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这个词是很早就有的。
《孟子》上说:“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在古代,是这个含义。唐代学者孔颖达说,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记得陶渊明有诗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有亲人去世的时候,亲戚们是来帮忙送葬的。这是中国式的礼仪风俗。
而且,对亲戚的众多复杂的称谓,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西方就没有。这反映了中国对于宗法社会的重视是由来已久的。
史书上说,某人因犯下重罪被皇上诛杀九族,这九族,应该就相当于他的亲戚。诛杀九族,就是把他所有的亲戚全杀掉。这可是灭门惨祸!
“本家”这个词,我曾见之于鲁迅的小说中。
鲁迅的小说《社戏》里面,有一段话:“因为他们合村是同姓,是本家。”这清晰地阐明了“本家”的含义,即本族人。
于是我们知道,“亲戚”这个词在古代是包括“本家”的。
可是现在,“亲戚”这个词好像不包括“本家”了,只是指族外的姻亲。
有一天,我与一位老先生聊天,谈到某个人,——那个人与老先生同姓。于是我说:“他和您是亲戚?”
老先生说:“不是亲戚,——是一家子!”
据老先生的意思,亲戚是指外姓里有姻亲关系的,而同姓同族,就是一家子。
因此,我认为:“亲戚”这个词,古义与今义有所区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