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2009-01-02 01:26:42)
标签:

杂谈

美洲野牛属,学名Bison,原共有六种,但只有两种现存的野牛:美洲野牛欧洲野牛

犎牛(学名Bison bison),又名美洲水牛美洲野牛,是牛亚科哺乳动物,也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尽管体型庞大,仍可维持60公里的奔跑速度。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性会另外组成单身汉群,只有交配时才会聚集在一起。平时以嫩茎晘草为食,无领域性。美洲森林野牛一般被认为是其亚种,但分类地位仍有争议。最近根据最新DNA研究显示,它和欧洲野牛亲源关系比所知还要接近。

体型庞大的美洲森林野牛(Bison bison athabascae)是北美洲最大的亚种,它的体型大过亚洲野牛和野生水牛,后两者主要出现在印度。野牛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奥勒岗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其两个亚种分别是美洲草原野牛(Bison bison bison),体型较小和有较圆滑的背部隆肉,和美洲森林野牛,体型较大和较高和方形的背部隆肉。

虽然美洲野牛也称美洲水牛,但实际它和水牛和非洲水牛相似地方不大。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欧洲野牛(学名Bison bonasus)为美洲野牛属内的一,且为欧洲最重的陆上动物。一般的欧洲野牛约长2.9米,高1.8至2米,重300至1000公斤。比同属的美洲野牛较瘦及较轻,且在颈部、头部和前半部的毛发都较短。欧洲野牛居住在森林里。由十九世纪的一些文献可知其天敌只有。欧洲野牛第一次被科学地记载是在1758年由卡尔·林奈所完成。后来有一些记载将其和美洲野牛视为同种。它和原牛不同。(在英语里,原牛的英文名称aurochs亦被用来指欧洲野牛。)在西欧,欧洲野牛除了亚耳丁之外的其他地区都绝迹了,但只维持至14世纪。最后一头欧洲野牛死于1790年川西凡尼亚。在东欧,欧洲野牛被规定为波兰君主立陶宛君主俄国君主的财产。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一世16世纪中叶下令盗猎欧洲野牛为死刑。尽管有这些措施,欧洲野牛的数量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间依然持续地下降著。波兰的最后一头野生欧洲野牛于1919年被杀,而世上最后一头野生欧洲野牛于1927年西高加索被屠夫所杀。那个年代的欧洲野牛剩下不到50头,全部都在动物园里。在1951年,欧洲野牛开始被重新放归大自然。它们多发现在一些禁猎区例如西高加索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牧群多数发现于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 吉尔吉斯坦。分布在30个国家的动物园中还有许多欧洲野牛,2000年约为3000头,全部都是12头野牛的后代,由于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乐观。1996IUCN将欧洲野牛定为濒危绝种物种。

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西伯利亚野牛Bison priscus),又名草原野牛,是生存于第四纪欧洲中亚白令陆桥北美洲草原上的野牛。它们有可能是在南亚进行演化。由于它们生活的时间及地方与原牛相同,故有时会把它的后裔与原牛混淆。

西伯利亚野牛于更新世晚期灭绝。在欧洲,它们是被现今的欧洲野牛所取代;而在美洲,它们则是被一些美洲野牛的祖先所取代。

西伯利亚野牛超过2米高,像现今的美洲野牛。两角角尖相距约1米,角本身亦长约半米。

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古风野牛Bison antiquus)是1万年前北美洲最普遍的大型草食性动物,且是美洲野牛

西伯利亚野牛更新世冰河时期西伯利亚迁徙至阿拉斯加。西伯利亚野牛于300万年前在北美洲发展成长角野牛。约于2万2千年前,长角野牛被古风野牛所取代。古风野牛于1万8千年前开始大量繁殖,并于1万年前与其他更新世大型动物群一同灭绝。古风野牛在拉布雷亚沥青坑中是最为普遍的草食性动物。

对比现今的美洲野牛属,古风野牛体型较高,骨头及角较大。古风野牛双角角尖之间的距离约为1米。

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五、中南大羚属(Pseudoryx)仅中南大羚(P.nghetinhensis)一种,又称为武广牛、安南锭角羚、剑角牛、索拉羚等。1992年才被发现。目前仍不确定属于羚羊山羊。目前仍不确定有多少族群存在,目前全世界有记录的只有11只。仅分布于越南武广自然保护区越南与老挝边境。

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六、麝牛属(好像是自己一个属的,不知道对不对)

麝牛,偶蹄目牛科麝牛属的唯一种。体型大,但低矮粗壮,体长180~245厘米,肩高110~145厘米,体重200~300千克,雌较雄小;头大 ,吻部宽 ,眼小,耳中等大小,端部尖形,部分隐于毛中;雌雄均具角,截面圆形;四肢短而粗,具宽大的蹄;毛被厚,毛粗糙,背部毛长16厘米,颈、胸部和前半身的毛长达60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甚至阴囊和乳房亦被毛,极耐寒;毛棕色,冬季毛更长呈黑棕色;尾短,仅7~10厘米,但具长毛;有2对乳头。分布于北美洲北部、格陵兰、北极群岛等气候严寒的地区。
麝牛栖息于多岩荒芜地方,群居性,主要吃草和灌木的枝条,冬季亦挖雪取食苔藓类。性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退却逃跑。当狼和熊等敌害出现时,一群麝牛立即形成防御阵形,成年公牛站在最前沿,而把幼牛围在中间。公牛会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用尖角袭击对方。由于自己的毛被长而厚,可保护身体不被敌兽咬伤。公牛进攻后,立即返回原地,严阵以待。雌麝牛每年4月产仔,但幼仔的成活率很低,由于当时天气很冷,夜比昼长,初生的幼仔往往因乳毛未干即被冻死。麝牛毛皮极好,曾被大量猎杀,几乎灭绝。后经保护,现种群数量已有所恢复。

你知道几种“牛”——牛年说牛(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