三,全家三代8口人。岁月艰辛,生活难度,兄弟姊妹不能一起去上学,父亲狠下心来告诉孩子们:“谁能念书,我砸锅卖铁都供!”但对于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背碾盘上山。记得舅舅来看望他们,拿了四块小饼子,父亲分给他和哥哥俩一块,兄弟俩当天没舍得吃,第二天上学路上看了又看。这一天班级组织劳动,哥哥把饼子用几层书压在包下面,可劳动结束回来时,饼子还是没有了,他俩一路大哭着回家,悲伤得连脚步都迈不动了。陇东人有句谚语:“麻线绳子,从细处断。”1987年母亲不幸坠崖离世,又给这个举步维艰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哥哥、姐姐主动放弃学业,回家劳动,只有聪明好学的李杰坚持了下来,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上学背的干粮基本上是菜疙瘩。一次下午饭期间校长查宿舍,发现李杰不声不响地吃菜疙瘩,问:“你一直吃这个?”“我一直吃这个”李杰立正回答道。校长拍拍他的肩膀说:“走,今儿跟我去吃一顿!”结果老师灶上饭已经吃完了,锅里只剩些面汤,校长就给他盛了一搪瓷缸子。“面汤就菜疙瘩,真的很香!”李杰永远记住了这个味道。“家乡太贫穷了,乡亲们太苦了!”李杰每每站在山头上,俯瞰家乡内心不是滋味。

终于,李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长庆石油学校。在长庆石油学校学习期间,他早早起床帮学生食堂打扫卫生、干杂务,假期打工以补家用。他用毛笔曾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我现在正在深造,以后我飞出去建设祖国,飞回来建设家乡的豪言壮语。1992年李杰毕业,分配到长庆油田工作,家里的窘境随着他领工资后逐渐好转。1996年,单位实行三产剥离,看见同事们争、挤的样子,李杰主动放弃了铁饭碗,在陕西省泾阳县创办石材加工厂,蹲在石头堆里硬碰硬,挤出来的汗滴滴就是养家糊口的薪水。2000年,李杰抓住石油技术服务行业社会化改革的机遇,创立了陕西旭隆石油技术服务公司。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舍弃有所得。“技术服务”上摩高天,下蟠厚地,最惜人留心。李杰在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的基础上,为挖掘、培养人才倾家荡产,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创建了后来人们仰慕的陕西旭隆能源集团公司。望着他满身的光环和财富,我不能不说一个从大山襁褓里护佑出来的赤子,注定一生一世与大山生死依恋,共铸荣耀。

李杰成为了铁李川的富豪、庆阳人的骄傲。

李杰有钱了!

这一会儿,许多人站在这幅嵌镶着简单画框的图景前面,瞪大眼睛久久地、出神地仰望着,或咳嗽着、或闭上眼睛回忆往事,好像都能说些临别赠言。凡此种种,李杰不知道瞧见了还是没瞧见,他一直没有提起过,因为他没有时间想这些,他眼下需要关注的事情非常多,大脑比一天到晚加班加点奔跑的专车轮胎转得还要忙。

乡亲的感情是最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丽的。2004年春节,铁李川村的老人都拿到了一份过年钱,这是李杰挨家挨户亲手奉送的,这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老人们捧着钱激动得泪流满面,许多人自己的亲生子女都没有做过这事情,李杰送来了。从这一年开始,李杰每年春节给都本村的老年人发放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过年钱。“他一年不落地坚持着,也给其他年轻人作出了表率,这些年,我们村孝老敬亲的风气很浓。” 72岁的田淑英老人边说边不停地用衣襟擦眼泪。

是什么力量推动地球日夜转动?是怎样的一种爱一种德厚,通过一颗心使一届生命蓬勃绚丽?吉岘乡乡长杨锐龙感慨地说:“从2009年开始,李杰把发放抚慰金范围扩大到全乡范围内,在乡政府建立了扶贫济困专项基金,由乡政府负责管理、摸底、核对和发放,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丧偶妇女、五保户和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发放500元或1000元。截至2015年底,已发放扶贫济困基金450多万元。”

村民李广辉早些年因挖沙采石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劳作,两个孩子面临辍学,李杰知道后,亲自上门慰问,并帮助大儿子上了厨师培训学校,支持小儿子一直读完高职院校,现如今,两个儿子都已就业,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真情帮扶  感动甘肃 

一个人的人生观,常常通过其以外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观念形态与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甚至抬手顿足都泄露出人生观的秘密,传达出浓厚的信念寄托,一件事情引发感动、达到共鸣,都看见且行且蓬勃的人生观在推波助澜。

2010年,为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李杰捐资修建了铁李川戏楼。2011年,他又投资1000万元,给村里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但当他每每望着地处偏远的马莲河川区,那狭窄的川道、高低不平的沟壑峁梁,铁李川村那居住在沟壑峁梁间的百来十户人家,那山崖下破破烂烂的庄院、黑洞洞的土窑洞,那不是人担就是驴驮的生活情景。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是啊!这 抬头一看绺绺天,不是过河就是翻山,不是驴驮就是人担”的地貌、的村庄,不仅仅是添置一些文化设施就能够改变的。需要生机盎然的光芒,照耀脚下春来秋往的土地、头顶上斗转星移的天空,还有身边流动的季节。

20122月,全省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提出了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合水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动合水籍在外企业家支持家乡建设。李杰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连夜驾车回到合水,及时与政府对接,投身参与到家乡的双联行动中。

古诗中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之句。马连河畔铁李川段不如端州有神仙一般的工匠,但一样爆发出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一样能“磨刀割紫云”,哪怕是北斗星熠熠如莲花一样绽放的长夜,工地上叮叮当当的敲石之声,犹如钟吕之鸣。

李杰为改变家乡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定了决心。他决定以“公司+政府+农户”的联动帮扶模式,援建家乡,以图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帮助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日子。首先要给铁李川村建新村,让每户群众都有一套别墅。他的这想法,让村里炸开了锅。许多人不敢相信这会是真实的。但改变居住条件,这是眼下村民们最紧迫的问题。他先期投资4200万元,采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整体推进的模式,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听取群众和乡村两级意见建议,立足村域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在村民小组中心地带,征地72亩,建设二层小康别墅100套,为本村群众每户无偿提供一套,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同时,为了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新建农宅的基础上,他又为居民点无偿配套建造了村部、幼儿园、红白理事大厅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新村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供排水管网、供电等配套设施一次到位,使得铁李川群众告别了蜗居窑洞的历史,实现了全组群众“走平坦水泥路、喝卫生清洁水、住整洁舒适房”的目标。

绘就新农村蓝图,让梦与白云飞,让心更疑天路近。李杰并不是一帆风顺纵横书写天地间。按照“住新退旧”的原则,把村民的旧宅基地全部实行复耕,实现占补平衡。为了把这一民心工程实施好,合水县成立了专门工作组,配合开展征地选址、拆迁安置等工作。20135月,新村建设工程开工后,李杰停止了公司的部分业务,把一位副总经理和负责公司山西业务的弟弟李军峰专门抽出来,盯守在工地上。要求他们亲自审验所有建筑用材、工序,严格把关。

撤走一方大将,等于塌陷一方宝山,流走的珍异,骇人心目,前瞻能引起无量之企求,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事后追忆,方知文字是无用了。这就是李杰的魄力。一位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探究《人的使命》中说:“只有宗教的眼睛,才能深入到真正美的王国。”用自己的毕生带给人们原本达不到的(幸福)自由,这就是李杰的魅力。

然而,儿子纵有推开天门的本领,哪怕天衣飞扬、满壁清爽,老人总担心五月天,开在原野上的鲜花遭到蛀虫的浸蚀。李杰71岁的老父亲李文贤,总以一位老木工师傅的精细目光,一天也不落地巡视在工地上,生怕哪儿有纰漏,人瘦去了一大圈。但望着铁李川天天像过节一样,村民们热情高涨,老人很欣慰。

是谁的手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怎样的一种爱通过生命接酿涅槃了的果实。2013年底,就在新农村建设工程最紧张、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李杰病倒了,治疗期间双腿被截肢,人们曾担心怕李杰没有心思继续做下去。但躺在病床上的李杰却多次打电话询问工程进展情况,指导督促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他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工程都要保质保量,善始善终。

新村建成后,铁李川人为纪念李杰这一善举,村民们自发捐款在文化广场旁竖起了一块石碑,把李杰的事迹刻在其上,以此来鞭策铁李川的后辈们,同时将居民新村诞生给予历史性的记载:“使铁李川村民改变了自古以来蜗居窑洞的居住和生活方式”的上善大举。村民们说:“这不只是一块石碑,它是我们的口碑、心碑”。

“新楼房有200平方米,建得宽敞漂亮,好得很呢。他帮扶村里人那么多,还花钱给大伙盖这么好的住宅,是我们几辈人都不敢想的事。” 住进了新居的夏雪兰说这话时眼圈红红的。

71岁的李树全老人说:我一家4口人,10亩承包地,除了种小麦,还种植甜瓜,年收入不足两万元,日子过的紧紧巴巴。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能够住进别墅。李杰不但每年给我抚慰金,我儿子在他公司工作,每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这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李杰。

曾经两度出任村干部的李广寨老人对天长啸:“老天爷啊!你咋不睁睁眼睛,把我收走吧,把李杰还回来!”

提及往事铁李川村村长李斌贤,总是激动不已:大慈善家李杰的善举,使铁李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不同于土豪、暴发户们,为富不仁的多,豪赌的多,大操大办的多,挥金如土的多,而象李杰这样扶贫济困的少,爱亲敬老的少。

赠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为提高乡亲们自我致富的能力,李杰坚持“输血式济困”与“造血式发展”相结合,利用群众种植蔬菜、甜瓜的优势,配套致富产业,发展特色农业。2015年又新增水泥骨架大棚38座。村里现有温室大棚149座,全村一半以上的耕地都种植蔬菜和甜瓜,使铁李川的小甜瓜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

为了将本村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李杰的眼里始终有一片希望的田野,田野上的生命一代一代蓬勃绚丽,春风吹开花朵,季节点熟果实。他在公司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深挖企业空间,为年轻人提供创业岗位,教他们学技能、增才干、开眼界、谋发展。并经常组织教育培训,让一部分人有能力、有抱负、有创造力的才俊参与公司决策和管理,让一部分聪明好学、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参与科技研发,让一部分手脚勤快、办事踏实细心的人参与公司后勤保障,人尽其才,使每个人都发挥所长。同时,将有发展前途的青年重点培养,鼓励再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他的公司先后吸纳本村年轻人119名,庆阳籍员工5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均达到了5万元以上,仅铁李川组每年全村劳务创收就达600多万元。

李杰有句口头禅:“不为安逸而创业,不为享乐而挣钱,手头宽裕了,就要想如何为家乡发展做些贡献?如何为社会发展多出点力。”

捧一束鲜花给你,不是因为你伟大,而是因为你平凡,犹如脚边的小草,嫩绿着我的身旁,给田野布满春天的气息。

         大爱无疆   陇塬骄子

虑不远不足以成大功,功不大不足以传永世。

回忆往事,李杰的父亲曾说:李杰从小就是个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看他一尺,他看别人一丈。上大学期间,有一次感冒了,无力骑自行车,他的同学骑着自行车送他一程,他就把自己仅有的28角钱送给同学表示感谢。还有一次,路遇到一对夫妇买药时差17元钱,他干脆把20元生活费全部给了他们,而自己借了同学5元钱坐车回家。李杰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拼命三郎的精神,他决定了的事就一定做到。当时他提出要建设小康别墅时,我表示支持,让他自己做主,现在楼建成了,大家都搬进去了,我也就安心了(农历20156月初一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李杰是陇人里的企业明星,但他绝对不是陇人里面资金最雄厚的人,可他给家乡带来了福音,乡亲们都引以为豪,他却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作为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帮助乡亲们、回报社会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家乡是李杰的出发点,回馈社会却是李杰的落脚点。走出了大山、拥有了财富的李杰,多年来事业上蒸蒸日上,爱心、创造心也在不断拓展、延伸。他的眼界里有一尊太阳和月亮的摆钟,遂荡起金昼玉夜之大器,寒来暑往的旋律,方成春华秋实之美景。李杰奔跑在顾不得喘息的速度“病毒”里,创作了“一盘盘充满维生素的菜肴”。

“2005年,李杰捐资30万元修建合水一中办公楼。2007年,在合水一中设立了“李杰助学基金”,截至2015年已经资助了从合水一中升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共计316人,资助资金137.3万元。2009年,捐资20万元,扩建合水一中教师电子备课室。2009年起,又资助庆阳市考入二本以上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共计1402人,资金达632.1万元。合水一中副校长慕海涛感慨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这样的发家而不忘家乡人,致富而不舍家乡情,我真的发自内心地敬佩!”。

曾从合水一中走出去的贫困大学生李树菁、毛健森说:“在我们当年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高额学费痛苦彷徨时,李杰通过教育局和学校,对我们给予了第一年3000元、第二年3000元、第三年1000元的资助,让我们圆了大学梦,今天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现在只能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勇创佳绩,在今后的生活中助人为乐、爱亲敬老,让李杰的精神在最大的范围内得以发扬光大。这应该就是他们对李杰最大的回报。

大兴教育,资助寒门学子梦圆大学,在李杰那希望的田野上,有一支比乐曲更动人的旋律,有一首更具平仄韵律的诗歌,每当乐声响起、字符跳跃,李杰的面孔就清晰而明亮、而生动,来如日月光华四溢,罢似江河湖海凝清光;高则朗月繁星,雄则泰岳衡华,圆畅如行云流水,变化若凄风骤雨。

曾受李杰资助的延安大学生张向琴回忆道:前几年李杰赴北京治疗期间,我和在北京附近上学、工作的人,一同看望过他两次。其间,李杰说他会加强锻炼,适应义肢,要尽快站起来走路。如今,李杰走了,我决定今年要资助一名大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有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自己有没有迈出这一步。

段宗琦是李杰资助过的一名大学生,他发动组建了“爱之家”,其成员都是李杰资助过的人。他希望成立一个李杰基金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他还希望,以宣传李杰的先进事迹为契机,发出向李杰学习的倡议,引导、鼓励更多人积极做好事、做善事,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陕西安康的包学丽、咸阳的王宝花,甘肃合水的南丽等,众多曾经接受过李杰资助的大学生,纷纷打算加入“红凤工程”之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资助一名女大学生,让爱传递。

2004年开始,李杰先后投资6500万元用于家乡的环境改善、社会事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让几千名学生圆了大学梦,让几万人终身受益。但曾给李杰当过项目部办公室主任的张女士却说:“李杰平时穿着很朴素,第一次来项目部,以为他是来找人的,冷落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我忙完手头的事,他才说自己是李杰,找经理有事情谈。当时我愕然了。”

李杰去世已经大半年了,他的中学同窗李兴刚提起2016127日去西安探望李杰那次,依然不能自已,说:“李杰西安的家里没有什么摆设,卧室里放着一张大铁床,旁边摆着几只铁圆凳子供人坐。没寒暄几句,他就说:‘铁李川要建水库,居民新村就要沉到水下去了,你帮我问问董志、西峰汽车南站后面、什社等地方的地价,我要把乡亲们安顿好。’当时他精神很好,没想到正月初三接到噩耗。在他的遗体前,我跪下去,解开盖脸纸的那一瞬间……”李兴刚浑身颤抖着离开了办公室。

李杰的亲戚李佩锦悲伤地说:“李杰走了,放下了身上做慈善的担子,但大家都希望后人们能继续挑起这担子,带着慈善心,去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

爱是一种担当,大难来临时它是铁的脊梁;爱是一朵小花,给田野披上春装。李杰的爱能把黄土地温热,能把礁石煮成润肺的汤。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行走了47个春秋,但他始终用一颗奉献的心支撑着宇宙,让太阳更红亮,使月亮更洁莹。

20142月,李杰荣获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标兵奖”。

925日,省委书记王三运在铁李川调研时,专门看望了李杰的父亲,对他培养了一个心系家乡、造福邻里的好儿子表示感谢,并要求省市媒体对李杰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广泛宣传。

10月,在全国首个扶贫日上,李杰被授予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称号。

20152月,荣获“感动甘肃·2014十大陇人骄子”称号。

 “我要沿着爱心、慈善和社会公益这一光彩事业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为了家乡的建设再多做些贡献,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再多出点力,以我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家乡尽快脱贫致富,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读着李杰生前说的这段话,七月一日的太阳,火辣辣地从窗户里射进来,我仿佛看见:农历腊月二十九,李杰和往年一样,在妻子刘彩霞的陪伴下,回家乡合水县铁李川过年来了,他笑盈盈地坐在轮椅上……不!他抬头挺胸、气宇轩昂,他站在陇塬上空的云朵上,身旁光华灿烂。

                                                     2016、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丙申答发小
后一篇:传   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