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布衣凤志
布衣凤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60
  • 关注人气: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笔画卷采石矶

(2020-05-19 05:26:05)

绝笔画卷采石矶

李凤志(走遍天下)

 一山拔江而起,危矶如削,绝壁临江,水湍石奇,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矶”的采石矶。李白曾写诗赞道:“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江间,回波自成浪。”

 走进了采石矶,犹如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到处传唱着名诗雅词;到处镌刻着文人的笔记;到处飘拂着读书人的身影;到处传说着文人轶事。随意一眼望去,就是一首千古绝唱;随意一脚踏去,就是一段历史典故;随意一瞬转身,就会遇到一位文化名人。自魏晋以来,文人墨客无一不在此留下了怀古凭吊的背影。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杜牧、贾岛来了;王安石、苏轼、沈括、梅尧臣、陆游、文天祥来了;汤显祖、王士祯也来了。留下了一首首诗篇,也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如今,这一串串文人的足迹,这一个个墨客的典故,早已穿越时空的隧道,成为了岁月的永恒;这一首首诗篇,这一个个传说,早已和着长江的波浪,成为了采石矶的绝唱。

 穿越时空,寻觅着文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与他们进行一次文化的共鸣。从谢眺咏采石矶华章、李白矶上斗酒诗百篇、陆游写《入蜀记》、黄仲则太白楼赋诗,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的《采石矶》小说、郭沫若的《水调歌头游泳》。一千多来年,采石矶的美景紧紧与文学艺术相连,留下了大量不朽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明代汤显祖写的《上采石》:“夕阳千里弄舟还,一片秋声两岸还。醉着锦袍如梦香,月明何限云水间。”还有我国著名的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的题词“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 文化底蕴尽显十足,令人赞赏十分!

 万竹坞是最先陶醉的。

以竹为主体,以竹文化为宗旨,结合亭廊榭桥等建筑,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这片清幽世界里,生长着一百多种奇竹修竹茂密,一蓬蓬,一簇簇,或枝繁叶茂,或轻盈细巧,或冠盖蔽日,或修直挺拔,亭亭玉立,清幽寂静。青石小径,绿影婆娑徜徉其间,沁人心脾。清风拂面,四季常青。竹节劲拔,奇姿孤操。“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子是中华美德的载体,是君子的象征。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都对翠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画,圆梦园回廊壁上刻有历代画家写竹精品一百幅,廊柱上则刻有当代名家书写的古人咏竹佳联,激情赏析,不一而足,难选举例,各个精品。游人经处,小桥流水,烟雨江南,如行画中。一步一回首,两步一流连。尘世的污垢、灵魂的卑微,瞬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纯净和空灵。

 “林散之艺术馆”就座落在这青青翠竹深处,几个大字是启功先生所题,赫然醒目。主馆上悬挂着“江上草堂”牌匾,是赵朴初先生所题。一处艺术馆,惊动了两位书法泰斗,可见林散之在书坛的地位和价值。走进馆内,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一排列,养眼怡情。林散之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代宗师,又是杰出的诗人和画家。他一生淡泊自甘,不务虚名,汲汲穷年,丝尽方休。他的书法臻绝,天机入手,诸体皆佳,渐次变法,老辣披纷,满纸烟云。他的竹杖伴他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铁肩担着祖国命运的道义;他的“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源”,享誉全球。

 林散之的墓静静地卧在绿荫之中,终于实现了自己“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的夙愿。因仰止李白,心仪先哲,曾十余次放歌采石,并归骨于此,也算后人对林老的最高礼遇了。站在墓前,野花一束,拜上三拜,以示仰慕。

 告别了万竹坞,来到太白楼,竟然一醉不起。

后人为纪念李白,在采石矶上建立了太白楼。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长江著名的“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的美誉,距今已近1200年的历史。飞檐重阁,歇山屋面,造型美观,挺拔壮丽。整个建筑道观格式的设计,传递了诗人李白崇尚道教的理念,而飞檐上酒盅酒坛的独特安排,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仙李白的喜酒嗜好。

太白楼上汇萃了众多文人学者的诗文墨宝。有当代“草圣”林散之的自题诗,有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自撰自书楹联等。1964年,郭沫若先生来到这里,欣然登临此楼,即兴赋诗:“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吾蜀李青莲,举杯犹在手。遥对江心洲,似思大曲酒。赠君三百首,成诗三万首。红旗遍地红,光辉弥宇宙。”

印象最深的是用黄杨木雕刻的李白半卧的塑像。只见李白正高举酒杯,似乎在“举杯邀明月”,又像“把酒问青天”,洒脱如故,这也正是我所钦佩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放浪不羁的行为。平生最崇拜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那种人性的狂傲不羁,让我一生效法。时间久了,逐渐悟出:其实,李白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诗歌,而在于他为人的精神。千百年来,人们欣赏李白的诗,更多的则是欣赏他诗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伟岸的人格。天空有多大,李白的人格就有多大!

两旁的楹联是:仙从天上来,月向水中捞。横批是:千年独步。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凄美的传说:李白在采石矶醉酒捞月,骑鲸升天,留下衣冠,遂葬于此。白居易曾作诗凭吊:“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站在楼顶,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李白当年在此写下的千古绝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长江用它那宽广的情怀收留了李白,从此,采石矶便成了李白的家。一次又一次地游览,一次又一次地对月豪饮;一次又一次地对着长江吟诵诗篇。于是,一首首诗喷涌而出,“人生得意须尽欢”,“明朝散发弄扁舟”,一直住到驾鹤西行。

千年独步的李白走了,但却有巍巍青山千里涛;有万年明月照旧人;有一代诗仙捉月地;有千古画巻采石矶。

采石矶,依然守望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依然静静地凝视着沧桑的变迁;依然亘古不变地提醒着游客。这份张狂,这份自信,这份骄傲,顿时让我小心翼翼地虔诚起来。

留下七律两首,尽情地表达了对采石矶的颖悟之心,对李白的崇拜之情。

 

   寥廓空灵天尽头,谪仙咏句豁明眸。

   江横万里流新境,浪打千秋惹旧愁。

   云走翩翩停海域,石留赫赫卧山陬。

   苍穹望断撩思绪,牛渚风光谁与俦?

 

   太白楼上气冲天,塑像如生醉眼观。

   本是桃园诗界客,却成尘世酒中仙。

   青岚仗剑刘玲醉,金殿辅君高力研。

   对影三人堪饮酒,七言在上莫题签。

 

2016914359于松原静谧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