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新闻称:当你四十岁的时候,没有4000万的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哪个老师这么大的嘴,这么要求自己的学生?4000万才叫成功,这是哪个机构、组织制定的标准?有这么多的钱才真正算是成功?!如果大家都认同了这个标准,恐怕第二天一大早儿,很多写字楼里面的各个行业的的风华正茂的中流砥柱们都得爬上顶层,跳楼自尽了!
不久前看到一位同行的QQ签名:迷茫。我就感到有些奇怪,问他,怎么了,他说做婚礼太累了,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为啥做了。其实我也一样,有时候静下来,也会陷入短暂的迷茫。将近两年时间没看过电视,也没有很放松地出去玩过,总说,好好努力吧,等有了钱再出去玩。可怎么样才算有钱,怎么样才能算是成功?
4000万才能见人,此标准让我心头一震,正巧,凤凰网开展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几位学者作家就这个题目写了一些文章,凤凰网开辟了一个专栏,命名为《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读罢,确有振聋发聩之感,使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对于成功的理解,正如文章结语所言,人的状态有三个层次:生存、生活和生命。在这种复杂而又深沉的存在中,成功只是人的一小片狭窄格局。
是不是自己对于成功的理解也很狭窄了?以下这些文章读的很过瘾,还想有时间细细品味,于是就把它们都复制在博客中,有时间慢慢研读、深入思考吧。
-----------
强
子
当全社会都奉行着“豪宅、宝马、年入百万”的成功标准时,我们无法知晓这种价值观的正确性。我们唯一可知的是,我们全社会都在追求成功,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句话是董藩教授一条微博的一部分。他其后也通过微博作了解释,认为“4000万”的言辞是在培养学生的财富意识。如果将财富意识等同于到多大岁数弄到多少钱这么简单的目标,这不是在为人师表,而无异于在教唆人不择手段实现挣大钱、挣快钱的欲望。这和教师这个“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业相去甚远,徒然添上了浓重的市侩色彩。特别是,在董先生设计的思维框架里,财富身家4000万就成为全面成功的标志,钱的多少成为衡量贡献的唯一指标,这实在让人汗颜之至。
2011年04月07日 08:2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乱步
乱步:“4000万身家”论误人误己误社会
社会开放风气日盛,瞎扯淡已是一种方便出名的行为艺术。因此,我们本应情绪稳定地面对百花齐放。但当看到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董藩先生4月4日发布于微博中的新语录,鉴于其间满是各种逻辑错误、思维混乱,加之浓缩了如此多的“毒素”,还是让人无法纯以玩笑或蠢话来看待。
董藩说:“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编注:在此言论引起争议后,董藩昨日发微博回应称,这是对其学生的励志说法,等学生40岁时4000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
首先是以设定无法完成的任务始,以故弄玄虚终。如今,国内硕士研究生毕业多在25岁左右。按照董先生的安排,他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即就业,要在40岁时具备4000万元的身家,就需要从毕业开始每年弄到266万元,这个收入水平比五大国有银行的董事长年薪都要高出一倍不止;如果要创业,也要每年积累下200万左右身家。
当然,见与不见,老师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其实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董先生还设置了灵魂拷问关节,试图让无法通关的失意者警醒。所谓“一想到所谓高学历者,贫穷就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这不免令人一身冷汗。只好日日苦思发财大计,否则就无法在耻辱和失败中度过剩下的日子。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以董先生自身情况论,如今四十又四,也还没有千万身家,更不见对社会的实质性贡献,且每每的雷人言语,还让家属、亲属及学生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这又如何解释?
其次是混淆财富意识和发财意识,极易将人引入歧途。如果将财富意识等同于到多大岁数弄到多少钱这么简单的目标,这不是在为人师表,而无异于在教唆人不择手段实现挣大钱、挣快钱的欲望。这和教师这个“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业相去甚远,徒然添上了浓重的市侩色彩。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要拼了命地向物质成功、事业成就攀爬,身负自己、家人和乡亲的沉重期许,如今授业老师不去做心灵鸡汤,反而又要放块大石到人肩上,实在该算是社会功利到可怕地步的写照。如此反复加码的沉重压力,怎不教人堕入笑贫不笑娼的地步?
最后是完全没弄明白贡献大小和贫富无关的道理,仍在沿用以“GDP为纲”思路规划人生。我国的富豪群体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承受原罪指责,一者在于财富的来源颇不正当,二者因为利益分享的过于鸡贼。而董先生好像完全没有看到充斥于他那帮地产界闻人朋友中间那些肮脏的交易与勾当。仿佛他既没有见过拆迁的血和泪,没听过那些四处拿地的“地虫们”熟稔的段子,更没有听说过经营需要偷逃税和费,却天真地要求自己的学生富了就创造GDP,就创造税收和就业,以避免自己和家属成为社会负担……仿佛经他教化的富人都成了道德的化身。特别是,在董先生设计的思维框架里,财富身家4000万就成为全面成功的标志,钱的多少成为衡量贡献的唯一指标,这实在让人汗颜之至。
但无论如何,董藩的雷语确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深刻反思。媒体的责任该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柔软”,绝不能让把持话语权的阶层肆意凌辱沉默的公众。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我的更多被推荐博文:
结婚也要注意安全:东莞婚队闹市遭抢亲友血斗劫匪被捅死
大S汪小菲陷婚礼礼金诈捐门
大s和汪小菲今日完婚大小恋终成正果
苏紫紫代言网游,网民们恍然大悟
洗澡姐成功出位人间丑剧再次上演
北京 ---
您真是一座歧视外地人的城市吗
中关村刁黎黎一夜曝红这世界怎么了
那逐渐消逝的年味儿啊
凌潇肃,你要站起来!
北京婚礼微博群迎新春恳谈会圆满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