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玄宇宙——“六榕融融园”策划书
(2022-09-28 11:50:22)
标签:
大家玄宇宙六榕融融园广州大茶楼(素茶楼) |
分类: 大同学堂 |
大家玄宇宙
——“六榕融融园”策划书
陈一阳
【题《大家玄宇宙——六榕融融园》策划书】
江河长流,倾情海中。
山岳摩星,究竟天空。
十方诸教,微妙玄通。
各美其美,六榕融融。
【缘起】
今天,2022-9-28。
“天下大棋天不语”。
“非常岁月我何求?井底梦中美里头。”
——最近,又有了一个“新梦想”。
2022-9月1日,我在《大家玄宇宙——广州大茶楼策划书》里,提到了一个“点子”,就是“试办‘广州大茶楼(素茶楼)’”:
试办“广州大茶楼(素茶楼)”
现在广州已有不少“素食馆”,但似乎还没有类似茶楼“饮茶”的“素茶楼”。
可以设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素食。
而且,素食,可以超越各种饮食习惯,能够为所有人可以尝试接受而“世界化”。
——因此,“广州大茶楼”可以试办“素茶楼”。如果能够试办成功,将来也可以“中国化世界化”。
有朋友对此颇感兴趣,觉得“有创意”。
那么,“广州素茶楼”,在哪里试办比较适宜、比较理想呢?
——于是,写了本文《大家玄宇宙——六榕融融园策划书》,与大家分享,并请批评指正。
2022/9/28
【本策划书,极简言之,就是两句话】
——创造条件,将现在的“广东迎宾馆”与“六榕寺”,以“合伙”的方式,创建“六榕融融园”。
——同时,在“六榕融融园”里,将原来迎宾馆的宴会餐厅,试办并改名为“广州大茶楼(素茶楼)”。
【正名:“六榕融融园”】
正如“工业园”、“金融园”、“科技园”等等园区那样,
——“六榕融融园”,试图创办一个“十方诸教文化交流园区”,主要为“世界与中国十方诸教文化”的学习、研究、交流,实现“各美其美,诸教共和”而提供方便。
——“融融”者,中国与世界诸教文化在此“各美其美、各得其所”而“融会”、“融合”、“圆融”;或许,将来,社会民间会把“六榕融融园”习惯简称之为“六榕融”、或谐音“乐融融”。
【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创办“六榕融融园”?】
我是一位老图书馆员,在我看来,图书馆就是避免“世界末日”实现“世界大同”的象征——图书馆里每一种书都是不一样的,象征个人思想与信仰自由;图书馆里所有图书都是依照“图书分类法”排架的,象征社会有序共和;图书馆里十方诸教的图书都各得其所,象征“诸教共和、人类文明”;图书馆里古今中外图书都能兼收包容,象征各国共和、世界大同。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发现”了广州有一条世界绝无仅有的、象征“诸教共和”的“神秘老中轴”——其实,无论是我或其他人,都只能是“发现”,因为,这条“神秘老中轴”本身,“本来”就存在。
这条“神秘老中轴”,从越秀山到珠江边,不过大约两公里,既不直、也不长,却建有五羊雕塑、五仙观、粤秀书院、三元宫、天庆观(遗憾)、光孝寺、六榕寺、怀圣寺(光塔)、光孝堂、圣心大教堂(石室)等等
——涵盖了广州特有的“五仙五羊”神话传说、中国与世界的儒、道、释、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
由于这样的“发现”,所以,我觉得应该充分发挥这条举世无双的“神秘老中轴”独特作用,——尤其是现实“一自‘潘多拉’打开、天下大乱、面临世界末日、人类可能自我毁灭”之时,更应发挥它所象征的“诸教共和、人类文明”精神、发挥“大而化之”的作用。
因为“广东迎宾馆”这个地方,就在这条“神秘老中轴”上,而它本身已经完成、并不再具有“广东省政府接待国宾”的历史功能,所以,最适合改革、创建“六榕融融园”。
要说明一点,我所说的“十方诸教”,不仅是指传统的宗教,还包括“哲学、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医学”等等。
——总之,“六榕融融园”,是一个“十方诸教”学习、研究、交流的园区,是一个“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公共平台”。
——而“六榕融融园”内的“广州大茶楼(素茶楼)”,“素食”,也可成为大家的“共识”与“共食”。
【“六榕”新说:为什么冠名“六榕”?】
三十年前,我写了《东方妙智慧——金刚经白话演绎》,得老朋友李若林先生介绍,我平生第一次进的寺庙就是六榕寺,平生第一次认识的佛教界人士就是广东佛教协会会长、六榕寺住持云峰法师。
那时,我写了一首小诗《七律——六榕寺》:
多少宏图多少梦,世间从不少英雄。
高僧几个云峰外,名士大都雾水中。
闲坐榕荫享小觉,兴登塔顶沐长风。
“大江东去”意犹在,何事东坡题“六榕”?
何事东坡题“六榕”?
“六榕融融园”,这个“十方诸教文化交流园区”,为什么冠名“六榕”?
“六榕”者,苏东坡所题两个大字也;本非特指“六榕寺”,乃原来“净慧寺”僧人与世人以苏东坡所题“六榕”之因缘、习惯成自然而改称“六榕寺”也。
“六榕”,虽然本来特指六榕寺中六棵大古榕树,但是,以我“玄宇宙”观之,实有丰富新内涵可以“新说”也。
在我看来,“六榕”,可以看作比喻象征中国与世界儒、道、释、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加广州“五仙、五羊”神话传说。
——所以冠名“六榕”,首先,是可以以“六榕”比喻古今中外“六合世界”十方诸教文化也。
【六榕寺简史】
顺便说说六榕寺。
公元420一479年(南北朝宋代)建寺,名为"广州宝庄严寺"。
据1999年《六榕寺志》(云峰法师赠我本)“唐初宝庄严寺概况”介绍,寺院范围大致为:北至今知用中学、西邻今光孝寺、南至今中山六路福泉街口,东至今迎宾馆内。
公元917年,南汉时期,宝庄严寺改名“长寿寺”。
公元989(北宋端拱元年)重修该寺,改名为"净慧寺"。
公元1100年(北宋元符三年),苏东坡由海南贬所北归,路经广州到该寺游玩时,应寺僧之请为寺题字,他见寺内六株榕树绿荫如盖,盘根错节,气势不凡,即欣然书下"六榕"二字。
明洪武六年(1373年),净慧寺院大半改为永丰谷仓,洪武八年,山门改为东向,
公元1411年(明永乐九年),净慧寺重修,寺僧将苏东坡遗墨"六榕"二字,刻造一木匾悬挂于寺门之上,自此,净慧寺又称六榕寺。
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重修后,正式称“六榕寺”。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国民政府废除僧官制度,成立广东省佛教会,会址就设在六榕寺。
同年5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回到广州,广东佛教界人士在六榕寺举行隆重的欢迎大会,孙中山先生题书"自由平等博爱"赠六榕寺。
民国十年(1921年),市政府拆城筑路,在六榕寺东部先后辟建花塔街(今六榕路)和净慧公园(今广东迎宾馆)。
【广东迎宾馆简史】
也顺便说说广东迎宾馆。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明政府就在现今迎宾馆北部兴建“提督府”。
清初为“靖南王府”、后为“平南王府”。
康熙平定三藩后,平南王府改建为“将军署”,俗称“将军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约1860年),将军署北侧,即今广东迎宾馆碧海楼、白云楼为英国作领事馆。
民国17年(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将此地,用做广东省教育厅办公楼,后改为“广州迎宾馆”。
1952年,“广州迎宾馆”合并“净慧公园”,新建净慧楼、六榕楼,改名为“广东迎宾馆”,成为广东省政府政务接待的国宾馆。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广州建了不少新的“宾馆”,“广东迎宾馆”也早已失去“广东省政府接待国宾”的作用。
所以,现在,可以考虑将“广东迎宾馆”进行新的改革,合伙创建“六榕融融园”了。
【苏东坡与广州】
“六榕寺”是因为苏东坡写了“六榕”两个字而得名。因此,“六榕融融园”,也不能不讲苏东坡。
苏东坡曾两次到广州。
第一次是绍圣元年(1094)九月于贬谪惠州途中路过广州,住天庆观(其时净慧寺正在修复中,附近有天庆观,唐代本为“开元寺”,宋代改天庆观,元代改“元妙观”,遗址现今惠爱西市场、祝寿路小学)。
苏东坡在广州曾游白云山,赋诗《蒲涧寺》:
蒲涧寺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也正是此次蒲涧寺游览,后来还有苏东坡为广州引入最原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