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门第专刊》征文2022年第3期嘉宾点评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点评台 |
一、近体诗
(诗友原诗)
新冠春袭吉林
邹振勤
忽遇寒流袭北疆,漫天烟雪乱飞扬。
忧心累岁何曾止,黑手翻云不胜防。
避疫千家重闭户,逢春百草再凌霜。
白衣志在澄寰宇,横扫新冠伏虎狼。
王道功老师点评:
邹振勤的这首《新冠春袭吉林》写出了壬寅年春天家乡吉林人对奥密克戎新冠病毒防控所发自内心的感受。
诗的首句就含蓄地写出了:“忽遇寒流袭北疆”诗中的“寒流”表面是指气候,却暗隐“毒疫”突发之意。而“漫天烟雾乱飞扬”又进一步暗指瘟疫的扩散和嚣张。首联起笔开扬。颔联“忧心累岁何曾止,黑手翻云不胜防。”交待了疫情的肆虐不只给人带来的忧患。颈联:“避疫千家重闭户,逢春百草再凌霜。”此联转而交待了人们积极防疫所釆取的具体措施,从中表达了某种无奈和同情。尾联:“白衣志在澄寰宇,横扫新冠伏虎狼。”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和希望,并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整首诗所表达主旨意绪是饱满的,也起到了以情感人的初始效果。然而,不得不说这首诗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累岁”用得突兀。累字虽有“连续”的意思,但把它组成“累岁”还是欠妥。“黑手”在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诗中有一句:“黑手高悬霸主鞭”此句中的“黑手”指代“反革命的血腥魔掌”,而此诗将“黑手”指代病魔太牵强。“白衣”指代有歧义,不能简单地把白衣理解成医护人员。因为白衣本意就是白色衣服,它一般指普通百姓,而“白衣天使”才是对医护人员的美称。整首诗缺少充分的意象展示空间且重复的词如“寒流”、“烟雾”、“黑手”等,由于所指都是同一个本体,从而削弱了诗的感染力。
壬寅年春天是注定要被我们牢记而不会忘却的。相信生活在故乡的吉林人,一定会战胜这场瘟疫。用诗来坚定我们信念,我们就会勇往直前!吉林加油!
二、现代诗
(诗友原诗)
春,从一声啼哭开始
丰大明
背阳坡的雪没有走
春姑娘像小鸡蹬蛋壳一样
从里向外啄开冰封的大地
大地的雪渐行渐远
鹅黄的诗画渐进铺开
牛马在画中犁开田园
春风一垄一垄地播种
燕子衔几棵春芽
在水边无心地插柳
多彩的春
从池塘向外涂鸦
蒲公英马莲花想起了童年
春 从童年开始
不
是从母体喷薄而出的
一声啼哭开始
宋曙春老师点评:
从古至今的诗词歌赋,凡写春天,无论是早春,仲春,晚春,都离不开春风,春雨,春雪,春泥,春水,春柳,春花。无论是感春,恋春,伤春,也都离不开寒春,苦春,怨春,泣春。无论从自然界时移物换,睹物伤情,或人文心理,哲学思辨,还是离不开以春天各种物体景观为核心意象,以对春天的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感悟为主旨……诗人丰大明这首作品同样如此。
然而,也并非全部如此。看作品的命题,在诗人眼里,春天是以一声啼哭开始的。这啼哭却不是伤春悲春哀春的啼哭,而是胎儿挣出母体时宣告新生命即将踏上辉煌征途的呐喊,是大地的灵魂冲破寒冬禁锢随之绽放万里锦绣的开端。虽然作品中的描述或抒情,还是离不开上述那些已然成规的墨守,但如此命题,却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诗人的手法,也与用俗的睹物生情随即便以因果、递进、转折等方式,倾诉伤感或愉悦的传统方式截然不同。他把春姑娘这种惯用的比喻,转而出新为鸡雏蹬开蛋壳的喻体,凸显春天是冲破冰封而获得新生的。但此时并未发出感慨,而是铺陈一系列春天常景,如积雪渐消(即冬天渐行渐远)、小草冒出嫩芽(即鹅黄的诗画)、牛马犁田、春风播种、燕子衔柳、水岸成荫……
接着,信手推出一个新奇而又蕴含深刻寓意的构想。春天向池塘之外的广阔天地拓展,流水浇灌土地,必然是春意盎然,新生的蒲公英和马莲花,在初出之时像儿童般天真烂漫,而它们则是具有旺盛的生长力并拥有灿烂的生命过程……不需感慨,不需喟叹,完全以意象造境,紧扣春天是从婴儿出生而始的核心意指。于是,这时,才自然而然地发出最后的顿悟——春天,是由第一声啼哭开始的。
我想,诗人写作时,不一定苦心孤诣,刻意雕琢,选用的词语全部司空见惯。但所绘具象,却为凸显核心做了不露声色地铺垫。正是“敦惠心官形具象/云为质素焕文光”(某学者语),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了自然现实中的形象,不仅仅是感知、记忆、表现,而是镌刻着诗人情感烙印,极恰到好处地四两拨千斤一样地挥洒了具象之力。读到这里,读者不是也很轻松自如地会心一笑,是的,春天是大地的童年,也是人类生命又一次开启新的轮回。这无疑具有了一种诱惑和煽动,让人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跃跃欲动……
当然,作品还是可以再行打磨的。可以再精炼而更富有内蕴。例如,可以这样写,春姑娘像蹬壳的鸡雏/啄开冰封的大地,可以减少六七字,看上去也干净利落。再如结尾,或者可以这样:春天,撕破胞衣/一声明亮地啼哭/将我带回初生……
作者经年走笔,多有成熟之品,此作当是瑕不掩瑜 。
本期编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