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香门第专刊》2023第十期现代诗嘉宾点评

(2023-10-31 19:22:56)
标签:

雪柳诗社

诗香门第专刊征文

现代诗

分类: 点评台
《诗香门第专刊》2023第十期现代诗嘉宾点评

 
诗友原作
我和秋天下一盘棋
杨丽

秋阳如笔尖般轻盈
将有条不紊的脉络绘于田埂
寒露穿着明亮的靴子
领着瓢虫在稻田地里悠闲散步

金黄的稻田
有喜鹊欢呼
白色的芦花像极了老人的手
反复把稻穗的头顶抚摸
一大群喜鹊
在阳光里反弹着琵琶

这一切的物象
或许都是庄稼的棋谱
展示的玄机变幻皆不尽相同

当下,与金黄击掌,
落下的我
被一粒粒稻穗簇拥

执子,对坐,噤声
揣摩着稻穗的虚实
把饱满和干瘪隐匿于思维的角度
试着和解,不在乎输赢
无声或许是我对丰收的另一种表达

宋曙春老师点评:

       作者在与秋天下棋,一个主题赫然醒目,一张阡陌纵横的大地棋盘,便铺陈在读者眼前。
      秋天所有景物皆为棋子,由作者恣意调遣,黑白盘桓,相持于方寸之争。画面生动,形象新颖,避开了泛泛于秋收,成熟,金色,喜悦等等之中的抒情。而是把这些放在“棋盘”和一步一步走完棋局的思忖里,并将秋思引向深层,逐一带出庄稼生长的“玄机”,“稻穗的虚实”。最后,跳出秋收的表象,完成对秋天和成熟的另类方式的表达。
      构思谓巧。以秋天大地上的对弈,演绎秋天诗意的斑斓丰满,使主题鲜明而更具质感,也帮助读者找到对作品认知的准确定位。在更广阔的范畴内,将“我和秋天下一盘棋”中作者和作品的自我境界,拓展为无我境界,超越自我,脱离个体自我意识的束缚,融入广阔的主题意象中,体验自我与自然界的融合。
    手法不俗。舍弃正面的宽泛,独辟蹊径,“执子”与秋“对坐”,在“噤声”的静默间,反衬秋天的热烈。可称是暗合了唐代王驾的《社日》之法,不需多笔,“家家扶得醉人归”,便写出“社日”是何等热闹。
     意象灵动。“寒露”穿“靴子”,“瓢虫”在“散步”,“芦花”的手,“抚摸”“稻穗的头顶”,“喜鹊”“反弹着琵琶”,“与金黄击掌”。动词让名词动起来,意象便有了灵气。古代诗学很早便提出了“飞动之美”,不必阐述更深奥的理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简单而明了,啥是飞动之美,大家自然都懂。
     言简意赅。开篇即以“太阳”“笔尖”,绘出“脉络”(即棋盘),为作品定下格局。“绘”字无言,借用俗套之词说,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秋天的色彩,跃然纸上。还有结尾句的“无声”,更是胜有声,凿实了另类方式来赞美歌颂秋天的主题。
      但是,从总体结构和意象来说,作品还是有不够严谨,不够贴切,游离主体意象等缺憾。如,第一段后两行,尽管用词和意象都不错,但要以此说下棋,恐怕不贴切。如果这样写,可能距主体意象更近一些:“稻菽好似古树林/寒露穿着明亮的靴子/领着瓢虫寻找那烂柯之局”。再如,第二段,似乎整段游离了下棋的主体意象和主题。细看,喜鹊,以及与喜鹊有关的,都与下棋无关。或许改成“白色芦花摆动老翁的手/抚摸稻穗摇摆的头嘘嘘而道,观棋不语/喜鹊,却在空中反弹琵琶/演绎纹枰上的十面埋伏”。结尾倒数第二、三行,也改写为“在饱满和干瘪之间权衡取舍/以和解收官,不在乎输赢”。
     这样写,并引入围棋术语,如“烂柯”“纹枰”“权衡”“取舍”“收官”,或与下段的“玄机变幻”,“执子”“揣摩”,在手谈纷争和情形进展的氛围上,更为一致,意象更为充实,涵盖更为宽泛,也引申意境。
本期编辑:常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