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教研组为抓手 积极推进作业改革

(2011-04-16 23:28:04)
标签:

以教研组为抓手

积极

推进作业改革

杂谈

分类: 教学管理

以教研组为抓手 积极推进作业改革

昌乐县实验小学:杨树军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按照《昌乐县中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扎实有效地进行作业改革的实验与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教研组为抓手,推进作业改革”的特色之路。

一、实施的背景

教研组是保证教学有序推进的教学团队,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我校有61个教学班,每个年级的平行班在10个左右,同学科同学段教师组成的教研组有12个,同学科异学段教师组成的教研组有10个。我校对教研组长的选拔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量才录用。教研组长既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把握住学科的基本精神,又具备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的能力,能引领教师开展“组本”研究,打造教研组的团队精神,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在教研组成员的配置上,我校本着以提高教研效能为宗旨,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从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性格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年龄、个性、能力上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质。每个教研组团队意识强,教研、科研氛围浓厚,工作效率高。

二、具体做法

1.教研论坛, 加强理论引领

在作业改革实验研究中,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为教师搭建教研论坛,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让教师认识到,作业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延伸,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教研论坛,教师把握作业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业形式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转向小组合作;作业内容由呆板机械的知识巩固转向重实践、重探究的能力培养;作业评价上由教师评价转向多元评价、由只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评价。                 

2.教研例会,提升研究能力

我校每周举行一次形式不同的教研组例会,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成长加餐”。

问题诊断式例会:即在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将作业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研组长,教研组长选择教师研究遇到的共性问题,在教研例会上进行集体“会诊”研讨。在例会中,针对各种问题,教师群策群力,思维碰撞,萌发灵感,然后开出“处方”——实施针对性“治疗”,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经验交流式例会:作业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是如何应对的,我是如何解决的,这种经验之谈对他人是一种借鉴。让教师畅所欲言,将作业改革实践中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内化专业理论,促进教师对作业改革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形成更高的认识。 

学习反思式例会: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和能力。每当实验研究告一段落,教研组长就会组织教师开展一次自我反思的教研例会。通过个人回顾、自我评价、组员互评等方式,对自己一阶段来的实验研究工作或予以肯定,或给予否定,或给予修正,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

3.“二次研讨”制,实现优质作业成果共享

我校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实行“个人——集体——个人——集体”二次研讨制,对作业内容进行改革设计探索。即先由教师个人进行钻研教材,自己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然后在教研组内集体讨论,共同确定合适的作业形式、作业层次、作业量等;教师再带着目标,带着研讨的问题,进行作业布置实践,实践后对作业设计进行修改调整;最后,教研组再进行集体反思,讨论作业设计的实效性,进一步改进作业设计内容,由教研组长上传至“作业库”。“二次研讨”制,促进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实现了高效、优质作业成果的共享,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引领激励,激发教研组动力

教研组作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组织,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教研活动的效率,也关系到教师自身水平的发展。我校完善了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实验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突出了“作业改革”的比重,每学期结束,通过教研组自评、教导处和教科室复评,查看相关的材料,进行横纵向比较,予以客观地量化,评出优秀教研组,并将评比结果与教师绩效量化挂钩。优秀教研组的评比量化,促进了教研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作业改革的深化研究,为作业改革实验与探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获得“双赢”。经过几年实践与探索,我校创出了“快乐作业管理法”,将实践、探究性作业纳入作业内容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作业布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作业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效果。

2.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作业改革的推进,使得教师必须把握教学的主旨,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才能布置适合学生需要的高效作业;必须研究便捷、有效的评价措施,才收到作业量减少而教学质量不减的效果,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共有100多项研究课题在市县结题。

3.社会实践作业结硕果。我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建立了六处校外实践基地,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明显提高。2009年暑假我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就昌乐城区校外教育市场的考查报告》,在潍坊市公民实践活动比赛获奖,2010年实践活动《关注社区空巢老人,温暖孤独夕阳》获得了潍坊市第七届公民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