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午流注合日互用的正确取穴法(一)

(2011-09-11 11:06: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子午草堂

 

子午流注合日互用的正确取穴法(一)

 

     子午流注纳甲法中的合日互用取穴法,自明代至今,一直是一个困惑针灸领域中的久悬未决之谜,自古至今尚无有人明确阐明其中的规律。实际上早在明代时期,针灸先贤早已阐明其中的真谛,只是后学之士没能进一步领悟而已。20世纪50年代,针灸专家单玉堂老先生提出了“一、四、二、五、三、零”的反克取穴法,一直沿用至今。此法虽然广泛被认为是一个突破,但仍被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不尽完善,尚有部分疵漏。笔者就自己多年的研究,现将其有关合日互用规律与推定结果阐述如下:

.子午流注的合日互用规律

     合日互用取穴必须同时符合以下规律。

(一)五门十变中的天干五合规律。

(二)时辰天干定经脉规律。

(三)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

(四)兄闭寻妹,妹闭寻兄的规律。

(五)子闭寻母,母闭寻子的规律。  

(六)一四、二五、三一、四二、五三的规律。

.合日互用的分析与推演

    子午流注的常规开穴是10120个时辰中有60个时辰开穴,其余60个时辰无开穴。运用天干五合的原理,可将开穴时辰推至推至85个。合日互用推至96个时辰的说法不确切,因为气纳三焦或血乃心包的腧穴不得互用,否则违背了阳日行气、阴日行血的规律。                                                    (一)合日互用的原理

    合日互用的应用原理是根据十天干相合的规律推演而出。从推时法中可以得知,两个相合之日的时辰其天干地支是相同的。因此,互用穴的产生,是将两个相合之日中的阳日阳时所开腧穴补入无开穴时辰的阴日阳时之中;反之,将两个相合之日中的阴日阴时所开腧穴补入无开穴时辰的阳日阴时之中。

(二)25个互用穴的产生

    根据合日互用的规律,将两个相合之日时辰中的开穴进行阴阳互补之后,就可产生25个互用腧穴。

1.常规日甲己二日的分析

甲己二日互用穴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甲日

行间

神门

商丘

 

尺泽

 

中冲

窍阴

己日

阳辅

小海

支沟

隐白

 

鱼际

 

太溪

中封

 

注:表中标有↑↓符号者,为互用标志。

   从甲己两个常规日时辰表中可以看出:甲日甲子时中无开穴,可将己日甲子时的阳辅穴补入甲日甲子时中;己日乙丑时中无开穴,可将甲日乙丑时的行间穴补入己日乙丑时中;甲日丙寅时无开穴,可将己日丙寅时的小海穴补入甲日丙寅时中;己日丁卯时无开穴,可将甲日丁卯时的神门穴补入己日丁卯时中;甲日戊辰时无开穴,不得将己日戊辰时的支沟穴补入甲日的戊辰时中;己日甲戌时无开穴,可将甲日甲戌时的窍阴穴补入己日甲戌时中;甲日乙亥时无开穴,可将己日乙亥时的中封穴补入甲日乙亥时中。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甲日的互用穴共三个,分别是阳辅、小海、中封;己日的互用穴共三个,分别是行间、神门、窍阴。两日共计六个。

2.常规日乙庚二日的分析

    按照以上原理分析可以得出:乙日的互用穴共两个,分别是少海、阳谷;庚日的互用穴共四个,分别为前谷、陷谷、大敦、少府。两日共计六个。

3.常规日丙辛二日的分析

    按照以上原理分析可以得出:丙日的互用穴共三个,分别是足三里、灵道、阴陵泉;辛日的互用穴共三个,分别是太白、少泽、内庭。两日共计六个。

4.常规日丁壬二日的分析

    按照以上原理分析可以得出:丁日的互用穴为两个,分别是解溪、曲 池;壬日的互用穴共四个,分别是三间、少冲、大都、太渊。两日共计六个。

5.常规日戊癸二日的分析

    按照以上原理分析可以得出:戊日的互用穴为一个,是涌泉;由于癸日的十个时辰从癸丑至壬戌为旬空,因此不得与戊日的开穴时辰互用,因此,这十个时辰没有互用穴。

    综上分析,由甲己日、乙庚日、丙辛日、丁壬日所产生的互用穴,每组6个,再加上戊日的一个互用穴,共计25个。由于常规日戊癸二日的时辰不得互用和重见日的时辰不得互用,这样使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用穴时辰增至85个。

三.    常规开穴与互用穴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区别和理解,我们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的开穴称为常规开穴,将互用穴时辰的腧穴称为互用穴,二者统称为用穴。现我们将两个相合常规日的开穴与互用穴同列一表内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兄妹关系

          

常规日甲己二日用穴表

 

时辰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甲日

 

行间

 

神门

 

商丘

 

尺泽

 

中冲

窍阴

 

己日

阳辅

 

小海

 

支沟

隐白

 

鱼际

 

太溪

 

中封

属性

丙火

丁火

戊土

己土

 

 

 

 

 

 

庚金

辛金

关系

 

 

 

 

 

 

 

    经过以上表中的开穴和互用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常规开穴时辰天干与互用穴时辰天干之间为兄妹关系;常规开穴与互用穴之间为兄妹关系,其二者所属于的经脉也为兄妹关系。

1. 甲子与乙丑时的分析

    首先,甲子和乙丑的时辰天干为兄妹关系。第二,阳辅的五行属性是庚金,行间的五行属性是辛金,二者为兄妹关系。第三阳辅所属于的经脉是胆经,胆经五行属性是甲木;行间所属于的经脉是肝经,肝经五行属性是乙木,二者也为兄妹关系。

2. 丙寅与丁卯时的分析 

    首先,丙寅和丁卯的时辰天干为兄妹关系。第二,小海的五行属性为戊土,神门的五行属性是己土,二者为兄妹关系。第三,小海所属于的经脉是小肠经,小肠经的五行属性是丙火;神门所属于的经脉是心经,心经的五行属性是丁火,二者也为兄妹关系。

3. 甲戌与乙亥时的分析

    首先,甲戌和乙亥的时辰天干为兄妹关系。第二,窍阴的五行属性是庚金,中封的五行属性是辛金,二者为兄妹关系。第三,窍阴所属于的经脉是胆经,胆经的五行属性是甲木;中封所属于的经脉是肝经,肝经的五行属性是乙木,二者为兄妹关系。

(二)二者之间的母子关系

    我们在中医理论概念中的母子关系是阴经与阴经、阳经与阳经之间有相生关系即称为母子关系。然而五行概念中的母为阴,子为阳,阴干生阳干才为真正的母子关系。如乙木生丙火,丁火生戊土,己土生庚金,辛金生壬水,癸水生甲木。现将相合两日母子关系规律分析如下:

 

常规日甲己二日用穴表

 

时辰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甲日

 

行间

 

神门

 

商丘

 

尺泽

 

中冲

窍阴

 

己日

阳辅

 

小海

 

支沟

隐白

 

鱼际

 

太溪

 

中封

属性

丙火

丁火

戊土

己土

 

 

 

 

 

 

庚金

辛金

关系

 

 

 

 

 

 

 

 

 

 

 

常规日乙庚二日用穴表

 

时辰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乙日

前谷

 

陷谷

 

阳溪

 

委中

 

液门

大敦

 

少府

庚日

 

少海

 

间使

商阳

 

通谷

 

 

 

阳谷

 

属性

壬水

癸水

甲木

 

丙火

 

戊土

 

壬水

乙木

丙火

丁火

关系

 

 

 

 

 

 

 

 

 

    经过以上两个表分析可以看出:阳时有常规开穴时,阴时为互用穴;阴时有常规开穴时,阳时为互用穴。我们将两个相邻阴时和阳时的用穴加以对照,那么阴时时辰的天干与阳时时辰的天干之间是母子关系;阴时的用穴与阳时的用穴之间是母子关系;用穴所属于的经脉之间也是母子关系。

1. 乙丑与丙寅时的分析

    从甲己二日的表中可以看出:甲日乙丑时开肝经行间穴,丙寅时互用小肠经小海穴。首先,时辰天干乙与丙之间是乙木生丙火的母子关系。第二,行间五行属性丁火,小海五行属性戊土,用穴之间是丁火生戊土的母子关系。第三,行间属于肝经,小海属于小肠经,经脉之间是乙木生丙火的母子关系。

 2. 丁丑与戊寅时的分析

    从乙庚二日的表中可以看出:乙日丁丑时互用心经少海穴,戊寅时开胃经陷谷穴。首先,时辰天干丁与戊之间是丁火生戊土的母子关系。第二,少海五行属性癸水,陷谷五行属性甲木,用穴之间是癸水生甲木的母子关系。第三,少海属于心经,陷谷属于胃经,经脉之间是丁火生戊土的母子关系。

 

    摘自《子午流注全息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