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诗社唐宓老师接受吉林市电视台专访
(2022-06-24 13:37:00)
标签:
文化诗友风采展示 |
分类: 诗人风采 |
祝贺诗社唐宓老师接受吉林市电视台专访
视频链接: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特有的、别致的人物造型手段,其色彩艳丽,造型夸张,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京剧脸谱艺术享誉国内外,已经被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广受戏曲爱好者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痴迷勾画京剧脸谱的唐宓,听她讲述流传百年、凝聚智慧的脸谱绘画艺术。
今年69岁的唐宓在80年代初来到了素有“京剧第二故乡”之称的吉林市。从高校退休后,她开始对京剧颇感兴趣,尤其是看了电视剧《青衣》之后,从一句唱词、一段唱腔到一折戏、一出戏,唐宓对程派京剧有了更多的认识,从那时起,她便开始演唱京剧,并欲罢不能。
而唐宓能够真正走进京剧脸谱艺术的殿堂,是源于结识了我市高级工艺美术师、裘派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先生的再传弟子闫惇老师。
有了名师指点,加上老师的作品集《闫惇脸谱绘画书法作品》,彻底让唐宓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与京剧脸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曲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京剧脸谱与社火脸谱都是中国脸谱绘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脸谱的装饰性是它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让人物产生出神奇的浪漫色彩和诱人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京剧脸谱还具有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
京剧脸谱绘画一般是利用毛笔沾取国画颜料在宣纸上绘画,或者用丙烯颜料、广告颜料,在纸浆脸型和纸浆马勺甚至是塑料水瓢上作画,还有通过编织,刺绣,剪纸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脸谱制品。但社火脸谱却不同于京剧脸谱,它更具民族特色,用艳丽夸张的色彩和纷繁复杂的图案来表现角色。下期我们会继续为您介绍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社火脸谱。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为您讲述了唐宓与京剧脸谱绘画艺术的结缘,那这期我们继续了解什么是社火脸谱,看看唐宓手中的社火脸谱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与创新。
社火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的庆典活动,由于远古人类对土地与火的崇拜而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社火脸谱在社火表演中应运而生,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剧情,对演员脸部进行彩色化妆,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即用夸张的色彩和多变的线条来表现角色,最终形成一种以人物面部为表现对象的图案艺术,体现人物个性特征。与京剧脸谱不同的是,社火脸谱绘画艺术更有创作的空间,虽然图案花纹纷繁复杂,但也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设计创作的。
仅仅两年半时间,唐宓就创作完成了三百余幅作品。作品涵盖各种脸型、流派的京剧脸谱,她还在闫惇老师指导下,设计创作变形的社火脸谱,如梭子型的风伯、雨神、雷公;前进帽型的鲤鱼精、麒麟;以及塑料瓢脸谱、纸浆马勺脸谱,还有生动立体的纸浆脸谱组合,如《桃园三结义》《唐僧师徒》《五路财神》等。唐宓的作品以清新雅致的墨韵、浓重斑斓的色彩,充分展现了脸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从最初“照葫芦画瓢”的机械模仿,到自行设计创作各种脸谱图案,唐宓每天都沉浸在绘画之中,并将热爱凝聚在一个个浓墨重彩、风格多样、意趣盎然的脸谱作品中。
脸谱绘画只是唐宓诸多兴趣之一,她还十分擅长太极拳、朗诵和作诗。十年前唐宓开始接触太极拳,并荣获了很多奖项。同时,她还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吉林市雪柳诗社理事,她常以写诗填词为生活乐趣,并著有散文集《雪泥鸿爪》。
唐宓接下来的愿望就是能够举办一场脸谱绘画作品展,想发挥余热,尽自己所能去弘扬中国传统艺术、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魅力无穷的中国国粹。
一声声动听的唱腔,一张张鲜活的脸谱,一招招铿锵的太极拳,一首首深情的诗歌,无不渗透着唐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浸润着她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未来,她还将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江城》责编:孙晶华
《文化江城》审核:张桂艳
本期编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