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弦外之音
(2009-10-02 01:35:08)
标签:
文/清风原创名著杂谈 |
分类: 影音 |
小说是以建筑师汤姆一家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汤姆最大的梦想就是想造一座大教堂,为了这个梦想,他带领自己的一家四处流浪,寻找合适的机会。本书另外一个主人公是王桥修道院的副院长菲利普,他笃信上帝,渴望修缮大教堂以寄托自己对上帝的信仰,如此才有了与汤姆之间的珠联璧合。建筑师汤姆和修士菲利普组成了本书的一个核心,在他们的周围蔓延开来的是一大批小人物,汤姆的大儿子阿尔弗雷德的愚笨,小儿子杰克的聪慧,他第二个妻子艾伦的无畏和抗争,阿莲娜的屈辱和迷茫,甚至让人想起就恨得咬牙切齿的威廉伯爵……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让这本书变得丰满迷人,更不用说王储之间的战争,伯爵之间的尔虞我诈,主教之间的阴谋。从无名的小人物到历史上的大人物,从美好善良的普通人到狡猾奸诈的伯爵,从低矮破烂的修道院到高耸入云的大教堂,这一幅幅画面逐次展开,福莱特用他的生花妙笔营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中世纪生活图景。
也许是骨子里的偏见作祟,我总认为一个能把故事讲好的作家并非就是一个好作家。天花乱坠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对写了很多年惊悚小说的福莱特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仅有一个跌宕起伏的通俗故事的《圣殿春秋》与他之前的作品能有什么区别呢。福莱特在序言中一次次坦诚这是他的最佳作品,也许“最佳”不光是因为有个好故事吧。我的理解,正是小说中建造大教堂的过程提升了这部通俗小说的品味,让它免于落入俗套。小说中有个细节,当菲利普问汤姆为什么想花费甚至一生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汤姆开始想着怎么说才能打动他,但他想来想去觉得副院长“大概喜欢他说的一些虔诚的话”。他大着胆子决定说出真话:“因为它很美。”汤姆的话同样触动了菲利普的心:“还有什么比能为上帝做些美的东西更好的事呢?”福莱特通过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小人物的伟大,低贱之人的美好,卑微之人的渴求。也许这种小人物相比我们的宏大历史的进程根本无足轻重,但正是这种被叔本华否认的“无足轻重的故事”多少年来还一如既往的激励着我们追求美好的事物。它可能永远决定不了历史的方向,但却能滋润和改变着我们的心灵。
《圣殿春秋》中的大教堂不仅仅是一条推进故事的线索,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和希望。正如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所言,如果说埃及金字塔是用结晶体的形象来描摹寂静的死亡,那么哥特式大教堂则是“用生命之树的形式来描摹生之欢愉”。换言之,那座大教堂就如同一座精神上的乌托邦,不是虚无缥缈,不是遥不可及,它不仅仅通向天国,也指向了厚实大地上真实生活的可能性。