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谜一样的三毛

(2011-01-04 11:55:18)
标签:

三毛

分类: 削字

     今天(2011年1月4号),是三毛辞世20周年的忌日。

     二十年前,一个彷徨者选择了不能回头的绝望,一个勇敢者用她的翩然一跃完成了人生最后的绝响。

     1991年,在给大陆的倪叔叔和贾平凹分别写了信,给台北的好友眭澔平电话留言之后,三毛用丝袜在台北荣民医院自缢身亡,年仅48岁。

 

     三毛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却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浪迹天涯的传奇经历,字里行间的爱心,知足的个性,浪漫的情怀,向往远方、渴望自由的论调,对家人的依恋和感恩之情,以及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等,无一不在60、70年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她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写就的《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也被译成英,法、日、西班牙等15国文字广泛传播。三毛先后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作品23部,150余万字。

 

     三毛的惊世一跃在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即便在故后近20年岁月里,有关她的几个待解谜团也从未被人们淡忘过,那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那个唱着《橄榄树》的“邻家女孩”,至今还是多少人难忘的梦里落花……

谜一样的三毛

 

     谜团一:令人不解的离世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那沛然的生命感!而也正是这种生命感使她能把很多本来凄怆的际遇,却写得生气勃发,洒脱浑厚。试想,三毛不是总说自己的生活里充满了爱么?她不是一直写着清新好玩的游记么?她不是常常教大家要享受生活么?这样一位虽然悲伤,却总的来说在乐观地写作、热爱生命的作家,怎么会猝然地、决绝地选择死亡?(《哭泣的百合——三毛死于谋杀》一书认为三毛实际上是死于谋杀;如今,美籍华人作家马中欣又抛出三毛死于意外的新观点,令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谜团二:与荷西情感是否真实

     在三毛的书里,荷西是个比她小3岁,几近十全十美的男人。而事实上,西班牙人荷西比三毛年轻6岁,性格唯唯诺诺;婚后三毛对他动辄打骂;后来两人分居,荷西意外身亡。荷西死后,三毛甚至没有带荷西回台湾。因此,到底三毛与荷西的情感是否真实,是否如传闻中的那样轰轰烈烈,美得如童话般,也就成了人们感兴趣的、亟待揭开谜底的话题。

 

谜一样的三毛

 

     谜团三:师从白先勇的过程

      在一个访谈录中,台湾作家白先勇谈到了自己与三毛的一段过往:大学期间,白先勇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同学合办了一本纯文学杂志《现代文学》,培养了大批非常有才情的作家,其中包括三毛。“三毛很有意思,她的第一篇小说是我发现的,叫做《珍尼的画像》。”不过,事实到底如何,谜底仍待揭晓。

 

     谜团四:与王洛宾恋情真相

     有关王洛宾和三毛的“黄昏恋”,社会上出了不少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写得绘声绘色,有的甚至神乎其神。不过两人王洛宾和三毛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其扑朔迷离的“恋情”到底达到什么程度?随着两位当事人的先后离世(王洛宾1996年3月14日因病逝世),也就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了。

 

     谜团五:与大陆倪竹青的过往

     被三毛称为“我在大陆最亲密的人”的倪竹青老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与三毛间到底有些什么纠葛?既然被称为“我在大陆最亲密的人”。倪竹青老人那里有揭开三毛之谜的一些蛛丝马迹或未可知!这一切谜团,也有待揭开。

 

     今天是三毛的二十周年祭日。

     和那些在黑夜里陨落的生命一样,三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她最灿烂的光华照亮这个并不十分值得人留恋的世间之后,飞升而去;让每个喜欢她文字的读者,嗟伤叹惋之余,怀着诗意的幻想,企盼又一个黎明。

     十八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不过,我认为这句话更适用于死亡。也就是说,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人们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在寻找自己的另一个家园罢了。而三毛的家园一定在天上,因为她本是一位一生淡泊名利,率真、质朴,追求至爱真情的奇女子,只有天国才是她灵魂的栖息地。

 

     愿三毛在天国生活得美好!

 

     附:(一)三毛个人资料:
     姓名:陈平
     别名:三毛
     生辰: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
     祭日:1991年1月4日
     籍贯:浙江 定海
     地区:台湾
     职业:作家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撒哈拉的故事》 《万水千山走遍》 《滚滚红尘》等

 

     附:(二)三毛经典语录: 

     1、守一颗心,别像守一只猫。它冷了,来偎依你;它饿了,来叫你;它痒了,来摩你;它厌了,便偷偷地走掉。守一颗心,多么希望像守一只狗,不是你守它,而是它守你!

     2、昨天,我卖身给学业,所以今天我无所事事;而明天,我将嫁身于生计……
   3、婚姻和爱情的模式在世界有千万种,我的看法:女人是一架钢琴,遇到一位名家来弹,奏出来的是一支名曲;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来弹,也许会奏出一条流行曲;要是碰上了不会弹琴的人,恐怕就不成歌了。婚姻的比喻大致如此,我无法清楚地归类,但是我有信心。

     4、匆忙出门,用力绑鞋带,鞋带断了,丢在墙角。回家来,发觉鞋带可以系辫子,于是再将另一根拉断,得新头绳一副,不亦乐乎!  
   5、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份暗示、一种鼓励、启发、还有真诚的关爱 

     6、有人说平行线最可怕,但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相交线——明明他们有过交集,却总会在以后某个时刻相互远离,而且越走越远……

     7、爱情就是上辈子欠下的情债这辈子来还——我上辈子一定俗不可耐,搞得我今生无债可还!!
   8、没有孩子的女人是特别受祝福的。养一个小人,没有问题。为这份爱,担一生一世的心,担不起。 
   9、你快乐吗?你快乐吗?你快乐吗?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10、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谜一样的三毛

                                                                    

2011/01/04修改完成 


另:

两岸共同举办纪念三毛辞世二十年

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马悦然先生妻子、台北前印刻杂志副主编陈文芬女士与著名作家师永刚联手撰著

 

三毛辞世20周年特别授权纪念传记

独家披露三毛自杀真实原因、三毛与荷西分手后曾有的短暂情史、与王洛宾恋情事件真相、师从白先勇等诸事新解

三毛最后成都之行留下的黑白照片故事

三毛大姐陈田心作序、南方朔先生、三毛生前好友陈宪仁先生作序推荐

华语地区最权威的三毛传记版本

《三毛:1943-1991》再掀两岸回忆三毛时代潮


    2011年,是三毛辞世20周年。日前,一本由三毛家人独家授权承认的惟一官方传记《三毛:1943-1991》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同步拉开了两岸北京与台北共同纪念三毛辞世二十年的系列活动。台湾皇冠出版社也同步將重新規劃編排三毛著作,改版發行,并在台北举办纪念三毛纪念画展等活动。而作为这次纪念活动的惟一一本官方传记,这本书因其作为二十年来,陈家开口揭幕三毛生前身后事,包括她自杀的真正原因,生前与王洛宾恋情事件的真相、三毛与荷西分手后曾有的短暂情史。以及首次公开的百余幅珍藏图片——重庆、台北、马德里、撒哈拉、中南美、成都的影像,包括首次公开的三毛的国画画作。独家披露三毛生前最后的成都之行中留下的黑白照片故事。本书再次在三毛辞世20周年的今年,在国内与香港台湾地区掀起新一轮的怀念三毛的热潮。

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字里行间的爱心,以及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无一不在60、70年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她那沛然的生命感,使她能把很多凄怆的际遇,都写得生气勃发,洒脱浑厚。正如她自己所说,“有时向生活中另找乐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标”。三毛经典的流浪形象,以及寻求远方、渴望自由的论调,在大陆引发几十年经久不息的热潮。她最后令人不解的离世,与荷西情感是否真实、与王洛宾恋情真相、师从白先勇过程以及在荷西之后的短暂情史等传闻一直环绕不断,也使三毛身后种种猜测四起。以及流传的许多红尘往事,使她也一直成为华人心中的一个谜与一个重大的历史与文化现象。三毛辞世后,大陆与香港台湾等地相继出版了多部关于三毛的书,但均因未受到正式授权而遭到陈家人以及三毛去世后的作品受托人的拒绝与反对。这次,借《三毛:1943-1991》出版之际,三毛大姐陈田心与弟弟陈杰一起,带着本书作者,将坊间对于三毛本人的种种说法与猜测做了一次全面的澄清。

   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马悦然先生妻子、前《印刻》杂志副主编陈文芬女士与作家师永刚联手撰写本书。陈女士是少时读三毛长大的一代。她在参与撰写完这本书后,即与马先生成婚,现在定居瑞典。用“原乡人”心态、原乡背景甚至原乡语言创作本书,成为编撰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则。三毛的姐姐与弟弟陈杰先生对本书作者的采访与写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两位陈家人带作者参观与拍摄了三毛几乎所有的旧居。台北著名学者南方朔先生与三毛大姐为本书作序。而本书中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摄影师肖全曾在三毛去世前在成都,为其拍摄的上百张图片故事,这组图片尘封数年,现在也一并公示于世。

用本书作者之一的师永刚自己的话说,本书是一群三毛“粉丝”的私人行为的成果,更是一本向三毛本人与三毛精神的致敬与怀念之作。
    据悉,2011年1月皇冠出版社将在台北舉辦講座和三毛展,展出三毛的繪畫作品、遺物與收藏品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温暖地出发
后一篇:禁不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