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自由撰稿人例会文字实录之三(《家庭恰恰》)
(2009-05-26 14:12:24)
标签:
杂谈 |
本次例会《家庭》的恰恰编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美女。一袭中式花格子旗袍,脸上永远绽放着微笑,俨如30年代大上海的才女张爱玲。
主持人:
《家庭》恰恰:
大家下午好,我是广州《家庭》杂志社月末版的编辑恰恰,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欢聚一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平时经常会有作者问我,恰恰,你是《家庭》的编辑吗?我在欢快地回答“是”的同时,通常还会补充一句,我是月末版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月末版跟《家庭》的上下半月,会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当今的女性期刊市场既有一些老牌的情感刊物,也有一些新锐的时尚刊物,然而前者面临着读者老龄化的问题,而后者过分小资的刊物又存在受众小的问题,所以我们《家庭》(月末)就是扮演了这样一个突破补充的角色。《家庭》(月末)杂志它的定位是做20到40岁之间的都市女性情爱密友,所以大家要是擅长写这类情感稿件的话,那我想我们杂志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我们杂志的受众,大多数都是一些都市的女性白领,它是以女性的视角看待当今都市中女性的爱情观,并提供各类的资讯,能够使女性读者从中感受到理解、关怀与服务。我们杂志跟上下半月不同,上下半月或者刚才 阚娟老师的那个《知音》杂志,他们都是以纪实为主,而我们呢,是纪实和小说(也就是软稿),各占半壁江山。所以,我们也接收很多的情感小说稿,至于具体要求,大家可到网上了解或者通过QQ联系我,我也可以给大家发约稿函。我们的纪实和上下半月相比,会做得更加新颖、别致一些,会有更多的时尚感。可能没有上下半月那么厚重,但是我们非常非常的新,对当代社会的一些新鲜的新闻性抓得非常紧。
刚才也有朋友在问我特稿是什么,这话题不是单单这几分钟能够解决的。在我看来,特稿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的,一方面是软的,硬的方面是说它会和其它体裁不同,会涉及到很多一些采访的真实性,它本身就是一个新闻事件,有硬的新闻背景支持。所谓软的,其实是特稿能不能写得好的关键,所以刚才有朋友在问的时候我就想了,可能我们很多时候,是免不了用猎奇的眼光去找题材,可是我们假如用猎奇的心态去诠释一个题材的话,那肯定就不太行。我们的文章会更加注重叙事的情感性,它是以情动人,然后给大家启迪和启发,这是我们纪实方面的。
刚才看了一下,下面有很多写情感小说的作者朋友。我们的小说并不长,但是非常讲究出新,跟时尚元素结合特别紧。假如说单纯的那种时尚高端杂志,例如Vogue、《时尚》标新立异走在前面的话,我们应该是属于,我们会接收他们很多新的理念,但是我们会填充进去很多故事。我们的小说里,会有你想要了解的方面,同时也有打动你的东西。
对了,刚才还有作者朋友向恰恰抱怨,他说自己稿子其实很不错,但是为什么后来会在发稿上遇到问题呢?
在此,特地向大家说明一点,很多稿子都是好稿子,但是一本杂志它需要的永远是合适的好稿子。大家首先要了解这本期刊它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会比较好。刚才在通讯录上有我的各种联系方式,非常欢迎大家在了解杂志的基础上跟我进行沟通。
现在是岭南荔枝飘香的季节,古诗说“常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做岭南人”,但是我这次行程也比较赶,所以也就没有为大家带过来,呵呵。没关系,我们荔枝过了,以后还有龙眼,岭南这边的水果特别多,我们的编辑也非常热情仔细,所以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跟我们联系,去我们广州《家庭》做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