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亮夫《楚辞通故》叙录

(2013-08-04 21:44:2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语音学

楚辞通故》叙录

姜鳧夫

^ 《楚辞通故》十卷,分十个部分,约一百二十余万字。这是中 #

I 文系姜亮夫教授多年来从事楚辞研究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这里发表

I 的,是该书的叙录。在叙录中,作者将此书的撰著经过、宗旨、方法

^ 以及全书义例等,作了简要的介绍。本刊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活 0

I 跃学术空气,鉍荣学术研究,交流学术动态,特发表这篇叙录。同时,为 \

I 了便于一般读者阅读,我们商请有关同志加了一点注释。 I

此余《楚辞通故》八十卷叙例,其内容已略黍矣。一九三一年,余为《屁 原赋校注》,读书有得,则记之,有可用之材料,则录之,集之至十余巨册。

然非余所专业。至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以编《楚辞词典》相商,遂重理之,

而意、必、固、我①之言特多,非詞典例也。至七三年完槁,凡得文五二十万 言,图四百四十余幅,益不得为词书,故易此名云尔。

长江流域古文化,自汉以后为中土历史总汇中之一大支柱,此非仅从高祖楚歌楚 舞、长安之新丰市容、河内之三姓乔民立言也。举其宏纲:则凡政治之建置与秦异者, 皆楚之旧也,黄老杂霸之治1,亦楚故言。语其条目:则职官、令仪、考工、古器,翠翅

0意、必、固、我:意,悬空揣测;必,全部肯定;固,拘泥固执;我,自以为是。这里意 思是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合词典凡例。

多黄老杂霸之治:《汉书外戚传》云'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 老子,尊其术。又《汉书元帝纪》载汉宣帝的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 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65 ^

朱尘之技1,歌诗乐舞之妙,下至礙祥导引"之端,9弈流杯之戏「,菱花13照面之 术,纤腰曲眉之饰,凡后世所艳称者,无一非楚化。此非通人博雅,固不易知。然而楚 文化之賴匮而藏5者,除《左传》、《国语》外,其第一手材料,疑莫若屈、宋词赋之 具象而有活力。凡楚制、楚故、楚习、楚文,如灵龙万点,光昭九宇,掸援千禊⑥,莫 有涯涘。盖屈子以倘世忧国之思,大声鱗之气,含咀楚民之英华,热恋国家民族之历 史,故其言真切而不饰,质直而不诬,足供吾人.保9南土文化者,虽半言只字,莫不如 响斯应,光芒万丈。

即以文学而论,汉人以^赋为一代学术中心(汉以后无子家,亦以此高祖《大 风》7,店山《房中》,乃至武帝狄风瓠子之歌「,戚、李人彘悼感之赋见,无一而 非楚也。更就楚辞论之:严助、小山、刘向|皆楚人且不论;洛阳少年贬为长沙太

①翠翘、朱尘:均见〒《楚辞招魂》,指室内的装饰和&备之类。

^:指事冲求福之类迷信活动。

导引:道家养生之术。.《素问》:其治宜导引按撟。注:谓摇筋骨动支节也。”

〉簿弈流杯之戏;奪,局戏;弈,围棋;流杯,即流鴿。均为古代的游戏。

'::菱花:指镜子。《飞燕外传》昭仪上姊三十六事,有七出菱花镜一定”。

'&0而歲:《论语,子罕瀋卜有美玉于斯,温8而藏诸?求善贾而沾诸18:放在柜子里。 @掸援:绵延的意思。1:年。

⑦高祖《大风》:指汉高祖刘邦所作的《大风歌》。郑樵《通志略^乐略》:“高祖既定天 下,过沛,与故人父老次极欢哀之情,而作是诗。”

⑧唐山《房中》:指汉高祖箸山夫人所作的乐府歌诗。郑樵《通志略,乐略》:房中乐者, 妇人祷同于房中也,故宫中用之。汉旁中词乐,乃卨祖唐山夫人所作也。高祖好楚声,故 房中乐楚声电。”

办秋风汍子之歌:汉武帝所作歌诗2

^戚、李人彘悼感之赋:

戚指汉高徂戚夫人。据《汉书外戚传》,戚夫人为吕后所妒,V迺令永巷囚戚夫人,髡 钳,衣緒衣,令舂。戚夫人春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相 离三千里,当使准告女。太后闻之大怒。……”又云: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 耳,饮培药,使居鞠域中,名曰入彘。”

李:!旨汉武帝李夫人。据《汉彷外戚丨专》,李夫人死后,武帝思念不已,自为作赋,伤 悼夫人云云。

⑪严助:汉武帝时人,曾为中大夫,后迁会稽太守淮南王谋反时牵连被诛。《汉书-艺 文志》著录《严助赋》35篇。

小山:指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王逸《楚辞章句》卷12有《招隐士》一篇,逸谓“《招 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位。昔淮南王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著作篇章, 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

刘向:西汉著名学者,所作《九叹》,收在《楚辞章句》卷16

0^洛阳少年:指西汉箸名政论家贾谊。据《汉书》卷48《贾谊传》,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怠不自得,乃作《吊屈原赋》、《II赋》。又《楚辞章句、卷11《惜誓》一篇, 题为页谊作,王;II曰:、惜皙、苜,不知准听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

9 66 9


傅,有《惜铵》、《鹏鸟》,东方滑稽之雄1,而有《七谏》之篇,则谓汉世文章尽在 楚,未为过也。是则自政理道术,乃至学术文章,无一而非楚矣,尚有何说!屈、宋之 作,足为南土文化可信之资源,自不待言。

自汉武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经生文士,多利禄之徒,遂使昭、宣以后,唯被公聊落于九江矣。此虽在朝一扼,而在野郫习如故,中榉之宝藏亦如故。向、歆父子 校讎典籍,辑而理之,又附以父作(王延寿之附《九思》亦同此义110,楚辞幸以未坠。 遭世乱离,大劫不没,以至洪、朱―:,而得残存。此中土史籍之一大幸,亦吾人之一大 幸也。然历代学人知此者鲊,故治此者亦鲜。清人博通六籍?,而独遗此南金,实为憾 事。余以畴昧?颇思以探赜古代史实,阐扬祖国文化。老残衰病,志大量小,且作拥 彗之趋,冀有昭苏之徕。

王逸章句本楚辞,为汉世辟习之籍,附叔师7自撰之《九思》,乃延寿等所为,虽 有续貂之誚,而过不在叔师。且前十六篇,毕竟为楚辞不跳之祖1。散乱楚辞者起朱裒, 以后代冇增损,皆为熹所蔽,至多不过为朱氏一家之说,不足为正,故本13以章句本为

历代注楚鋅者多家,今多不传。綦公音自近时发之,且残断太甚,仅存《离骚》. 一篇五之一(别有专文,收入《楚辞论文》一书中〉,只可作零散补苴之用。洪兴祖补 注一本叔师旧说而申之。,王氏章句通雅有谅,洪补十得八九,且存唐以前遗说较多,故 即以王本洪补两书为依据。朱熹集注,实多采洪说,亦时有发明,故以为辅车吵。洪补 本今所存者,以明黄省曾刊本为最早,商务四部丛刊影印亦最易得,故以此本为据。

①东方滑稽之雄指东方朔,汉武帝时人。汉书》卷65《东方朔传赞》说他“依隐玩 世,诡时不逢,其滑稽之雄乎? 所作《七谏》,收在《楚辞章句》卷13

@被公:据《汉书》卷64 V?王褒传、:宣帝时,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 公,召见诵读。”

③向、歆父子:指刘向、刘歆。王逸'楚辞章句:^云:至于孝武帝,恢廊道训,使淮 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则大义'梁然,后世雄俊,莫不肛慕,舒肆妙虑,微述其词。逮 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云云。

4王延寿:王逸之子,他把其父所作 '九超^附进丁、楚辞章句、。

⑤洪、朱:洪兴祖、朱熹。洪著楚辞补注'',朱普《楚辞集注、,-;!王逸楚辞草句:0 后,注释楚辞的重要典籍。

61六籍:指《易、4'、乐:、〈诗:3、《春秋?等儒家经典,亦称六经。

⑦畴昧:暗昧无知之貌。

⑧叔师:王逸,字叔师。

⑨祧,音挑,始祖之庙。不祧之祖:指永远奉祀的祖先。这里有老祖宗的意思。

⑩裱公:隋释道蔫,撰.《楚辞音》一卷,久佚。敦煌石室有藏本,为法人柏里和盗去,现藏 于巴黎国民图书馆。

01辅车:〈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鉍之谓也。”杜 注:辅,颊辅;车,牙车。孔疏:牙车,牙下骨之名也。后用为相助之词。

^ 67 #

自史公0以来,唐世谈骚者众。唐以后,类书大出,其所摘引,与今时有出入凡可 证今本是非得失者,一一征录。惟余别有《楚辞考文》一书,点滴采入,此书不在考 文,仅取其足以说明而止。洪、朱两家所列校文,多唐以来旧本,其所引《楚辞释文》, 不仅文字异同,即训诂考迹,亦多可采,故亦纳入。(余别有专文论之)

文字训诂多依《说文》、《尔雅》、《方言》为断,爱及甲骨、金文。非好立异, 特以汉语发展与文字攸关最切,字义不明,则语义亦荒矣。惟自屈、宋至叔师,时历千 载,言有时变,作者又非一人,是以一字而有数义,非分疏不足以明文旨,故往往数义 駢列,,则其中必有本变。本变彰明者,以本建首;不显白者,则于训释时择当申言之。

史实记载、文物、制度、地理、博物,皆当一一考索,求其发展之迹,与文字训诂 有本变者略近。然推索原始,往往遂成异说,如伏羲、女媧之与扶桑,十日,兰椒之与 子兰、子椒,鯀非大恶与儒言不协,王恒、王亥为殷之先公先王与甲文相同。盖楚有三 坟、五典、八索、九丘②之籍,非北土所传,其保存古史乃至先史之遗说至多,非世所 常习,遂尔奇诡,此亦当申明者也。

本书非一时所作,历时凡三十年且非作者专业所在,故一文之成,往往经历时日,

^再三修润,遂致时有矛盾,一时不能全部统一,当陆续正之。又有若干条目,论撰之时 非以楚故为的,遂尔敷与旁达^蜂午四出④,与全书体例不甚划一,如伊尹、傅说、 吕望,本为作者《殷周三臣考》之稿本,少艾滑稽,为当日一时兴到之作,其文皆繁衍, 今亦不加删削。

历代说楚辞、汉赋者,至伙颐一余腹笥至陋,略得百四十家,三千余条,皆曾录 附。即其论撰,可采至少,大抵宋以前存之者多,元、明可取者少。清人独到者,亦数 家。至近世议论虽多,而并未至于盖棺,故时人所论,缺略遂多矣。

左图右史⑧,自古为肄业所必具,甚且有以图谱为主,解说次之者。至近世而其术 益精。余旧为《古人民生活图史》十二卷,即师此义。楚辞所涉文物制度,考古风习, 至为繁赜,曾采清代学人顾亭林、程瑶田、江慎修、戴东原、阮芸台诸家之所考订及 吉金图录之所载;自解放后考古之业日宏,而楚旧壤所出亦最多,遂加征录。凡有关者 莫不摄制模绘,遂至四百余幅之多,可谓盛矣。而诸老先生之所考,用力至勤,矩短? 至严,虽实物之证验为得,而有不可废者,亦多于文中附之,而以近世出土者为主。

夫以实物证屈~宋文理思致,俞脉⑥皆得叙然。即以长沙、信阳、江陵而论,吾得

十史公:指司马迁。

⑨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杜注:皆古书名”。

'敷与旁达:发挥引申、由此及彼之意。

^蜂午:同旁午,纵横纷错之意。

⑥伙颐:见^史记^陈涉世家》I。伙,多;颐,语助词。这里以伙颐表示多的意思。

⑥左图右史:郑樵.《通志略^图谱略?: 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 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

⑦矩獲:规矩、法度之意。

⑧俞脉:脉胳、条理。

68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