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显提醒:隆冬季节保护好您的"心血管"!!!

(2009-01-07 18:55:34)
标签:

扬州黄显

美食

黄显建议秋冬季节调理好您的"高血压 "

1.病人饮食原则
当今社会,高血压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给人们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的负担。

面对高血压,很多人不知所措,认为只要吃了降压药就可以根治高血压,甚至有人只有感觉难受时才吃药。其实,科学地治疗高血压是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精神因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影响整个治疗。在这些因素中,饮食因素是高血压病友最容易忽略但又最容易改正的治疗。

2.我认为只要您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通过吃饭让高血压“低头”。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吃饭不宜过饱,饭后适当活动。高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和肥胖者,吃饭七成饱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使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以内。这对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升高以及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很有好处。

适当摄入低脂肪、优质蛋白质食物。每日脂肪的摄入不超过50克,在限量范围内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和肉类,它们可能会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对增加微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每周进食2—3次鱼类、鸡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的排出从而起到降压作用。此外脱脂牛奶、酸奶、海鱼类等,对于降压也有一定作用。

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蛋黄、乌贼鱼等。如果长期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可能导致高脂血症,使动脉内脂肪沉积,加重高血压的发展。

提倡吃谷薯类食物。如淀粉、面粉、米、红薯等。特别是玉米面、燕麦、荞麦、小米等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等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除。少进食含单糖和双糖类食物,如蔗糖、果糖等,以防止血脂增高。

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还可促进胆固醇的排出,防止高血压的发展。

多选用含钙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绿色蔬菜等,对于血管有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降压功效。

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浓肉汤等,可能加重内脏的负担,对高血压不利。

饮食要清淡,不宜太咸。这一点高血压患者应该高度重视。大量的科学调查表明,“吃得咸”或“口重”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食盐摄入越多,高血压发病率就越高。因为如果人体摄入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量过多,就会造成体内水和钠潴留,而导致血管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上升;增加肾脏负担,造成排钠障碍,使血压升高;可能对抗降压药物的作用,影响降压效果。

正常人每日只需要5克盐就可以维持生理活动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摄入6—8克盐是安全的。由于我国膳食方式的独特性,盐是创造美味佳肴的主要调味品,因此在我国的高血压人群中,限盐的任务就更加艰巨。根据膳食调查,我国目前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7—20克左右,远远超过了需要量的标准。因此,一般要求高血压患者将口味变清淡,每日限制食盐在3—5克。同时还应当注意并不是只有食盐中才含有钠,6毫升酱油的含钠量也相当于1克食盐,所以在限盐的情况下,一定还要注意减少高钠食品的摄入,诸如咸肉、罐头、火腿、加碱发酵的食品等都应当限制。

需要提醒的是,科学的饮食对降压有利,但是仍应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取代降压药物的作用。

能否进食橄榄油

高血压病人为了防止动脉硬化逐渐加重和并发症发生,平时应注意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这是因为动物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使人体器官加速衰老和促使血管硬化,进而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而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因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目前多认为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人的“康复油”。此外,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调整胆固醇代谢,促进胆固醇氧化,生成胆酸,并可与胆固醇结合成不饱合脂肪酸胆固醇酯,便于胆固醇转送。

植物油对人体虽然是有益的,但是过多吃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食入过多,自然产生热量也多,每1克脂肪可产生8000卡路里(热量)。卡路里多了,体内脂肪分解就少了,体重便会逐渐增加。此外,多吃植物油并不能使血中原有胆固醇降低,却可使胆结石的患病率比吃普通饮食者高2倍,因此,多吃也是无益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植物油的一种的橄榄油越来越受到关注。橄榄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主要是油酸,容易被人体吸收,还含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鲨烯,谷固醇和维生素A原、E等成分。据调查,在食用油中橄榄油达到90%比例的地中海一些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橄榄油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反复煎炸也不变质。最新的研究表明,常食用橄榄油还可起到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钙质流失;预防消化系统疾病、胆结石、心脏病、高血压、减少癌症发病率以及降低胃酸、降低血糖等作用。因此推荐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适量食用橄榄油以替代一般的植物油,但总量不宜超过每日植物油规定量的上限。

注意清晨饮水

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水有助阳气、通经络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成人体重60%都是水,体内新陈代谢都需要水参加才能完成。因此可以说,水是生命的“甘露”。

水对老年人更为重要。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固有水分和细胞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出现了慢性、生理性失水现象。也是老年人皮肤干燥、皱纹增多的主要原因。此外,老年人体内水分减少,还使肠内正常的黏液分泌减少,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粪便中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在肠内堆积过多、过久,被人体吸收后会产生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粪便中的毒素又是诱发肠癌的有害物质。

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每天早晨喝1杯温开水,并且做到持之以恒,对身体有如下好处。

利尿:清晨饮水15—30分钟后就有利尿作用,这种作用迅速而明显。

帮助排便:清晨饮水可预防习惯性便秘。由于胃肠得到及时的清刷,粪便不会淤积干结,因而不易发生便秘。

排毒:我国大多数人有晚餐吃丰富的习惯,因此晚餐动物蛋白质及盐分进入体内也相对较多。动物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都会产生一定的毒性物质,应尽快排出体外。而绝大部分人不愿晚上多喝水,怕影响睡眠,以致使尿液浓缩,有害物质重吸收,所以早晨起床应及时饮水,以便促进排尿。

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研究表明,动脉硬化的发生与食盐中的钠离子在血管壁上沉积有关。若在早晨起床后马上喝杯温开水,可把头天晚餐吃进体内的氯化钠很快排出体外。平时饮水多、爱喝茶的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率就低;反之,早晨吃干食,又无喝水习惯的人,到老年发病率就会相对增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