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门第专刊》2022第11期现代诗嘉宾点评

标签:
诗香门第专刊征文 |
分类: 点评台 |
初冬写给扎根菜园的二弟
孙明玉
今冬第一场雪
已经落下
你仍然在地里忙碌年年播下菜籽
也把自己
播种到地里
让山沟长出
一茬茬的蔬菜
也长出一个
老守田园的农民
像一棵老树
不知疲倦地
伸展开枝叶
荫护着
聚宝盆似的领地
一年年
看草木青黄
大雁来去
为亲友收获果实
为自己收获一圈圈
苍老的年轮
我知道你的梦
即使在北风
呼啸的漫长季节
仍然翠绿欲滴
【宋曙春老师点评】:
读孙明玉的这首诗,最初感觉平平淡淡,文字简单,甚至没有一点特别的情感流露,基本为平铺直叙,间或有一二稍带文学色彩的字样,也是惜墨如金,点到为止。读到最后,不由会心一笑,活脱脱一个如诗人所说的“农民”,而且是老守田园的农民,挟带一阵寒风,却也揣着一怀温暖,裹着一片萧索,却也带来心怡的收获,显现一段苍老,却也藏着一缕翠绿,就这样不露声色地,又令人啧奇地出现在眼前。
这与那些写冬天——大雪飞,朔风吹,林涛吼的作品比起来,的确太“小”了,也太局限了,少了些豪气,多了点甚微。其实,大家都懂,诗言志,大可大度,小可谨小。只要写出真情实意,又不矫揉造作,写得直白朴素,又毫不隐讳,让人看的明白,又能真正领会理解。谁能说“千山鸟飞绝,……独钓寒江雪”,寥寥二十字,不是千古绝句?谁能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不是纯真透彻?谁能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是手足情深?都是小处着笔,具象代言,深有大意。
第一段,第二段,前几行都是铺垫,也是实实在在地写农民的劳作。妙在第二段最后两行,“也长出/一个老守田园的农民”,落笔处,一个“长出”,形象而又贴切,即对应前几行的播种,又十分准确地界定农民就是土生土长的。一手白描,两笔勾勒,便刻画出一个终日劳作却紧贴地气而快活健康的农民兄弟。
第三段也是同样手法,前面实写农民二弟为人们耕种着,收获着,守候着。最后也是两行“为自己收获一圈圈/苍老的年轮”。他在终日劳作中也不可抗拒地老了。这难免引起读者的恻隐之心,感叹日子艰辛,岁月消磨,老农已是两鬓苍苍了,但这也是他的收获,因为他有成就感,他为亲人做出了奉献,一圈圈年轮里,有坦然自得,有心甘情愿……
但是,当你读到最后,你会欣然领悟,作者不是一味地念叨着对农民弟弟的思念惦记,或忧虑他处于乡村的寂寞单调的生活,他是对农民弟弟有深刻理解和表达。他的像野火烧不尽的小草一样,仍有顽强的追求美好的理想和力量。所以,他这样写“我知道你的梦/即使在北风/呼啸的漫长季节/仍然翠绿欲滴”……无须再解析,相信大家都能体味到一样写法的妙处!
本期编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