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诵读杂谈

(2015-10-28 17:23:59)
标签:

杂谈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都要知道,平仄如何去抒发情绪

和赏同音

上读第三声

仄音短促有力

如何用字

其实,我们之前的读诗,都是凭感觉读的,这是不对的。诵读是有很多规则的,不要跟我说什么朗诵一个人一个理解这种屌丝发言。包括我之前都没有严格按照平长仄短来读.这其实都是错的。
会粤语白话的,会更容易理解入声。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咱们练习课程就重点在: 1.平长仄短 ;2.入声快读。

其实,我之前讲过很多东西,比如朗诵三步曲。第一步,了解背景从整体理解作品.;第二步,拆分并理解作品,写出音阶谱,知道自己想怎么样读;第三步,实际表达的矢量精准度能力。

至于什么气泡音, 腹式呼吸, 狗喘,口部操,这些玩意, 都是些基本功.
再至于更低级的平翘(四十四,吃柿子), 前后鼻音(金晶), 前后口腔音(凤凰)(牛郎,老农老龙怒老农), 这些都是更加初级的基本功。

但是我发现这玩意吧,很多人都是喜欢看热闹,不喜欢练习基本功。这也对,快速消费时代,谁有这个功夫去潜心练功呢。又累又动脑,又没有人鼓掌.多么无趣!不如聊天喝酒吃肉玩乐唱歌来的爽!

可是,这一个宁静的心灵归宿,无论你坚持不坚持,总有人要坚持的。

所以不要老学那些花活(比如我的颤音,比如我的拖腔和三腔共鸣之类的),这些东西,都是在进阶阶段,现在作为兴趣提升拉着你入门,是可以的.但是入门了之后,就应该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点啥了。

这其实也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不要那么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不要还没学会跑就开始飞天了,会摔死的。脸着地的话,下辈子投胎都无法自拍了,大饼脸啊。

其实只要一首诗能如我一般,读一千遍,回听两千遍,不断推翻自己地改版一千次,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一首诗念好了,两首诗念好了,,,,,多首诗念好了之后,语感就来了,自然就有好声音好朗诵了。

还有就是情感部分,所谓的朗诵这玩意,其实不是播音,也不是朗读,更加不是背书,更加更加不是读书,而是朗诵!

看看朗诵的定义吧,并不是把普通话读好了,会播音了,再拖个腔就是朗诵了。非也、非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给我的
后一篇:诵读杂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