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填空题(1)
(2011-10-28 12:05:51)
标签:
孔子北京长平之战《孙膑兵法》商鞅变法杂谈 |
分类: 试题 |
七年级上册历史填空题(1)
来自教材,错乱在所难免,望批评指正!
第一课
1、
2、
3、
第二课
1、
2、
3、
第三课
1、
2、
3、
4、公推公选,首领让贤推举继承人的方法叫“禅让”。这种方法推举的人具有有德有才的特点,我国远古时代推举的领袖有:尧、舜、禹。
第四课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桀。国家机构有官吏、军队、监狱和刑法等。
2、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代又称商朝为殷朝。青铜器的最早使用是夏朝。
第五课
1、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一个世纪是100年,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世纪晚期一般指后30年,世纪末一般指后10年。
第六课
1、商朝末代国王是纣,公元前1046年灭亡。
2、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领导周军进行牧野决战,以少胜多,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西周分封制度,巩固了政权,扩大了统治范围;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王室贵族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西周土地国有制。商业上,铜开始作为货币使用。
4、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第七课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商王的活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我国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第八课
1、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卧薪尝胆、十年雪耻的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2、战国七雄是秦、齐、楚、燕、韩、魏、赵。战国著名的战役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失败者主将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第九课
1、中国铁农具开始使用于春秋时期,推广于战国时期。
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是:(1)承认土地私有制,准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推行县制。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奖励耕战。商鞅变法的意义是:废除了旧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课
1、战国时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由李冰父子主持去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句,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五月五日划龙舟、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3、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4、战国时的鲁班,是土木工匠的祖师爷;最早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病情的有名的医师是扁鹊。
第十一课
1、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相互爱护,反对暴政。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孔子教育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要老实的道理。
2、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
3、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要求互爱护利,反对不义战争。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要哲学思想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主张以法治国。
4、《孙子兵法》是世界第一部兵书,作者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孙膑兵法》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