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门第》六月专刊老师点评作品欣赏

分类: 点评台 |

慰忠魂
作者:刘景峰
一跃江流汩水殇,忠魂万古夏含霜。
离骚逸韵吟诗语,粽果悲歌吐墨香。
物转龙舟烟雨散,心同艾草国风长。
花开五彩时空越,理想天堂逊故乡。
【苏雨智老师点评】:
屈原,楚国人。他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國诗人,学识渊博。做官时,心系蒼生,关心社稷。主张联齐抗秦。他曾两次遭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不忘自己的祖国。后来楚国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之后,他不愿意看到祖国的灭亡,投汩罗江自尽。
因此作者从汩罗江写起,引出事件和抒发感想,这是本诗首句的起因。颔联、颈联。作者对人们纪念屈原的主要活动方式进行描写,如:吟诗雅集,掷粽祭江,龙舟竞赛,采艾蒿等活动。尾联,作者展开奇妙的想象,把中国现在的发展比喻为五彩的花朵,试想屈子心中“理想”的天堂己经比不上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结句实际是作者在歌颂新时代,告慰忠魂,紧扣主题。
此诗,从七言律诗要求来看:附合格律,押韵准确,对仗工整,结句为本诗之亮点。
存在问题:一是句中重复,如第三句后三字应变换,用屈原诗中佳句为典故,深化诗意。二是用语不确,尚须推敲。如:“夏含霜”“粽果悲歌吐墨香。”等。让我们共同学习,创作出更好的优秀作品。
端午江畔独步
作者:王耀明
江宽水缓雾茫茫,孤棹随波愁意长。
酒影徒添杯底泪,粽心空有桌头香。
鬓华辗转思亲梦,屋老凄然念远郎。
野渡无人终见月,清辉照我走他乡。
【王道功老师点评】:
写诗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感而发。这个浅显的道理任谁都懂。可是当真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原因何在呢?依我所见,就是写得太随便,未能真正用诗心去对待创作。每年端午节怀念屈原的诗不计其数,可是能让人感动的诗却寥寥无几。纠其原委无非就是许多诗流于空泛。
王耀明的这首七律《端午江畔独步》主题是端午,那么端午节是怀念屈原的,诗中此点太溥弱而自我的感伤意绪太重,没有突出对屈原感怀,因此建议作者对此自行修改。另外诗的跳跃性太大,有顾此失彼的缺憾。此诗可取之处在颔联。全诗并不成功。我评诗的观点就是:好处说好,不足处说出不足。我不会顾及情面,只对作品说话。这就是我的文学评论观点。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其目的就是让写诗的人写出好诗来。仅此而已。
站在黄河大堤上看……
作者:边彦丽
面朝西方,在黄河的右岸
看水性,看变迁
一片片鱼鳞涌来
金光,闪着土黄色
面朝东方,在黄河的左岸
想辽远,想过往
我后面跑,她前面跑,我前面跑,她后面追
婉转于亲情间的流浪
画船,听雨
一点心动的水性,情不自禁
淹没在少了预报的鬼天
我想,九曲十八弯扶正
念家的心,同海天一色
浅蓝,深蓝,天蓝……
【宋曙春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