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盐的问题 是人的问题

标签:
北京婚礼主持人北京婚庆公司不是盐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附有关文章如下:
腾讯网文章《从众---月亮走
一般地说,迷信以谣言的形式传播,它们属狼狈为奸的那一类。但还有一个助纣为虐的“帮凶”也难逃干系,那就是——从众心理。
从狂放鞭炮到喝绿豆汤,从抢购板蓝根到席卷超市;从北京到内蒙古,从河北到陕西,从广东到河南,从天津到宁夏,迷信盲从风靡一时,抢购大潮横扫南北。
于是,在非典时期许多人都做了不少过后连自己也觉得可笑的事情。于是,就有了“买东西买成杂货铺”,“抢盐抢成小盐商”的笑话。还有一些商贩原以为可以奇货可居,到后来落了个连忍痛割肉都割不出去的悲剧结局。
然而,一旦危难临头,许多人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依然会沉渣泛起: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啦,什么“管它有用无用,先随大流再说”啦。
至于原因,专家说是因为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导致的一个人受暗示性极强,也有的学者称是因为心理状态比较脆弱。你认为呢?
2003年以及2011年的抢盐,原因更为复杂:一方面是惧怕核辐射或SARS这种“我觉得这玩意肯定会要命”的陌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对外部信息的不信任——“你们专家讲的我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公权力更不值得信任,万事靠自己。”
近日,受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致使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潮。有消息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专家认为抢购碘盐毫无必要。
食盐抢购潮
近日,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发生市民抢购碘盐。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泄漏对人体有影响,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市民的哄抢直接导致食盐脱销。
据中国江苏网报道,3月16日傍晚,受绍兴等地食盐急购影响,杭州部分超市也出现了食盐急购现象,部分小超市、小卖部食盐卖断货。
据新华网报道,3月16日下午,江西南昌、上饶等部分地区出现食盐供应异常波动,发生食盐抢购。16日晚上,南昌市内一些超市食盐基本已空。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多个城市居民抢购食盐,一些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10多块钱。
据中安在线报道,16日晚20时开始,安徽省合肥市各大超市出现疯狂的抢购食盐潮,众多居民纷纷奔跑在各大超市抢购食盐。一些大型超市和沿街百货店食盐均被抢空。
对于我国多地目前出现的恐慌性购盐情况,多省市相关部门已做紧急部署,要求稳定食盐市场,保证食盐的供应。
关于食盐的两个问题
食用含碘食盐是否能预防核辐射呢?
鼓楼医院核医学科专家表示,百姓不需要额外补碘,因为碘过量也容易造成甲状腺疾病。碘盐所含碘属于“微量”,微量的碘起不到阻隔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作用,对防辐射起不到作用。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监测室主任徐政强认为抢购食盐非常荒谬,“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碘化钾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而另据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称,碘化钾片并不是“辐射解毒剂”,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只有在公共卫生机构的明确指导下,才能够服用。
海盐是否会受到核辐射污染呢?
浙江省盐业集团副总经理章朝阳表示,市场上目前也有少量海盐,但是海盐究竟有没有受到辐射,还是要经过检测后才能确定。而且井矿盐和海盐在食用盐的包装袋上就有标明,很容易就能找到。
中新网南京3月17日电(记者朱晓颖)面对17日中国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酱油、腌菜等行为,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系主任唐双凌心情复杂:“吃碘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稽之谈”。
“碘盐确实有甲状腺修复功效,甲状腺特点是‘吃饱’碘之后,就不会再吃碘了。一些美国加州民众服用碘片的原因,就是用碘127‘喂饱’甲状腺,甲状腺就‘吃不下’碘131了,碘127、碘131都是同位素。”
但他表示,吃碘盐完全没有必要。“核辐射和污染根本没有影响到中国,碘盐吃多了,不见得都是好事,每个人体质不同,有人不适合大量服用。”
“吃酱油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根本起不到作用,腌菜一样没有用”,他说。
唐双凌表示,现在中国公众要做的,就是实时了解中国气象预报和政府数据,根本没必要恐慌。“即便是出现核辐射环境数据异常,政府部门会及时发出通告,告诉大家该怎么做,例如穿防护衣、戴口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