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香门第专刊》2024年第一期诗评(现代诗)

(2024-01-30 10:42:33)
标签:

文化

雪柳诗社

诗香门第专刊

《诗香门第专刊》2024年第一期诗评(现代诗)

 
诗友原作

家乡美

尚梦吉

长白山下游水鸟
松花江畔春来早
红霓闪耀
爱在心头知多少

豆甜橘大棉袄
美在雾凇岛
俊男靓女到处跑
打牲乌拉人醉了

青山顶上落飞鸿
天涯何处媚芳草
瑞雪高台
风景这边独好

宋曙春老师点评:
   如果将这首作品比做“小令”,可能较恰当。虽为现代诗,却是新诗短作品中较规范的四行三段式,若能句式相同,字数相等,近似于柳永“小令”类作品,干脆,清爽,顺畅,易懂。尚梦吉这首作品,在家乡美丽大背景下显现古典手法,兼有当代因素、现场中时空转换和年节亮色。简略来说,特点有三。
   其一,用词平实。非绮丽之词,非时尚之语,简单运用大家都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白话,生动活泼,亲切温暖,易于理解。如,“土豆甜橘大棉袄……俊男靓女到处跑/打牲乌拉人醉了”。都是民间俗语或俚语,但节奏之中起伏着诗的内动律,读来很上口。
   其二,长于白描。选择关东特别是吉林江城冬季特有的情景,不加粉饰直接铺叙而又展现场热闹场面,进而传达了出作者在平凡生活中节庆之时的丰富情感。如:“红霓闪耀/爱在心头知多少……瑞雪高台/风景这边独好”。不需大张旗鼓,简捷比兴、象征,其意自明。
   其三,结构精巧。四行三段式,多有旧体小令之要。冬季、节令、人物心理,均在精巧结构中一一显现。十二行、不到八十字,皆因结构精巧、简略得当而至内蕴丰足。运用这样的结构,可免除大构思内涵大格局抒情的多重结构、圆环往复的累叙。
    由此,我想起古今诗评中对柳永小令作品的评价,“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
   有一点建议:如果讲究字词排列均等则更显得精美。“美在雾凇岛”可否能改为四字,或每节第三行都为五字,以统一作品整体形式美、结构美、节奏美。


诗友原作:

季节更替时日
生芃之

雪飘的冬季
梅色掩映
上一年的暮鼓
渐弱的音律悄然而去

那些洁白的精灵
照亮我的凌晨
一些轻柔微凉的记忆
造访尘世

岁月的风声
正穿越时光的门槛
与春风,只是相隔
一片叶子的距离

腊八,封闭在一个
小小的铁罐子里
等待,我来开启
季节更替时日
新的一天
旭日冉冉升起

宋曙春老师点评:

      作品虽是写冬季,但并未用很多冬天的景物,而是精选三五个代表性意象,并以一个具象的时间点作为核心主旨的表述,在不动声色的抒情中,写出季节的更替。这是这首作品特点之一。读诗,就是品味意象的过程,从而理解其中包容的情感。
      突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作用,而不是生硬地牵拉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例如:梅色,暮鼓、音律、精灵、记忆、门槛、距离、风声、腊八、旭日等等名词;掩映、而去、照亮、穿越、开启、升起等动词;渐弱、悄然、轻柔、微凉、冉冉等形容词,各类词汇都蕴含作者情感。古诗中这种手法叫做,以”表情“之词为亮色,渲染作品情绪。也是这首作品特点之二。
      借景抒情、比兴衬托、以典暗喻。旧体和新体诗创作都离不开这些手法,前两个不必细说,只看以典暗喻。这里的典故不是标准化的历史掌故,而是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如,冬季、暮鼓、叶子、腊八等刻画季节更替的标志性事体和老物件,和它们所代表的作者的思想内蕴。用“典”恰到好处,而至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这是这首作品的特点之三。
     作品内蕴含量很大的是这几行:“岁月的风声……与春风,只是相隔/一片叶子的距离”“新的一天/旭日冉冉升起”。这是全诗核心,且是意境的完美表达。季节更替,就在这与春风相隔一叶之间的时日。无需更多描写,便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在时空转换中营造出意境。
     但认真地说,作品还可舍去一些副词和过程,使之更干净更精炼。如,“季节更替时日”,季节更替必然是某特定时日,省略时日,不必再解释。”上一年的暮鼓,本已是新岁,何必再说上一年,就写暮鼓。渐弱也多余,晚上的鼓声当然不会越敲越响,不写渐弱,读者都懂。”暮鼓,悠远的音律/悄然而去“,简捷明了,且更符合时间和情境。

本期编辑:常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