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医院全国反对"滥用抗生素"第一人---黄显!!!

(2009-01-12 20:45:11)
标签:

扬州黄显

时尚

人民网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黄显主任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滥用抗生素"问题,扬州广电报周小舟主编采访了我,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滥用抗生素"的大讨论,今天我还要老声长谈"反对滥用抗生素":自1941年开始使用盘尼西林后,使得大部分的细菌感染都能得到控制; 自此,开启了抗生素的辉煌时代。当时的盘尼西林被视为非常神奇的药物,因为它可以非常有效而且快速地控制细菌感染,使得以前几乎一定死亡的疾病奇迹的被治癒。当时人类对盘尼西林的观念,几乎是无病不癒,因此,也产生了任何病必用的观念;所以,当时的盘尼西林受到疯狂的抢购和服用。这种「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观念一直流传至今,不仅病人有这种观念,看病时会要求医生开立抗生素或者自行到药房购买抗生素服用;而且,不少医生也有这种观念,就算治疗不能用抗生素治癒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也一律开立抗生素。
后来,又发现,在动物的饲料中加入少许的抗生素,不仅降低动物受细菌感染的危险性,而且,更有加速动物生长的作用;因此,畜牧业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
所以说,几乎地球上生物,包括人类和动物,都在使用抗生素。这在今日,造成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抗药性细菌的反扑。原本,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利器,现在,一些细菌为了自求生存,已经对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发展出了抗药性。如抗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抗盘尼西林的肺炎双球菌、和抗第三代头孢芽素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这些抗药性细菌早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为,对于这种抗药性细菌所导致的感染症,不仅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可用来治疗的药物也非常有限,甚至,有的细菌已经到了无药可用的情况,要解决抗药性细菌的问题,可从二方面着手。第一是发展更新、更有效的抗生素;依目前的情况看来,这方法将会遭到全面的失败。因为发展一个新的抗生素平均必须花费十亿美元和十年的时间,但细菌却可在一、二年内即对这种新的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再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大部分的抗生素都在1990年代以前发现的,而自1990以后开发的抗生素相当少,这说明了在开发新抗生素的方面,生物科技已遭到无法突破的困难。第二是限制抗生素的使用,依目前的研究显示,只有从这方面着手,才可能延缓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抗药性细菌的出现其实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在存有大量抗生素的环境中,只有抗药性细菌才得以生存,并且繁殖;而且,环境中抗生素的量愈大,细菌的抗药性程度也愈高。如果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环境中抗生素量,那将可有效的延缓和降低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所以,要减少抗药性细菌的出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要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可从下面二方面着手
1.适当的使用抗生素
只有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抗生素;而且,一旦使用抗生素,剂量和治疗期都要足以杀死所有的致病菌;常常看到病人服用抗生素,一旦病情好转,医生或是病人,都可能以为疾病已经被治癒,而停用抗生素,这会造成还未被抗生素杀死的细菌产生抗药性。另外,也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如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抗生素根本无效,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些俗称感冒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不仅浪费金钱,更重要的是,筛选出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最近,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健保局已不再给付抗生素的费用,我想,这有助于减缓抗药性细菌的出现。
2.限制农渔业使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
在欧洲已有研究指出,因为使用和万古霉素类似的抗生素做为饲料的添加物,而筛选出抗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所以,农渔业不应再使用抗生素作为动物的生长促进剂,而应保留这些抗生素作为疾病的治疗用药。
在我国台湾,或许医学落后于欧美,但在抗药性细菌的比率方面,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只代表了一件事,不是国人的身体特别虚弱以致于常遭受细菌的感染,而是国人的医学教育不够,不但医生时常滥用抗生素,民众也喜欢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乃是前人留给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对抗细菌感染的利器,也算是一种福份;如今,眼见我们将要亲手埋葬这分福份,再度同前人一般,面对细菌感染但却束手无策。在环保观念高涨的今日,我们不只要拒绝一切可见的环境污染,相同的,我们一样要拒绝这种肉眼看不见抗生素污染。这是一个相当严肃且非常急迫的问题,我们,不论是医生或是民众,都必须共同去面对。
最近,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卫生费用相关部门已不再给付抗生素的费用,这有助于减缓抗药性细菌的出现。           人民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