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人会替你买单

(2010-08-27 04:58: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在美国威斯康星的一所中学里,有两个中学生去爬山。一个是美国孩子,一个是中国孩子。他们要爬的山比较陡峻,常有风化的岩石崩塌。不幸让这两个孩子遇上了。在下山时,他们赶上了岩石崩塌。结果被分别困在巨大的岩石和碎石的两边。美国孩子被碎石砸伤了左腿,一动就痛彻心扉,他判断:自己的腿骨折了!天就要黑了!如果到了夜晚,寒冷和饥饿也许回让他们眩晕,甚至要了他们的性命。于是美国孩子开始尝试以手支撑身体,慢慢向岩石堆爬去。伤腿上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岩石!在爬的过程中,伤腿碰到岩石的棱角,剧痛使他从岩石上跌落下来,像皮球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伤上加伤几乎让他绝望,躺在岩石堆上,他大口地喘着粗气,但是,十几分钟以后,因寒冷而开始麻木的身体提醒他,必须要出去,必须!这一次他成功了,他爬上了岩石,但是,岩石距离地面还有两三米的高度,他的腿让他无法平稳地落地,他干脆闭上双眼,选择全身滚落下去!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坚持爬回小镇的,他冷静地向别人讲述了他遇到的危险的地点、时间,而且说有一个中国孩子很有可能还在那里。经过检查,这个美国孩子左腿胫骨骨折,肋骨也折断了两根,身上碰撞出来的伤口和淤青不计其数。大人们把孩子送金了医院,然后去救援那个中国孩子,那个中国孩子被找到时,已经奄奄一息,再晚来一会儿,就可能失去生命!

  “那个美国孩子为什么比较坚强?”朋友问我。“其实说起来原因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美国人从孩子很小时起,出去吃饭都是AA制。并且,大人们会告诉孩子AA制的理由,那就是无论什么事情,人生里没有人会替你买单,就算你的父母、挚爱也不会。”所以美国孩子知道,凡事都必须靠自己,要活下去必须靠自己!无论有多么危险!而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则受到过太多的照顾,遇到困难和危险,哪怕是不行动会丧失生命,他也习惯性地等待别人的救助。

  “没有人会替你买单”这么简单的一句话,AA制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塑造了美国人的独立拼搏精神,我突然觉得应该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我要告诉他,虽然有些时候,钱不是问题,帮助他也不是问题,但是,没有人会替他买单!

 

———————————————————————————————————————————————

撒切尔夫人父亲引导使我走向成功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英国著名政治家,曾经连续3次当选英国首相,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在重大的国际、国内问题上立场坚定,做事果断,被誉为世界政坛上的“铁娘子”。然而,撒切尔夫人并非政治天才,她的性格、气质、兴趣等都深受父亲的影响,她成功的人生源于父亲培养起来的独特主见和高度自信!正如后来她在当选为首相时所说的那样:父亲的教诲是我信仰的基础,我在那个十分一般的家庭里所获得的自信和独立教诲,正是我获选胜出的武器之一。

         1925年10月13日,撒切尔夫人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的一个杂货店家庭里。她的父亲爱好广泛,热衷于参加政治选举。撒切尔夫人受父亲的影响,博览政治、历史、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从小对政治就有相当多的了解。

        撒切尔夫人的家教十分严格。小的时候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在父亲看来,他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许女儿说“我干不了”或“太难了”之类的话,借此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父亲常谆谆告诫她千万不要盲目迎合他人,并经常把“自己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的道理灌输给她。因此,撒切尔夫人从小就学到了很多关于自信和独立主见的道理。

         在撒切尔夫人入学后,她的阅历和想法不断增加,当看到同学们自由地玩耍和嬉戏时,她觉得小伙伴们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她开始羡慕朋友们一起在街上游玩,一起做游戏、骑自行车;也开始向往周末能和小伙伴儿们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终于有一天,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期待能得到父亲的同意。然而,父亲却沉着脸并严厉地对她说:“孩子,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什么事情你就也去做同样的事情。你要自己决定你该做什么,千万不能随波逐流。”

          听完父亲的话,撒切尔夫人默默地低下了头,不吭声。见到女儿不说话,父亲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女儿:“宝贝,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日后将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于是她不再幻想和同学们去游玩,而是潜心学习,积极进取。

        “凡事要有主见,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在父亲的教育下,撒切尔夫人在上中学时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撒切尔夫人所在的学校经常请人来校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大胆提问。不管她的问题幼稚还是尖锐,她总是充满好奇地脱口而出。回家后,撒切尔夫人向父亲汇报学校的情况时,父亲总是鼓励她:“孩子,你有这样的信心,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辩论家。” 撒切尔夫人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

          从父亲对撒切尔夫人的成功教育方式看来,对于正处在能力和性格特征形成的孩童时期,父母应格外关注和引导,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孩子做个有主见、有个性的人。只有有主见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才不会随波逐流,从而成就自己的辉煌。

————————————————————————————————————————————————— 


三岁看老”古语没错 名人童年与众不同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童年生活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界的名人们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们从小就显得和别的孩子不大一样。现在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普京、比尔·盖茨等大人物都是如何度过童年的吧。

  

 

 *** 普京:大院里的“问题学生”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童年是在一个普通居民区里度过的,当时他家住在列宁格勒市中心巴斯科夫胡同一栋5层楼里,这栋楼的设备相当简陋,既没有热水,也没有洗澡间,厨房是公用的,楼道里还经常有老鼠出没。为了不让老鼠溜到自己家,普京经常带着邻居家的孩子们在楼道里展开“人鼠大战”。

  普京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孩子,上小学之前,父母把他看得很紧,告诉他未经许可,不许出他们的居民楼大院。但是小普京根本不理会这一套,自从5岁那年的“五一节”偷偷溜上街以后,他就深深地被“外面的世界”吸引了。有一年冬天,他居然同几个小伙伴乘电气火车到郊外玩,并在那里过了夜。不过由于准备不够充足,他们冻坏了也饿坏了,次日回到家,普京还被父母用皮带教训了一顿。

  将近8岁的时候,虽然自己不大情愿,普京还是在父母的要求下上了小学。据他自己回忆,那时候他几乎从来不遵守上课的规矩,为了追求“自由”带头上课捣乱,成了班上的“问题学生”;此外,他还经常和其他一些调皮孩子打架,不过几架打下来,他倒成了班里的“孩子王”。

  虽然普京不是“乖学生”,但是他的成绩在班里还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他几乎从不迟到,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冬天的早上不穿外套,一路跑到学校,以节省时间。

  

 

***撒切尔夫人: 杂货店老板培养有方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一个杂货店老板的女儿,她小时候,家里经济很不错,但是他的父亲罗伯茨却一心要为女儿营造一种简朴节约、拼搏向上的成长环境,因而他们一家都住在店附近一处租来的小房子里,这里的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小撒切尔也没有什么零花钱,平日最令她开心的娱乐就是看电影或者戏剧。

  撒切尔夫人才5岁时,罗伯茨就教育她凡事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是非,要有自己的主见,绝对不能人云亦云。他经常与女儿就各种问题展开辩论,在老父的精心培养下,撒切尔夫人年纪小小就本事不凡。她11岁进入凯斯蒂女子学校,后成为该校辩论俱乐部的头号辩手,以思想敏捷、观点独到、讲话准确、气势磅礴而使同学们甘拜下风。

  此外,罗伯茨还手把手地教撒切尔识字,因而撒切尔年仅7岁就可以读书了。后来,罗伯茨经常带女儿到图书馆去,但是他对女儿阅读的书籍选择相当严,只允许她看有关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方面的书,有意增加女儿对历史和时政方面的了解,为她将来走上仕途打下了基础。

 

 *** 盖茨:牌桌上的“常胜将军”


  比尔·盖茨从小在奶奶身边生活,他的奶奶特别喜欢打牌,于是她经常把盖茨带到牌桌边,教他各种纸牌的玩法,她告诉盖茨赢牌的诀窍就是动脑子,观察别人的出牌情况,仔细分析后再出自己的牌。盖茨牢牢记住了这一点,因而很快成了牌桌上的“常胜将军”,连大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从9岁起,盖茨就经常跑图书馆了,他仔细地阅读那套厚厚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将它从头读到了尾,并因而对数学和自然科学大感兴趣。渐渐地,老师们发现盖茨与别的孩子越来越不一样,他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出众,知道的事情特别多,特别是在做论文时,别人只能交两页,他却可以毫不费力地写满14页。

  上7年级那年,盖茨的父母决定把他转到一所私立学校,接受更全面、更现代的教育。盖茨在那所学校里第一次接触了电脑,并对此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电脑知识,很快就可以自己编写电脑游戏。不久后,他和同学们组成小组,摸索编软件程序赚钱的路子。盖茨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实验新的软件,并用这些软件换取当地一家电脑公司的操作电脑的时间。

  

 

*** 巴菲特:11岁首次炒股成功


  有“股神”美誉的巴菲特出生在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城市家庭。在童年时代,他就对数字特别痴迷,汽车的牌号,每个单词在报刊上出现的次数,棒球赛比分,甚至报纸上刊载的社会名流生死年份,都能引发他的浓烈兴趣。也许正是因为拥有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在进入投资领域后,他计算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的本事比任何人都强。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巴菲特的家乡也受到影响。他父亲供职的公司倒闭了,全家不得不迁移到了别处,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间公司,但是新公司很快陷入了困境,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变得有些艰难了。于是,巴菲特的兴趣也从数字变为金钱,据他自己回忆,那时候他在“数着想象中的财富”的过程中成长。

  10岁那年,巴菲特随父亲来到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刚到这里不久,他就被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的繁忙景象迷住了。他开始偷偷阅读炒股和投资指南,一年后,还是孩子的巴菲特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投资冒险。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一种公用事业股票,数日后,这支股票的价格上涨到40美元,他马上将它们全部抛出,虽然这个首次投资赚钱不多,但是巴菲特感到无比喜悦,更坚定了自己在投资界大展身手的决心。

  

*** 霍金:同学打赌他永不能成材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一半。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嘲讽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随着年龄渐长,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深感兴趣,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却并没有因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