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撰稿人例会文字实录之十三《名仕》曾小亮
(2009-06-11 13:33:53)
标签:
杂谈 |
首届撰稿人例会文字实录之十三《名仕》曾小亮
《名仕》杂志的曾小亮编辑发言:
首先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会,我今天的主题匆匆写了一下,大家也可能希望我讲一下杂志的约稿要求。因我工作的杂志是一本时尚杂志,我这几年基本工作在时尚杂志的领域里,我工作的杂志是《时尚健康》、《好管家》、《名仕》,基本上是杂志飘浮的那种,大概几年就换一家种杂志。我今天讲得就是时尚杂志的写作技巧,然后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即站在一个编辑的角度,又站在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个电视连续剧,他是美剧,叫《欲望都市》,我希望看过的人都举下手,看有几人看过,我看还是女士看得比较多,我觉得很多人说这个连续剧是一个时尚的圣经,它里面的感觉就是讲到了许多时尚杂志需要的写作计巧。我觉得时尚杂志我自己总结来说,作为一个编辑,一个写作者,我总结的大概有这样几点:第一,时尚杂志非常注重实用性,很多杂志,比如《知音》很注重故事性。时尚杂志非常注重实用性,在我印象中,有一些类或时尚杂志的标题或者是什么七个什么招……或者什么什么几个方法……就是这样类似一些,我觉得是实用性是它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另外一个就是时尚杂志非常注重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很难用语言描述,但我觉的是一种,有很多时尚杂志它针对的目标所对的读者层,很多都是中产阶级。我想一个人根据他的生活,他这种经济状态,到了一个阶段的时候,他对那种休闲或者他对那种情感心里的理解,他都会有一个人们所谓的这个圈子所谓的一种心态细统,我觉得这个是很难用语言来描绘。但很多时候就象需要一个人找到这种纪实或者这种时尚的感觉,有时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 的重要,还有就是时尚杂志非常注重情感概念,我觉得这种概念 “知音”非常 有力度的榜样。他们做标题,在国内讲得是一流的标题,非常的会做标题。时尚杂志我觉得它做标题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从这个标题会看出文章的一些特点,它很注重就是用这样一个时尚的概念,把文章提出来,很吸引人,限如时间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不是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我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我相信这里面我是写作者里岁数比较大一点,我曾经大概是九十年代年开始给期刊写,因这里不少朋友都认识我,然后呢我曾经前一段时间我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我回访了一些当时叱咤风云的一些自由撰稿人,比如说像周德忠、方刚、当时刘铁欧、关民强等这些人,我觉得特别奇怪,现十年之后,他们都在做什么,因为我知道有些人,我不知道下面在座的这些人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困惑,当你写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就是你是否感觉你的成长待步在老地方,你是否感觉你有点停滞不前了。我觉得每个人发展的第一阶段肯定是我希望我要快速的成名,我希望我能挣到很多的钱,希望我有一个很舒服的生活。但是我觉得可能写几年你这个目标也就达到了。我个人觉得钱是对于生活来说,差不多就够了,这时候很可能每个人会有一个内心的醒悟,对于每个人来说为什么去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里重建的契机,就是你生活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钱的话,很多人就觉得就是下一步没有那种一个巨大的动力。所以说这个时候就意味着要去转型,就是自由撰稿人下一步出路是做什么,我向大家提示,自由撰稿人在中国有些沽名化的驱势,会有很多人会觉得第一自由撰稿人太过于商业化,大家都纯粹为金钱而写作。另外一个太多的就是,写东西的市场被有一些人做的有点乱,有时有点胡编乱造呀,职业道德缺乏呀这样的一些,其实我觉得自由撰稿人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概念,比如说大家最早知道的王小波就是一个自由撰稿人,还有包括现在有些作品非常好的撰稿人,所以我个人觉得,自由撰稿人在一个阶段应该完成一种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我觉得自由撰稿人在某一个阶段,应该完成一个进化的转变,说到转变,我个人预测就是一个专业化的驱势,我觉得自由撰稿人到了一定阶段就是专业化是一个驱势,这个驱势就是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就是说是擅长的,而不是说你是一个取代性非常强的一个写作者,我想一个取代性非常强的写一个作者,就意味着你在市场将来没有空间和位置的,因为后来人层出不穷,就我站在这儿看,很多陌生的面孔,很多就是出来的人非常多,如果一个自由撰稿人他没有这个意识,将来也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取代。所以我觉得下一步专业化是一个驱势,这种专业化在我的理解看来,就是你在某一个领域擅长,成为一个学者行的作家,或者一个专业行的写作者,然后在某一个领域中有所见识,我的发言大概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图片说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