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大善塔
绍兴大善塔位于市区中心的城市广场内,簇拥在绿树、花卉之中,东边紧靠商贾繁华的解放路,西边有风格迥异的绍兴大剧院相伴。这座千年古塔,无论从她的历史,从民间传说,还是现在人们休闲观赏,无愧绍兴有名的一景。
大善塔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距今1500余年。塔高40.5米,塔身为六面七层砖木结构,塔顶为圆形大藻井,以铸铁钵盖顶,钵重2500公斤。此塔屡废屡建,据史可稽的有: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重建;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重修;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84年)重修;清咸丰年间,相传塔内木梯、楼阁及腰檐等毁于战火(原本沿木梯可登临塔顶鸟瞰全城)。1956年遭特大台风袭击,塔受损而未毁,仍傲然屹立。1957年,政府对大善塔全面修缮,塔身基本保持原有风貌。十几年后,因当时经济建设之需,与大善塔同龄的越中古刹---大善寺,于1970年被拆除,在该址之上建造了绍兴百货大楼,实乃可惜可惜!剩下孤独的大善塔,也被围墙圈起,躲在光明路的新华印刷厂内。大善塔真可谓历经沧桑,是位历史的老人!
我与大善塔特有一番情缘,原因有三:
年幼时,常听长辈说起,绍兴古城犹如一艘大航船,船头朝北,船尾在南。城北的大善塔(原大善寺内)和城南飞来山上的应天塔,则是两支撑篙,南北两头将绍兴牢牢泊定。若无此两篙或两篙缺一,则绍兴古城将如飘泊之舟,或遭倾覆之灾。虽是传说,纵观绍兴历经台风、大水之史,皆化险为夷,相居平安,倒也是事实,至少是人们的美好祈望,牢牢地留在记忆的长河里。
年少时,或随父母,或跟兄长,常去大善寺游玩。大善寺位于解放路北起利济桥南至清道桥最繁华路段的中心。寺内僧人众多,寺边小吃铺、茶室、滑稽摊、游艺摊傍寺而设。张张西洋镜,神秘且好奇;吃碗小馄饨,开心又落胃;买块梨膏糖,凉爽多甜润;仰看大善塔,苍老而伟岸。令人流连忘返,多么惬意!
我十岁那年,父亲作为当时绍兴颇有名气的电工师傅,参与了大善塔的修葺工程。为避免雷击,大善塔加装了避雷装置,塔尖耸立的避雷器就是我父亲架设安装的。我们儿辈中子承父业的,有四人是电工,避雷器从若高之处,要引接至地,作为行内人,也真难想象,父亲在1957年当时,施工作业是何等的艰辛。
1999年,政府下大决心,投资4.5亿元,新建城市广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项目一次规划,分两期施工。凡在规划红线内,无论民居、商店、工厂,绍兴人都顾全大局,服从拆除搬迁。就在这偌大的占地180亩的黄金宝地上,唯一保留的就是这座大善塔!广场二期自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包括会展中心、地下商城和以大善塔为中心的林间休闲广场。古老的大善塔重新亮相于世人面前,并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在古塔周围设有古碑坛、墙、衢路图、鉴等仿古出土文物。广场建有历代名人群雕、天圆地方,西侧建有古城墙及听雨轩、兰泌阁、水上戏台、亭子等多个仿古建筑。尽显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与古老,时尚与厚重。对绍兴的城市广场,有权威评价:这是一座最有城市个性、最有文化内涵的广场。大善塔屹立其中,当然功不可没。
现在,每每路过城市广场,我总要看看静穆的大善塔,抬头望望安在塔尖无声的避雷针,内心总不能平静下来......
限于手头照片资料匮乏,仅有几张大善塔周边拆除工作的照片,见证了2000年进展中的绍兴历史上浩大的工程.
如今,城市广场无处不显现着美丽、幽雅、休闲,她们都相伴在大善塔这位历史的老人身边,成为市民、游客的绝好去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