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香门第专刊》第五期嘉宾点评

(2021-06-04 10:52:17)
分类: 点评台
《诗香门第专刊》第五期嘉宾点评

一、苏雨智老师点评
【诗友原作】
夏 夜
孔令岑
清风门畔过,雨后自来凉。
玉干摇纤影,婵娟洒竹床。
虫鸣蛙鼓远,波动水芝香。
夜寂星天近,斟茶话梓桑。

  【苏雨智老师点评】:
    这首五言律诗是诗友孔令岑参加雪柳诗社《诗香门第》专刊第五期的作品,这首田园诗主要描写乡村的风光。
    起句由“清风” “雨后"兴起,引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事物。第二联承接首联,描写室内所见:“玉干摇纤影,婵娟洒竹床。” 因由室内到室外,由近及远的关系,景致没写完,故继续写:“虫鸣蛙鼓远,波动水芝香。” 此联为继。第四联“夜寂星天近,斟茶话梓桑。” 即转亦结紧扣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平仄严格,用韵准确,对仗工整,乡风浓厚。是一首较好的五言律诗。
     有待推敲之处:
(一)借指较多,情景易混。如:“玉干”是竹子别称,“婵娟”乃美女、月亮、月色,“蛙鼓”群蛙之叫声,“水芝”为荷花等,一词多解。
(二)用词不确,如“门畔”等。
(三)章法。转而无力,情景不谐。

二、王道功老师点评
【诗友原作】
夏 趣
赵远芳
石桌凉茶柳影长,流云凑趣入文章。
清风也解诗人意,舞动蔷薇满院香。

【王道功老师点评】:
     在评赵远芳的《夏趣》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晚唐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清帘动微风起,滿架蔷薇一院香。
我们再把赵远芳的《夏趣》抄在下面:
石桌凉茶柳影长,流云凑趣入文章。
清风也解诗人意,舞动蔷薇滿院香。
     两首诗一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赵远芳的《夏趣》是模仿高骈的《山亭夏日》。模仿是任何一个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必经之路,然而当我们逐渐地有了一定写作能力之后,是必须要摆脱模仿的,否则很难走出自己的创作之路的。
      从赵远芳的《夏趣》整首诗来看,虽然是模仿之作,但从诗作中可看出作者旧体诗的创作基础还是不错的。对平水韵的应用自如,对入声字也颇谙熟。
     由于原诗模仿痕迹较重,我试着做了一些改动,改诗如下:
夏趣
桌摆清茶柳影长,客来谈艺度时光。
熏风似解文人意,拂动蔷薇阵阵香。
      改诗引入了人的活动,但依然没有摆脱模仿的痕迹,好在还能差强人意。窃以为如此评诗,或可对我们提高诗艺水平有所帮助。一点愚见,仅供参考。

三、十耘老师点评

【诗友原作】
五月风采
依兰
千树梨花疑雪
舞醉了何人眼
迷了谁的路

一袭红衫入镜来
靓丽惹人注
欢快旋转娇香溢
纸鸢 随风起
花间漫步
缤纷前路

彩蝶翩翩随去也
游人唤不住

【十耘老师点评】:
       比起本期别的诗来,这首还是具备一定特点的。首先在形式上,有想法。仿宋词的情调特别有婉约的语感。读之芳菲入口,想之柔肠即化。很多朋友探索现代诗写作,喜欢着眼西方。我看不如把眼睛转向我们经典的诗词。其次在设计上,有张力。前边是美的描写和欣赏,后边借彩蝶留不住写出对美和时间流逝的惆怅。再次在美学上,有追求。梨花之白,红衫之红,彩蝶之彩,颜色上逐渐走向丰富,同时内心上逐渐走向怅然。这是X型的双曲线设计。

四、静川老师点评

1.【诗友原作】
安山梨园看花
 孙明玉
梨花一团团,像雪白的浪头
与翻卷的绿潮相拥
就象冬与春在这里交接
缠绵着依依不舍的离别
几千株弯腰驼背的老梨树
象出嫁的少女
顶着洁白的花冠
张扬青春闪亮的日子
春天一视同仁
梨花不分老幼
我站在老树下
白发与梨花浑然一色
云儿从天空飘过
它会掠去树上每一朵花
就象掠去我的每一根黑发
但老梨树会坚守这个梨园
这里年年有春天
我懂得每一个花开花落的日子

   【静川老师点评】:
     小诗质朴无华,语言简练素净,不事雕琢,但却十分形象地勾勒出人与梨花相遇在春天里这一具象交融的画面,非常有临场感。这首诗不仅有多层意象、意境之美,并且有作者很深的生活的思索和感受,这是一个成熟诗人丰富的生活积累。读这首诗,我个人感觉,通篇没有一句多余的诗行。“梨花一团团,像雪白的浪头/与翻卷的绿潮相拥/就象冬与春在这里交接/缠绵着依依不舍的离别”,诗一开篇,意象就不俗,比喻形象、新颖,“雪白色的浪头”与“绿潮”相拥,就是不说风,春风也在,春风推动树上是梨花,涌动下面是树叶、绿草,画面层次与色差分明,仿佛梨花如潮亦如雪,冬天与春天告别这大美而深情的思路,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好的诗人一定是很有天赋的,他对事物、景致所触发的灵感,应该是连绵不断的。
     这首诗的意象不穷,第二段,紧接着诗人就对这如潮的梨花转成第二意象,“几千株弯腰驼背的老梨树/象出嫁的少女/顶着洁白的花冠/张扬青春闪亮的日子”这第二意象,诗的语境更浪漫、遐想,他打开了崭新的思路,老树拟人,并且是“出嫁的少女”,这少女是这么来的,不是诗人凭空捏造的,还是迎来春风时的老梨树,“顶着洁白的花冠”给予诗人第二次捕捉的意象美。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动,一处梨园对诗人的感动,也的一首诗,读者对诗人的一种感动。
     《安山梨园看花》这首诗,我个人喜欢的阅读价值很多,无论是具象、意象、意境还有语境,我都是不厌阅读的,这首诗的美不在于诗中的语言技巧,而是诗中诗人的内在思想很活跃的调动,明喻的美也不亚于隐喻的思维,就连第三节的小议论,“春天一视同仁/梨花不分老幼/我站在老树下/白发与梨花浑然一色”都让我在诗人与梨花合影的一瞬间里闭目浅醉。“云儿从天空飘过/它会掠去树上每一朵花/就象掠去我的每一根黑发/但老梨树会坚守这个梨园”这是对老梨树也是对自己一生热爱故乡迷恋故土的人格魅力。结尾以“这里年年有春天/我懂得每一个花开花落的日子”这种耐人寻味的感慨,会让读者、梨花与诗人,长久停留在这首小诗的意境中……

2. 【诗友原作】
日记
 张人月
日记依旧在写
从高中毕业到如今
不记得有多少本
但知道刚好是40年的光阴
这里的光阴可以轮回
喜欢的片段亦可随意逗留
笑声和眼泪都带着洁白和纯真
励志的语言悄悄溜走
脚步却不惧白头
关于祖辈父辈和工作的事越来越少
有关儿子孙子和远方的事越来越多
有意无意的删减篇章
但纸页的岁月还是越来越长
生命的日子还是越来越短

【静川老师点评】:
     张人月是雪柳诗社一位老道的写手。他的这一首《日记》诗思细致而深入,意蕴丰富,情感深沉,有淡淡忧伤但并不沉郁。说实话,诗人的日记,其实也是我们的日记,时光匆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活着,应该做些什么,这很重要。
      通过《日记》这首诗,我们的感受应该是共鸣的。读这首诗的时候,让我突然想起诗人阿未,他的诗,就对生活或是人生的个感悟就颇深。我们生活在尘世间,就要对得起身边活着的每一个,也就是对得起这个世界。时光可以让四季轮回,但不可能让人真的轮回。“但纸页的岁月还是越来越长/生命的日子还是越来越短”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更要珍惜这每一寸光阴。这首诗写的简洁明晰、意味深长,含蓄而隐匿地安放诗者的心思。

  本期编辑:常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